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95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包括升降内侧打磨机构、外侧打磨机构和回转夹持机构,所述的回转夹持机构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外侧打磨机构,位于外侧打磨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升降内侧打磨机构,所述的升降内侧打磨机构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轮毂在粗加工之后,表面会存有一些铁锈和毛刺,需要对轮毂的表面进行打磨精加工处理,现有的汽车轮毂打磨设备通常将轮毂外置进行打磨,不能同步内外侧同时打磨,且轮毂打磨时通常固定设置,使得打磨效率较差,使轮毂的内外侧打磨一致性不能均匀精细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毂
,特别涉及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轮毂是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轮圈”或“钢圈”,是连接制动鼓、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汽车轮毂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一体成型铸造而成,铸造后需要进行继续加工才能使用,在汽车轮毂在粗加工之后,表面会存有一些铁锈和毛刺,需要对轮毂的表面进行打磨精加工处理,现有的汽车轮毂打磨设备通常将轮毂外置进行打磨,不能同步内外侧同时打磨,且轮毂打磨时通常固定设置,使得打磨效率较差,使轮毂的内外侧打磨一致性不能均匀精细化处理,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具体的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如下:S1、轮毂放置夹持:通过人工将汽车轮毂放置进回转夹持机构中,并进行定位夹持固定,再实现旋转动作;S2、轮毂外侧抵压打磨:通过外侧打磨机构对上述S1中定位夹持固定的汽车轮毂进行外侧的抵压打磨,使其外壁均匀打磨处理;S3、轮毂内侧抵压打磨:通过升降内侧打磨机构对上述S1中定位夹持固定的汽车轮毂进行内侧的抵压打磨,使其内壁均匀打磨处理;S4、收集与检查:通过人工将打磨完成的汽车轮毂进行收集,并检查汽车轮毂的内壁和外壁的打磨粗糙度变化,再替换未打磨的汽车轮毂进行打磨作业;上述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S1至S4步骤中的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需要由升降内侧打磨机构、外侧打磨机构和回转夹持机构配合完成汽车轮毂表面的打磨处理,其中:所述的回转夹持机构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外侧打磨机构,位于外侧打磨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升降内侧打磨机构,所述的升降内侧打磨机构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上;所述的升降内侧打磨机构包括L型直板架、导柱、推置气缸、升降架和内侧打磨单元;所述的L型直板架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上,所述的L型直板架上滑动配合方式对称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底部轴端通过销栓与升降架相互连接,所述的推置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L型直板架上,所述推置气缸的输出轴通浮动接头与升降架相互连接,所述的升降架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L型直板架上,所述升降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内侧打磨单元;通过推置气缸驱动升降架在L型直板架上滑移升降,并通过导柱导向辅助移动。所述的内侧打磨单元包括平面直板、抵位连杆、拉伸弹簧、内磨压块、滑轮、联动轴杆和手轮摇杆;所述的平面直板安装在升降架的外壁上,所述的抵位连杆通过铰链销对称的安装在平面直板上,所述抵位连杆的外壁上通过螺栓设置有拉伸弹簧,两个所述的抵位连杆之间通过拉伸弹簧相互连接,所述抵位连杆的底部轴端安装有内磨压块,所述的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抵位连杆正后方的外壁上,所述的滑轮通过滚动方式与联动轴杆相互抵接,所述的联动轴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平面直板上,所述的手轮摇杆通过螺旋配合方式安装在平面直板上,且手轮摇杆与联动轴杆之间通过轴承相互连接;通过手轮摇杆摇转推动联动轴杆向下移动抵接滑轮,使得抵位连杆围绕平面直板向外进行转动,使内磨压块抵压于汽车轮毂的内侧进行打磨作业,拉伸弹簧起到了拉拽的作用,反之通过手轮摇杆摇转拉动联动轴杆向上移动,使得抵位连杆通过拉伸弹簧拉拽进行复位,并与车轮毂的内侧产生间距,便于汽车轮毂的拿取。所述的外侧打磨机构包括平板支架、抵位夹爪、外磨压块、滑移推杆、铰转连杆、摇轮丝杠杆;所述的平板支架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上,所述的抵位夹爪通过铰链销对称的安装在平板支架上,位于抵位夹爪的轴端上安装有外磨压块,所述的滑移推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平板支架上,所述滑移推杆的上下两侧外壁上通过铰链销分别安装有铰转连杆,所述铰转连杆的一端轴头通过铰链销与抵位夹爪的轴端相互连接,所述的摇轮丝杠杆通过螺旋配合方式安装在平板支架上,且摇轮丝杠杆与滑移推杆之间通过轴承相互连接;通过摇轮丝杠杆摇转推动滑移推杆向前移动,驱动铰转连杆拽动抵位夹爪围绕平板支架向外进行转动,从而方便汽车轮毂的拿取,反之通过摇轮丝杠杆摇转拉动滑移推杆向后移动,驱动铰转连杆拽动抵位夹爪围绕平板支架向内进行转动,使外磨压块抵压于汽车轮毂的外侧进行打磨作业。所述的回转夹持机构包括主梁支撑架、链轮轴杆、链条、回转圆盘、推置肘夹、平移挡块、定位挡块和步进电机;所述主梁支撑架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链轮轴杆,所述的链轮轴杆之间通过外圈设置的链条相互啮合转动连接,所述的回转圆盘通过销栓安装在链轮轴杆上,所述的推置肘夹安装在回转圆盘上,所述推置肘夹的输出轴通过销栓与平移挡块相互连接,所述的平移挡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回转圆盘上,所述的定位挡块安装在回转圆盘上,所述的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主梁支撑架的下端面上,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梁支撑架上链轮轴杆的一端轴头相互连接;通过推置肘夹推动平移挡块挤推汽车轮毂,使汽车轮毂的另一侧与定位挡块相互卡接固定,实现了双向固定夹持,再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链轮轴杆与链条啮合转动,从而同步驱动回转圆盘进行旋转打磨作业。优选的;所述的内磨压块为可拆卸设计,将所述的内磨压块设为可拆卸设计,便于及时更换消耗受损的内侧打磨头,且可根据不同高度距离的汽车轮毂适应替换,提高了汽车轮毂打磨的多样性。优选的;所述联动轴杆的底部轴端为圆柱状设计,将所述联动轴杆的底部轴端设为圆柱状设计,便于通过联动轴杆底部圆柱状轴端与滑轮相互接触,从而使抵位连杆向外扩张,实现内磨压块对汽车轮毂内侧的抵压打磨,当联动轴杆底部圆柱状轴端与滑轮存在间距,抵位连杆则绕平面直板向内转动,与汽车轮毂内侧存在间距。优选的;所述的外磨压块为可拆卸设计,将所述的外磨压块设为可拆卸设计,便于及时更换消耗受损的外侧打磨头,且可根据不同高度距离的汽车轮毂适应替换,提高了汽车轮毂打磨的多样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内磨压块和外磨压块同步对汽车轮毂的内外侧表面进行精细化打磨,有效的提高了打磨的统一性,使得汽车轮毂的表面打磨能够均匀一致,提高了汽车轮毂旋转打磨时的水平垂直同轴度,且通过内磨压块和外磨压块上的弹簧产生推力,使打磨头与汽车轮毂旋转打磨紧密贴合,提高了打磨质量和效率。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推置肘夹推动平移挡块挤推汽车轮毂,使汽车轮毂的另一侧与定位挡块相互卡接固定,实现了双向固定夹持,使得汽车轮毂直径中心与内侧打磨单元统一垂直在同轴线上,使得汽车轮毂在旋转打磨时能水平平稳的进行打磨作业。三、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柱对升降架的垂直方向移动进行滑动导向,避免垂直方向移动时的不稳定偏差,造成内侧打磨单元后续升降移动时的卡涩,不能连贯顺畅的升落移动,且通过导柱减轻了推置气缸的机械吊托疲劳,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的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如下:/nS1、轮毂放置夹持:通过人工将汽车轮毂放置进回转夹持机构(3)中,并进行定位夹持固定,再实现旋转动作;/nS2、轮毂外侧抵压打磨:通过外侧打磨机构(2)对上述S1中定位夹持固定的汽车轮毂进行外侧的抵压打磨,使其外壁均匀打磨处理;/nS3、轮毂内侧抵压打磨:通过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对上述S1中定位夹持固定的汽车轮毂进行内侧的抵压打磨,使其内壁均匀打磨处理;/nS4、收集与检查:通过人工将打磨完成的汽车轮毂进行收集,并检查汽车轮毂的内壁和外壁的打磨粗糙度变化,再替换未打磨的汽车轮毂进行打磨作业;/n上述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S1至S4步骤中的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需要由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外侧打磨机构(2)和回转夹持机构(3)配合完成汽车轮毂表面的打磨处理,其中:/n所述的回转夹持机构(3)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外侧打磨机构(2),位于外侧打磨机构(2)的正上方设置有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所述的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3)上;/n所述的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包括L型直板架(10)、导柱(11)、推置气缸(12)、升降架(13)和内侧打磨单元(14);所述的L型直板架(10)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3)上,所述的L型直板架(10)上滑动配合方式对称设置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的底部轴端通过销栓与升降架(13)相互连接,所述的推置气缸(12)通过气缸座安装在L型直板架(10)上,所述推置气缸(12)的输出轴通浮动接头与升降架(13)相互连接,所述的升降架(1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L型直板架(10)上,所述升降架(1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内侧打磨单元(14);/n所述的内侧打磨单元(14)包括平面直板(141)、抵位连杆(142)、拉伸弹簧(143)、内磨压块(144)、滑轮(145)、联动轴杆(146)和手轮摇杆(147);所述的平面直板(141)安装在升降架(13)的外壁上,所述的抵位连杆(142)通过铰链销对称的安装在平面直板(141)上,所述抵位连杆(142)的外壁上通过螺栓设置有拉伸弹簧(143),两个所述的抵位连杆(142)之间通过拉伸弹簧(143)相互连接,所述抵位连杆(142)的底部轴端安装有内磨压块(144),所述的滑轮(145)通过轴承安装在抵位连杆(142)正后方的外壁上,所述的滑轮(145)通过滚动方式与联动轴杆(146)相互抵接,所述的联动轴杆(14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平面直板(141)上,所述的手轮摇杆(147)通过螺旋配合方式安装在平面直板(141)上,且手轮摇杆(147)与联动轴杆(146)之间通过轴承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的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如下:
S1、轮毂放置夹持:通过人工将汽车轮毂放置进回转夹持机构(3)中,并进行定位夹持固定,再实现旋转动作;
S2、轮毂外侧抵压打磨:通过外侧打磨机构(2)对上述S1中定位夹持固定的汽车轮毂进行外侧的抵压打磨,使其外壁均匀打磨处理;
S3、轮毂内侧抵压打磨:通过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对上述S1中定位夹持固定的汽车轮毂进行内侧的抵压打磨,使其内壁均匀打磨处理;
S4、收集与检查:通过人工将打磨完成的汽车轮毂进行收集,并检查汽车轮毂的内壁和外壁的打磨粗糙度变化,再替换未打磨的汽车轮毂进行打磨作业;
上述钢制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工艺S1至S4步骤中的汽车轮毂表面精细化处理需要由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外侧打磨机构(2)和回转夹持机构(3)配合完成汽车轮毂表面的打磨处理,其中:
所述的回转夹持机构(3)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外侧打磨机构(2),位于外侧打磨机构(2)的正上方设置有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所述的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3)上;
所述的升降内侧打磨机构(1)包括L型直板架(10)、导柱(11)、推置气缸(12)、升降架(13)和内侧打磨单元(14);所述的L型直板架(10)安装在回转夹持机构(3)上,所述的L型直板架(10)上滑动配合方式对称设置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的底部轴端通过销栓与升降架(13)相互连接,所述的推置气缸(12)通过气缸座安装在L型直板架(10)上,所述推置气缸(12)的输出轴通浮动接头与升降架(13)相互连接,所述的升降架(1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L型直板架(10)上,所述升降架(1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内侧打磨单元(14);
所述的内侧打磨单元(14)包括平面直板(141)、抵位连杆(142)、拉伸弹簧(143)、内磨压块(144)、滑轮(145)、联动轴杆(146)和手轮摇杆(147);所述的平面直板(141)安装在升降架(13)的外壁上,所述的抵位连杆(142)通过铰链销对称的安装在平面直板(141)上,所述抵位连杆(142)的外壁上通过螺栓设置有拉伸弹簧(143),两个所述的抵位连杆(142)之间通过拉伸弹簧(143)相互连接,所述抵位连杆(142)的底部轴端安装有内磨压块(144),所述的滑轮(145)通过轴承安装在抵位连杆(142)正后方的外壁上,所述的滑轮(145)通过滚动方式与联动轴杆(146)相互抵接,所述的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刚付子豪张云贵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蓝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