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纤维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专利技术,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聚酯纤维材料制备的工序中,需要对其进行集合上油,但是,传统的上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集合在一起的丝条由于数量较多,在上油时可能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且每根丝条的上油情况可能出现不均的情况,甚至出现部分位置未上油或者油量过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可以解决传统的上油过程中,集合在一起的丝条由于数量较多,在上油时可能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且每根丝条的上油情况可能出现不均的情况,甚至出现部分位置未上油或者油量过多的情况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上油设备,该上油设备包括底板(1)、上油单元(2)、连接气缸(3)、连接杆(4)、第一梳理单元(5)、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第二梳理单元(7)和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上油设备对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如下:/nS1、输送:通过连接气缸(3)带动连接杆(4)下降,使得同步下降的第一梳理单元(5)、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分别与第二梳理单元(7)、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之间合并,通过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与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带动穿过的成形丝条进行向右牵引;/nS2、梳理:通过合并后的第一梳理单元(5)、第二梳理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上油设备,该上油设备包括底板(1)、上油单元(2)、连接气缸(3)、连接杆(4)、第一梳理单元(5)、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第二梳理单元(7)和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上油设备对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如下:
S1、输送:通过连接气缸(3)带动连接杆(4)下降,使得同步下降的第一梳理单元(5)、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分别与第二梳理单元(7)、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之间合并,通过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与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带动穿过的成形丝条进行向右牵引;
S2、梳理:通过合并后的第一梳理单元(5)、第二梳理单元(7)对散乱的丝条进行梳理;
S3、上油:通过弧形电动滑块(28)带动下插的出油杆(253)左右弧形摇摆,通过凸轮运动原理带动活塞板(255)升降,从而将油挤入到出油杆(253)内并喷出涂抹在丝条上,通过梳理架(254)对上油后的丝条进行梳理式涂抹;
S4、涂抹:丝条受到牵引经过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之间时,对丝条表面的油进行均匀涂抹,同时对多余的油进行吸收;
S5、成型:对上油的丝条进行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底板(1)的中部安装有上油单元(2),底板(1)通过连接气缸(3)与连接杆(4)连接,连接杆(4)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梳理单元(5),连接杆(4)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底板(1)的左端安装有第二梳理单元(7),底板(1)的右端安装有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且第一梳理单元(5)、第二梳理单元(7)为上下布置,第一牵引补油单元(6)、第二牵引补油单元(8)为上下布置;
所述的上油单元(2)包括两个轨迹架(21)、U型架(22)、两个限位框(23)、推动气缸(24)、上油机构(25)、嵌入框(26)、两个滑动柱(27)和弧形电动滑块(28),两个轨迹架(21)安装在底板(1)的前后两端,两个轨迹架(21)之间连有U型架(22),U型架(22)的前后两内侧壁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框(23),U型架(22)的上端安装有推动气缸(24),推动气缸(24)的顶出端安装有上油机构(25),底板(1)上安装有弧形电动滑块(28),弧形电动滑块(28)上设有嵌入框(26),嵌入框(26)的前后两端安装有两个滑动柱(27);
所述的上油机构(25)包括连接板(251)、储油框(252)、出油杆(253)、两个梳理架(254)、活塞板(255)、滑动柱(256)、内置弹簧(257)、电机(258)和凸轮块(259),连接板(251)与推动气缸(24)的顶出端连接,连接板(251)与储油框(252)的上端之间为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朵,王义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