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末端对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电作业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末端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行业的带电作业领域主要是人工作业,通过提升斗臂车将作业人员送至指定位置,作业人员手持作业工具完成剥线,剪线,搭接等工序。由于身处高空、高压、强磁场等特种环境,人工作业存在许多弊端,作业时间长,效率低,单次作业流程有限,同时存在触电或高空坠落等风险,所以为了解决人工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开始研究带电作业机器人来解决这一技术瓶颈。目前市面上带电作业机器人主要是作业人员在后台终端控制机械臂取不同作业工具来开展不同的作业工序,而机械臂末端对接工具一般是利用电动,液压或气压等外力来实现末端对工具端的解锁和上锁,该对接方式存在操作难度高,电动对接不仅增加了传动系使得结构复杂,笨重,而且高压强磁环境会对电动系统产生干涉,液压和气压还存在泄露等气密性风险,所以故障的发生使得作业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末端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机械臂绝缘杆末端的末端组件(3)、与所述末端组件(3)配合连接的工具端组件(4)以及用于放置工具端组件(4)的工具台(21);/n所述末端组件(3)包括与所述绝缘杆末端对接的对接盘,在所述对接盘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对接构件,在所述对接构件末端沿径向延伸的对接块;/n所述工具端组件(4)包括下部与作业工具(5)连接的工具盘(13),在所述工具盘(13)内设有用于所述对接块运动的对接通道;所述对接通道起点处设有与所述对接块对应的对应槽,其终点处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对接块运动距离的限位块;在所述工具盘(13)侧壁上设有锁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末端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机械臂绝缘杆末端的末端组件(3)、与所述末端组件(3)配合连接的工具端组件(4)以及用于放置工具端组件(4)的工具台(21);
所述末端组件(3)包括与所述绝缘杆末端对接的对接盘,在所述对接盘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对接构件,在所述对接构件末端沿径向延伸的对接块;
所述工具端组件(4)包括下部与作业工具(5)连接的工具盘(13),在所述工具盘(13)内设有用于所述对接块运动的对接通道;所述对接通道起点处设有与所述对接块对应的对应槽,其终点处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对接块运动距离的限位块;在所述工具盘(13)侧壁上设有锁止槽,在所述锁止槽内转动安装有上锁杆(15),所述上锁杆(15)末端在所述末端组件(3)和所述工具端组件(4)对接时抵在所述对接块上,所述上锁杆(15)前端内侧与所述工具盘(13)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7);
在所述工具台(21)上与所述工具端组件(4)的上锁杆(15)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上锁杆(15)的解锁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末端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组件(3)还包括压力盘(10),所述压力盘(10)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对接盘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在所述对接盘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沉孔,在所述沉孔内按对称叠放的顺序放置有两个碟簧(9);在所述压力盘(10)上设置有与所述对接盘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对接盘下部穿过所述压力盘(10)的中空结构,并与所述作业工具(5)上端对接,并通过塞打螺栓(8)穿过所述对接盘上的通孔及所述沉孔内的碟簧(9)后与所述压力盘上的螺纹孔配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末端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具盘(13)的中心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盘下部穿过所述压力盘(10)的中空结构后与所述对接槽相配合,并与所述作业工具(5)上端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末端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接槽的边缘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敏,黄志康,张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