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45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热激预处理益生菌;步骤2:将步骤1中热激后的益生菌混合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后加入牛奶并混匀;步骤3:将步骤2中混匀后的乳液经干燥工艺后制得成品,即牛蒡益生菌奶粉。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牛蒡粉的抗热功效,并通过创造性工艺获得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即其在75℃,10min热处理下,抗热效果比对照提高约1‑2数量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运用益生菌热激预处理,结合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及喷雾干燥工艺优化三种益生菌活性保持技术,制备的益生菌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比对照提高约1个数量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益生菌存活性显著提高的牛蒡益生菌奶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

技术介绍
益生菌奶粉的制粉亟需一种生产成本低、制粉简便的生产方法。喷雾干燥的生产能力强、制粉快速,目前已经有产业化应用报道,但干燥过程中,喷雾干燥对其中的益生菌带来脱水胁迫、氧化胁迫和热胁迫等多种不利因素,造成活菌数大量下降。研究学者提出多种方法来提升喷雾干燥益生菌的活性,主要有:加强对细胞结构的保护、提升益生菌自身对不利环境因素的抗性;优化喷雾干燥条件;采用保护性载体等。牛蒡亦称山牛蒡,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蒡根茎较长,为65-100cm,皮有浅黄色、黑褐色两种;肉质为灰白色、质脆,稍粗硬,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甘甜。牛蒡块根富含菊糖、酚酸、黄酮、维生素A、维生素B、牛蒡苷、生物碱等营养功能成分。现代医学证明,牛蒡具有健脾胃、清热解毒之功效,抗氧化,抑菌,抗疲劳,免疫调节,保护肝脏、促进益生菌生长等多种功效。Chaikham等研究发现益生元(菊糖、木糖和低聚果糖等)对益生菌的耐热性有保护作用。现有技术并未见有将益生菌抗热活性、牛蒡全粉以及益生菌奶粉相关联并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热激预处理益生菌;步骤2:将步骤1中热激后的益生菌混合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后加入牛奶并混匀;步骤3:将步骤2中混匀后的乳液经干燥工艺后制得成品,即牛蒡益生菌奶粉。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选用的益生菌为菌体培养10-12h之间的稳定期菌体,进一步的:步骤1中热激预处理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15-30min。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为将丰县牛蒡和/或沛县牛蒡为原料制成的牛蒡粉混合葡萄糖后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丰县牛蒡粉1.5-3.5份、葡萄糖2-6份、沛县牛蒡粉1.5-3.5份。进一步的:所述丰县牛蒡品种为柳川理想,所述沛县牛蒡品种为新林1号,牛蒡粉制成过程中,首先将牛蒡经蔬菜清洗机清洗3-4分钟至洁净外皮无损伤,然后将其切成厚度为0.2-0.5cm的片状,再将其置于烘干机中60-65℃烘干3-5h至水含量达到5%以下,最后将其置于超微粉碎机中打粉至200目以上。进一步的:步骤3中干燥工艺为喷雾干燥,具体参数为出口温度80-110℃,进口温度130-170℃,进料速率0.4-0.8L/h。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牛蒡益生菌奶粉,由上述任一方法制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牛蒡粉的抗热功效,并通过创造性工艺获得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即其在75℃,10min热处理下,抗热效果比对照提高约1-2数量级。本专利技术综合运用益生菌热激预处理,结合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及喷雾干燥工艺优化三种益生菌活性保持技术,制备的益生菌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比对照提高约1个数量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FM-LP-4在MRS中的生长曲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FM-LP-4在不同热激温度下的存活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首先对益生菌进行热激预处理,然后对牛蒡全粉制备过程中牛蒡品种,预处理方式,干燥工艺对益生菌抗热作用的影响进行试验,获得牛蒡全粉的制备工艺,接着将牛蒡全粉与其它抗热保护剂复配的配方进行筛选,获得益生菌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进而优化含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奶粉的喷雾干燥工艺,最后获得一种益生菌存活性显著提高的牛蒡益生菌奶粉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热激预处理益生菌;所述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且益生菌为菌体培养10-12h之间的稳定期菌体,热激预处理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15-30min;步骤2:将步骤1中热激后的益生菌混合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后加入牛奶并混匀;所述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为将丰县牛蒡和/或沛县牛蒡为原料制成的牛蒡粉混合葡萄糖后制得,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丰县牛蒡粉1.5-3.5份、葡萄糖2-6份、沛县牛蒡粉1.5-3.5份,所述丰县牛蒡品种为柳川理想,所述沛县牛蒡品种为新林1号,牛蒡粉制成过程中,首先将牛蒡经蔬菜清洗机清洗3-4分钟至洁净外皮无损伤,然后将其切成厚度为0.2-0.5cm的片状,再将其置于烘干机中60-65℃烘干3-5h至水含量达到5%以下,最后将其置于超微粉碎机中打粉至200目以上;步骤3:将步骤2中混匀后的乳液经干燥工艺后制得成品,即牛蒡益生菌奶粉;干燥工艺为喷雾干燥,具体参数为出口温度80-110℃,进口温度130-170℃,进料速率0.4-0.8L/h。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由上述任一方法制成的牛蒡益生菌奶粉。实施例步骤1:将LactobacillusparacaseiFM-LP-4以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34℃,培养10~12h为达到菌体生长稳定期,在55℃下热激处理25min;步骤2:制备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以丰县牛蒡和沛县牛蒡为原料,牛蒡品种为柳川理想和新林1号;牛蒡在蔬菜清洗机中清洗3分钟,至泥沙和须毛清洗干净,皮保存完好;牛蒡切片厚度为0.25cm;牛蒡片在烘干机中60℃烘干5h;超微粉碎达到200目以上。制成的牛蒡粉与葡萄糖混合,为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其重量份配方为丰县牛蒡粉2.0份、葡萄糖4.0份、沛县牛蒡粉2.0份。步骤3:将FM-LP-4、牛蒡抗热保护剂及牛奶混匀,经出口温度80℃,进口温度170℃,进料速率0.8L/h喷雾干燥制备牛蒡益生菌奶粉。实验数据见下表1-4。对比例1-3:与实施例区别在于,将3种益生菌奶粉分别替换为益生菌不经热应激组,不加牛蒡抗热保护剂组和不进行喷雾干燥优化组,其余处理方法相同,以制备益生菌奶粉,比较3种抗热技术单独对于益生菌存活的保护作用,数据如表5。表1采用本专利技术牛蒡品种和采用其它牛蒡品种制备的牛蒡益生菌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表2牛蒡原料未去皮和牛蒡原料去皮制备的牛蒡益生菌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表3牛蒡片不同烘干温度下制备的牛蒡益生菌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表4牛蒡片不同粉碎方法下制备的牛蒡益生菌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表5不同益生菌保护技术下制备的益生菌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结论,实施例与对比例1-3相比,可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三种技术复合在益生菌存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热激预处理益生菌;/n步骤2:将步骤1中热激后的益生菌混合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后加入牛奶并混匀;/n步骤3:将步骤2中混匀后的乳液经干燥工艺后制得成品,即牛蒡益生菌奶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热激预处理益生菌;
步骤2:将步骤1中热激后的益生菌混合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后加入牛奶并混匀;
步骤3:将步骤2中混匀后的乳液经干燥工艺后制得成品,即牛蒡益生菌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选用的益生菌为菌体培养10-12h之间的稳定期菌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激预处理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15-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益生菌活性的牛蒡益生菌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牛蒡复合抗热保护剂为将丰县牛蒡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莉李莹冯进柴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