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95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腿部支撑架,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腿部支撑架,包括上支杆、下支杆和底部,所述下支杆与底部铰接,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连接使上支杆与下支杆相对转动,所述上支杆上设置有朝向下支杆的用于阻挡下支杆朝一侧转动的限位部;或者,所述下支杆上设置有朝向上支杆的用于阻挡上支杆朝一侧转动的限位部。通过设置上述的限位部,在上支杆与下支杆相对转动时,限位部抵触上支杆或下支杆,阻止下支杆或上支杆继续转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即可简单、可靠的对上支杆、下支杆转动的限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腿部支撑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一般穿戴的腿部支撑架中,多采用要依靠电能即电磁离合器来对腿部支撑架的锁定、分离进行控制,对腿部支撑架转动的限制、约束也依靠电磁离合器来完成,这样不仅会耗费较高的能量,也使得腿部支撑架的可靠性造成了负面影响。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包括外环、内环、滚柱和控制滚柱移动的弹簧,内环与外环之间形成容纳滚柱的并带有楔形面的槽,滚柱由弹簧的伸缩移动在与外环内圆面接触与分离中切换,实现内环与外环的单向锁定和相对转动。申请人经过专利技术创造,申请了“一种气动单向离合器”可同时实现单向锁定与双向分离,专利申请号CN201820005229.8,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离合器的连接实现部件的单向分离与单向锁定或双向分离与双向锁定,当需要同时实现单向锁定与双向分离时则无法实现等技术问题,其包括主轴、顶销、星轮一、外环、滚柱、挡板一和挡板二,星轮一设置于外环内部,滚柱设置于星轮一的开口槽内,滚柱与星轮一活动连接,顶销与滚柱固定连接,顶销与星轮一活动连接,挡板一和挡板二均设置于外环内,外环内还设置有管接头、星轮二、气囊、螺钉、弹性挡圈一、定位销和弹性挡圈二,星轮二与外环转动连接,星轮二与星轮一固定连接,气囊设置于星轮二与星轮一内部。申请人经过专利技术创造,申请了“一种单向牙嵌式离合器及助行器”,专利号CN201821984252.2,其中,助行器,包括单向牙嵌式离合器,还包括大腿构件、小腿构件、鞋子组件所述单向牙嵌式离合器的外壳与大腿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牙嵌式离合器的第二离合片的底部与小腿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鞋子组件包括上鞋底、下鞋底,所述上鞋底的前端和下鞋底的前端铰接,所述下鞋底的侧面中部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所述小腿构件的下端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还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牵引绳延伸到第二离合片的外部的一端穿过导向柱通过第二弹性件与上鞋底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上鞋底的后端与下鞋底的后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依靠机械传动即可完成转动限制的腿部支撑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腿部支撑架,包括上支杆、下支杆和底部,所述下支杆与底部铰接,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连接使上支杆与下支杆相对转动,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通过离合装置连接,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第一可转动构件,具有第一旋转轴心;第二可转动构件,与第一可转动构件相连并具有与第一旋转轴心重合的第二旋转轴心;单向式传动构件,限定于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用于实现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的单向转动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可转动构件或第二可转动构件中设置有供单向式传动构件可选择的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被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该单向式传动构件在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施加实现所述单向转动传动连接的约束;当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被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该单向式传动构件在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解除实现所述单向转动传动连接的约束;并且,所述离合装置还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可转动构件与下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可转动构件与上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与位置调节机构联动。相比于目前的采用的气动式的、带有气囊的离合器,这样采用上述的机械式的传动方式进行驱动,更加可靠、安全、耐用。通过采用本离合装置,采用纯粹的机械式的传动,使本腿部支撑架无需外部电能即可更可靠、安全的实现腿部支撑架在铰接状态与锁紧状态切换。进一步的是,上述的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可转动构件或第二可转动构件中,并包括转轴;上述转轴的轴心与第一旋转轴心或第二旋转轴心重合,设置该转轴,可通过控制该转轴的转动方便对位置调节机构的转动。进一步的是,上述单向式传动构件可转动的连接在上述位置调节机构上。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二可转动构件位于第一可转动构件内侧;上述转轴穿设于上述第二可转动构件的中部并与该第二可转动构件滑动连接,用于在该第二可转动构件中部转动,以让转轴伸出第二可转动构件,并通过第二可转动构件对位置调节结构进行支撑。进一步的是,上述位置调节机构还具有分布于转轴外围的支部,该支部与单向式传动构件连接;上述支部包括:径向部,该径向部为沿转轴轴心径向方向延伸;周向部,该周向部与径向部背离转轴轴心的一端连接;上述周向部沿该一端到转轴轴心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延伸并与单向式传动构件连接使径向部、周向部形成弯曲结构。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可形成楔形面的槽体,单向式传动构件设置于该槽体内,为了使位置调节机构能顺畅驱动单向式传动构件,将位置调节机构的支部设置为弯曲结构,方便对单向式传动构件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二可转动构件位于第一可转动构件内侧;上述第二可转动构件内设置有槽;上述径向部位于该槽内,用于使槽对径向部在周向方向的转动范围上对径向部进行约束。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二可转动构件包括第一星轮和第二星轮,方便进行安装;上述第一星轮和第二星轮合并后组成的构件内部带有槽体;上述位置调节机构内置于或部分内置于该槽体内。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二可转动构件位于第一可转动构件内,在第一可转动构件或第二可转动构件轴心方向上,设置将第二可转动构件夹持的限位件,用于对第二可转动构件在轴向方向上限位;上述限位件与第一可转动构件滑动连接;上述驱动机构安装于限位件上。这里的限位件优选的采用板状或盘状结构。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一可转动构件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动副的一个部件的第一连接部;上述第二可转动构件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动副的另一个部件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可转动构件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可转动构件的外侧。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由位于第一可转动构件上的至少两个连接节点组成;所述第二连接部由位于第二可转动构件上的至少两个连接节点组成。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支杆上设置有朝向下支杆的用于阻挡下支杆朝一侧转动的限位部;或者,所述下支杆上设置有朝向上支杆的用于阻挡上支杆朝一侧转动的限位部。通过设置上述的限位部,在上支杆与下支杆相对转动时,限位部抵触上支杆或下支杆,阻止下支杆或上支杆继续转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即可简单、可靠的对上支杆、下支杆转动的限位作用。进一步的是,所述限位部的端部延伸位置止于上支杆与下支杆的连接处。这里的限位部不用设置的过长,长度止于上支杆与下支杆的连接处,不仅节约用材,也使限位部受力情况更好。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支杆上的限位部位于该上支杆的一侧并延伸至下支杆上端以下;或者,所述下支杆上的限位部位于该下支杆的一侧并延伸至上支杆下端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部支撑架,包括上支杆、下支杆和底部,所述下支杆与底部铰接,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连接使上支杆与下支杆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通过离合装置连接,所述离合装置包括:/n第一可转动构件,具有第一旋转轴心;/n第二可转动构件,与第一可转动构件相连并具有与第一旋转轴心重合的第二旋转轴心;/n单向式传动构件,限定于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用于实现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的单向转动传动连接;/n在所述第一可转动构件或第二可转动构件中设置有供单向式传动构件可选择的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n当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被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该单向式传动构件在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施加实现所述单向转动传动连接的约束;/n当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被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该单向式传动构件在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解除实现所述单向转动传动连接的约束;/n并且,所述离合装置还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一可转动构件或第二可转动构件连接的转动副机械式传动连接,用于在转动副活动时带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以驱动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n所述第一可转动构件与下支杆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可转动构件与上支杆固定连接;/n所述底部与位置调节机构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支撑架,包括上支杆、下支杆和底部,所述下支杆与底部铰接,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连接使上支杆与下支杆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通过离合装置连接,所述离合装置包括:
第一可转动构件,具有第一旋转轴心;
第二可转动构件,与第一可转动构件相连并具有与第一旋转轴心重合的第二旋转轴心;
单向式传动构件,限定于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用于实现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的单向转动传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可转动构件或第二可转动构件中设置有供单向式传动构件可选择的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被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该单向式传动构件在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施加实现所述单向转动传动连接的约束;
当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被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该单向式传动构件在第一可转动构件与第二可转动构件之间解除实现所述单向转动传动连接的约束;
并且,所述离合装置还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一可转动构件或第二可转动构件连接的转动副机械式传动连接,用于在转动副活动时带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以驱动所述单向式传动构件;
所述第一可转动构件与下支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可转动构件与上支杆固定连接;
所述底部与位置调节机构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杆上设置有朝向下支杆的用于阻挡下支杆朝一侧转动的限位部;
或者,
所述下支杆上设置有朝向上支杆的用于阻挡上支杆朝一侧转动的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与第一可转动构件、第二可转动构件两者中任意一个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冰罗世杰刘以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鼎康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