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行器及助行器的滑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55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行器及助行器的滑动支撑装置,助行器具有腿部支撑架,腿部支撑架在其底部着地时该下部呈刚性状态,底部离地时下部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呈铰接活动状态,该助行器还包括:平衡部,用于与人体固定连接;滑动支撑装置;平衡部分别与滑动支撑装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连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位于腿部支撑架与滑动支撑装置滑动连接节点的行程范围上。在设置平衡部并分别在上述的滑动支撑装置的两个位置进行连接,使人体与滑动支撑装置能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防止滑动支撑装置出现不可控的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行器及助行器的滑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行器及助行器的滑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外骨骼助行器是一种可穿戴式的下肢助行器,用于补偿下肢功能,实现长时间站立行走。在行走时,因为需要髋关节进行摆动,当上肢负重较大时,很容易出现重心不稳,无法进行平衡的问题。申请人经过专利技术创造,申请了“一种气动单向离合器”可同时实现单向锁定与双向分离,专利申请号CN201820005229.8,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离合器的连接实现部件的单向分离与单向锁定或双向分离与双向锁定,当需要同时实现单向锁定与双向分离时则无法实现等技术问题,其包括主轴、顶销、星轮一、外环、滚柱、挡板一和挡板二,星轮一设置于外环内部,滚柱设置于星轮一的开口槽内,滚柱与星轮一活动连接,顶销与滚柱固定连接,顶销与星轮一活动连接,挡板一和挡板二均设置于外环内,外环内还设置有管接头、星轮二、气囊、螺钉、弹性挡圈一、定位销和弹性挡圈二,星轮二与外环转动连接,星轮二与星轮一固定连接,气囊设置于星轮二与星轮一内部。但是该项技术需要采用气压实现,当由于漏气或者其余气压不稳定时,则容易出现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同时采用气压方式对使用场合也有较大限制。申请人经过专利技术创造,申请了“一种单向牙嵌式离合器及助行器”,通过控制鞋板以控制离合器,专利号:CN201821984252.2,包括第一离合片、第二离合片、外壳,上述第一离合片位于外壳的内部且与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离合片上套设有轴承,轴承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离合片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离合片的底部伸入第一安装槽与第二离合片连接,第一离合片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离合片的底部内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一离合片转动连接,限位块连接有牵引绳,第二离合片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滑轮,牵引绳穿过第一离合片的底部绕设在导向滑轮上并延伸到第二离合片的外部。牵引绳拉动限位块挤压第一弹性件使第一离合片和第二离合片单向锁定,牵引绳不受外力作用时实现解锁,结构简单,方便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时能更加平稳的助行器,以及提供一种能拥有较高承载能力的助行器的滑动支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行器,该助行器具有腿部支撑架,上述腿部支撑架在其底部着地时该下部呈刚性状态,底部离地时下部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呈铰接活动状态,该助行器还包括:平衡部,用于与人体固定连接;滑动支撑装置,用于设置在腿部支撑架上使腿部支撑架与髋关节协同前后摆动,该滑动支撑装置与腿部支撑架的连接节点在滑动支撑装置上滑动;其中,上述平衡部分别与滑动支撑装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连接;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位于腿部支撑架与滑动支撑装置滑动连接节点的行程范围上。在设置平衡部并分别在上述的滑动支撑装置的两个位置进行连接,使人体与滑动支撑装置能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防止滑动支撑装置出现不可控的翻转。进一步的是,上述滑动支撑装置包括:弧形滑轨,上述弧形滑轨朝腿部支撑架方向弯曲,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该弧形滑轨上;滑动件,上述滑动件上端设置于弧形滑轨内并在弧形滑轨内滑动,该滑动件的下端与腿部支撑架固定连接;上述弧形滑轨的两端分别与平衡部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平衡部上设置连接上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柔性连接件;或者,上述平衡部上设置连接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柔性连接件。进一步的是,上述平衡部为用于连接人体的支架结构,该支架结构一部分与上述弧形滑轨的第一位置连接,另一部分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弧形滑轨的第二位置连接。这样设置,即可以将主要的负重由支架结构承担,同时保有较高的灵活性。进一步的是,上述平衡部为用于固定在人体上肩带或腰带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本申请的助行器的滑动支撑装置,包括:弧形槽,上述弧形槽的朝下方弯曲,该弧形槽下方开口;弧形板,上述弧形板通过与上述开口契合连接后使其与弧形槽形成中空的弧形的条状结构,该弧形板上开有沿该弧形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滑动件,上述滑动件上端设置于弧形槽内并在弧形槽内滑动,该滑动件下端为用于连接,该滑动件的下端为连接段用于通过弧形板上的通孔与其他部件连接。这样在将本滑动支撑装置设置于行走器上后,可以由滑动支撑装置承受上肢较大的负重。进一步的是,上述弧形槽的上端顶板内侧设置有上滑轨;上述弧形板的上端板面设置有与上滑轨对应的下滑轨。进一步的是,上述滑动件的上端设置有被上滑轨和下滑轨夹持并在该两个滑轨之间滑动的滑轮。进一步的是,上述滑动件包括板状的滑动件主体,上述滑轮分别设置于滑动件主体的两侧,每一侧至少有两个沿滚动方向排列的滑轮;两侧的滑轮通过贯穿滑动件主体的转轴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滑动件主体一侧开有内置轴承的轴承安装槽,上述转轴通过上述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滑动件主体上;上述安装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约束轴承侧向移动的隔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负重行走装置,包括:上部,上述上部设置有用于负载的支撑部;下部,上述下部在其底部着地时该下部呈刚性状态,底部离地时下部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呈铰接活动状态;上述上部与下部通过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的对接装置连接,上述下部的上端与对接装置滑动连接,用于使下部的上端在该对接装置上滑动。使用时,将该负重行走装置的下部与人体的腿部相对固定,使用下部来支撑上部,同时下部与上部通过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的对接装置连接,方便人体腿部摆动的同时,让负重由对接装置传递给下部,这样使下部承担主要的负载。通过设置上述的负重行走装置,无需采用外部电能,仅通过人体自身能量转化,提供支撑力进行负重,有效减轻人体负重时自身承受的重量。进一步的是,上述上部包括托架,上述支撑部设置于托架上,上述托架形成将支撑部上方包围的框架结构,该托架的下端与对接装置连接。通过设置托架,不仅起到了对支撑部上的物体的限位作用,在通过设置与人体连接的部件后,同时也起到了支撑框架作用,让使用者在背负重物时能更加舒适。进一步的是,上述对接装置包括向下部一侧弯曲的弧形滑轨,上述上部的上端与弧形滑轨滑动连接,用于使上部的上端可沿上述弧形滑轨轨道方向滑动。进一步的是,上述弧形滑轨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支撑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上部还包括人体固体部件,该人体固体部件与上述托架连接,用于将托架与人体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人体固体部件包括:横向绑带,该横向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述托架的两侧;竖向绑带,上述竖向绑带上端连接在托架的上侧,该竖向绑带下端与上述横向绑带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对接装置还包括与连接上述下部的上端连接的滑动件,上述滑动件的上端伸入于弧形滑轨内并与该弧形滑轨滑动连接,上述滑动件的下端与上述下部的上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下部包括: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拥有底部着地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行器,该助行器具有腿部支撑架,所述腿部支撑架在其底部着地时该下部呈刚性状态,底部离地时下部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呈铰接活动状态,其特征在于,该助行器还包括:/n平衡部,用于与人体固定连接;/n滑动支撑装置,用于设置在腿部支撑架上使腿部支撑架与髋关节协同前后摆动,该滑动支撑装置与腿部支撑架的连接节点在滑动支撑装置上滑动;/n其中,所述平衡部分别与滑动支撑装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连接;/n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位于腿部支撑架与滑动支撑装置滑动连接节点的行程范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行器,该助行器具有腿部支撑架,所述腿部支撑架在其底部着地时该下部呈刚性状态,底部离地时下部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呈铰接活动状态,其特征在于,该助行器还包括:
平衡部,用于与人体固定连接;
滑动支撑装置,用于设置在腿部支撑架上使腿部支撑架与髋关节协同前后摆动,该滑动支撑装置与腿部支撑架的连接节点在滑动支撑装置上滑动;
其中,所述平衡部分别与滑动支撑装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连接;
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位于腿部支撑架与滑动支撑装置滑动连接节点的行程范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支撑装置包括:
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朝腿部支撑架方向弯曲,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该弧形滑轨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端设置于弧形滑轨内并在弧形滑轨内滑动,该滑动件的下端与腿部支撑架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滑轨的两端分别与平衡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部上设置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柔性连接件;或者,所述平衡部上设置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柔性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部为用于连接人体的支架结构,该支架结构一部分与所述弧形滑轨的第一位置连接,另一部分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弧形滑轨的第二位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冰罗世杰刘以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鼎康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