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00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包括干燥筒,干燥筒的筒壁内设有保温腔,干燥筒内壁上端开设有与保温腔连通的开口,干燥筒上端设有进料口,干燥筒下端设置有与干燥筒内部连通的进气接口,干燥筒外壁下侧装有与保温腔连通的出气接口,干燥筒外侧装有循环鼓风机构,循环鼓风机构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口连接,循环鼓风机构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布局合理,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聚酯纤维加工过程中对聚酯切片的干燥和除尘处理,干燥效果,满足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技术,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聚酯纤维的制作一般是通过聚酯切片熔融纺丝,聚酯切片中含有水分会对纺丝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聚酯切片进行干燥处理,现在的干燥装置干燥效果一般,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其目的是能够实现对聚酯切片的二次干燥处理,能够实现热风循环利用,实现对聚酯切片的除尘处理。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包括干燥筒,干燥筒的筒壁内设有保温腔,干燥筒内壁上端开设有与保温腔连通的开口,干燥筒上端设有进料口,干燥筒下端设置有与干燥筒内部连通的进气接口,干燥筒外壁下侧装有与保温腔连通的出气接口,干燥筒外侧装有循环鼓风机构,循环鼓风机构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口连接,循环鼓风机构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口连接。优选的:干燥筒内通过隔板分为一级干燥室和二级干燥室,隔板倾斜设置,隔板向下倾斜的一端开设有供聚酯切片通过的落料口,隔板中部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上装有隔料滤网,通风口的位置与进料口位置对应。优选的:一级干燥室内装有物料分散机构和导风机构,物料分散机构和导风机构上下设置,物料分散机构设置在进料口正下方,物料分散机构用于将下落的物料向四周分离开来,导风机构用于将通风口的风向四周引导。优选的:物料分散机构包括立状布置的锥形块,锥形块的锥尖指向进料口。优选的:物料分散机构还包括转轴,锥形块和转轴上下设置,转轴竖直布置,锥形块下端固接在转轴上端,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优选的:导风机构包括圆锥块,圆锥块立状布置,圆锥块的锥尖指向通风口,圆锥块与锥形块上下对应设置。优选的:锥形块的锥面上围绕锥形块的中心线等距间隔布置有凸条。优选的:二级干燥室内还装有螺旋管,螺旋管上端与落料口连接,螺旋管下端伸出干燥筒。优选的:循环鼓风机构包括风机、除湿器和除尘器,风机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进气接口连接,风机的进气端通过气管连接除湿器,除湿器通过气管连接除尘器,除尘器通过气管连接出气接口。优选的:通风口上装有将二级干燥室内空气排入一级干燥室的引风机。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干燥筒的设置,实现对聚酯切片的干燥处理工作,循环鼓风机构通过近期接口向干燥筒内提供热风,聚酯切片从进料口中进入干燥筒,通过热风的作用,实现干燥处理,干燥之后的热风通过开口进入保温腔中,实现对干燥筒的保温,实现了余热利用的功能,保温腔内的热风再被循环鼓风机构循环利用,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隔板的设置,实现将干燥筒内分为一级干燥室和二级干燥室,聚酯切片从进料口中进入一级干燥室内时,热风从通风口中喷出,对下落的聚酯切片进行加热将聚酯切片中的水分和灰尘吹出,聚酯切片落到隔板上之后,向下滑落,通过落料口进入二级干燥室内。通过物料分散机构的设置,将从进料口中下落的聚酯切片分散开来,使得聚酯切片能够和一级干燥室内的热风充分接触,提升干燥效果,同时便于热风将聚酯切片中的灰尘杂质吹出,通过导风机构的设置,将通风口内吹出的热风,向四周引导开来,使得四散下落的聚酯切片都能够得到吹到热分,提成干燥和除尘的效果。通过锥形块的设置,能够将下落的聚酯切片向四周滑落,实现分散目的,满足了使用要求。通过转轴的设置,使得锥形块能够转动,使得物料分散范围更大,与一级干燥室内的热风接触的更加充分。通过圆锥块的设置,使得通风口上下吹出的热风能够演着圆锥块的圆锥面向四周吹,能够很好的将四散开来的聚酯切片吹热和除尘,满足了使用要求。通过凸条的设置,提升锥形块的分散效果,满足了使用要求。螺旋管是滤网制成的管道,通过螺旋管的设置,使得聚酯切片能够螺旋管中滑落,滑落的时间较长,与二级干燥室内的热风能够保证较长时间的接触,有效的提升了干燥效果。通过风机的设置,实现鼓风功能,通过除湿器的设置,实现了将循环风中的水分去除,有效的保证了干燥效果,通过除尘器的设置,实现将循环风中带有的灰尘除去,避免灰尘在热风循环时再次污染聚酯切片。通过引风机的设置,实现了将二级干燥室内空气排入一级干燥室,有效的提升了风力,提升一级干燥效果和除尘效果。本技术结构稳定,布局合理,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聚酯纤维加工过程中对聚酯切片的干燥和除尘处理,干燥效果,满足了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中干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中锥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中圆锥块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干燥筒、110-隔板、111-通风口、112-落料口、120-一级干燥室、121-物料分散机构、121a-锥形块、121b-凸条、122-驱动机构、123-导风机构、123a-圆锥块、130-二级干燥室、131-螺旋管、140-进气接口、150-出气接口、160-保温腔、161-开口、170-进料口、200-循环鼓风机构、210-风机、220-除湿器、230-除尘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实施例1参照图1-4,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包括干燥筒100,干燥筒100的筒壁内设有保温腔160,干燥筒100内壁上端开设有与保温腔160连通的开口161,干燥筒100上端设有进料口170,干燥筒100下端设置有与干燥筒100内部连通的进气接口140,干燥筒100外壁下侧装有与保温腔160连通的出气接口150,干燥筒100外侧装有循环鼓风机构200,循环鼓风机构200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口140连接,循环鼓风机构200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口150连接。通过干燥筒100的设置,实现对聚酯切片的干燥处理工作,循环鼓风机构200通过近期接口140向干燥筒100内提供热风,聚酯切片从进料口170中进入干燥筒100,通过热风的作用,实现干燥处理,干燥之后的热风通过开口161进入保温腔160中,实现对干燥筒100的保温,实现了余热利用的功能,保温腔160内的热风再被循环鼓风机构200循环利用,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干燥筒100内通过隔板110分为一级干燥室12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筒(100),干燥筒(100)的筒壁内设有保温腔(160),干燥筒(100)内壁上端开设有与保温腔(160)连通的开口(161),干燥筒(100)上端设有进料口(170),干燥筒(100)下端设置有与干燥筒(100)内部连通的进气接口(140),干燥筒(100)外壁下侧装有与保温腔(160)连通的出气接口(150),干燥筒(100)外侧装有循环鼓风机构(200),循环鼓风机构(200)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口(140)连接,循环鼓风机构(200)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口(15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筒(100),干燥筒(100)的筒壁内设有保温腔(160),干燥筒(100)内壁上端开设有与保温腔(160)连通的开口(161),干燥筒(100)上端设有进料口(170),干燥筒(100)下端设置有与干燥筒(100)内部连通的进气接口(140),干燥筒(100)外壁下侧装有与保温腔(160)连通的出气接口(150),干燥筒(100)外侧装有循环鼓风机构(200),循环鼓风机构(200)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口(140)连接,循环鼓风机构(200)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口(15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100)内通过隔板(110)分为一级干燥室(120)和二级干燥室(130),隔板(110)倾斜设置,隔板(110)向下倾斜的一端开设有供聚酯切片通过的落料口(112),隔板(110)中部开设有通风口(111),通风口(111)上装有隔料滤网,通风口(111)的位置与进料口(170)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干燥室(120)内装有物料分散机构(121)和导风机构(123),物料分散机构(121)和导风机构(123)上下设置,物料分散机构(121)设置在进料口(170)正下方,物料分散机构(121)用于将下落的物料向四周分离开来,导风机构(123)用于将通风口(111)的风向四周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纤维纺丝用干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散机构(121)包括立状布置的锥形块(121a),锥形块(121a)的锥尖指向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刘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罡助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