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560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不需设置额外的摩擦片,也能够使动态阻尼器达到更为良好的缓冲效果。动态阻尼器安装在传动装置中,传动装置包括输入来自驱动源的转矩的输入部件、经由弹性部件传达来自输入部件的转矩的中间部件、输出来自中间部件的转矩的输出部件、及设置在中间部件的附近并具有质量体的旋转部件,且中间部件与旋转部件构成动态阻尼器。在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中,中间部件的一部分在轴方向上弯曲而形成有爪部,旋转部件具有开口部,爪部贯通至开口部中,并且开口部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在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在径方向上的宽度,使开口部的外周侧的半径从第一部分往第二部分逐渐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态阻尼器(dynamicdamper)的缓冲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传动装置中的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在传动装置中已知有安装有动态阻尼器的结构。更进一步地说,传动装置通常具有输入来自驱动源的转矩的输入部件、经由弹性部件如弹簧传达来自输入部件的转矩的中间部件、输出来自所述中间部件的转矩的输出部件、以及设置在中间部件的附近并具有质量体的旋转部件等构件,且中间部件与具有质量体的旋转部件等构件构成所述动态阻尼器。在动态阻尼器中通常会设置有缓冲机制,当动态阻尼器因故障等而产生预定以上的振幅时,藉由所述缓冲机制所提供的摩擦力来让动态阻尼器的摆动速度降低,进而缓和动态阻尼器中的构件之间的冲突所带来的冲击。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缓冲机制通常是在动态阻尼器的摇摆部如质量体上设置额外的摩擦片,由此当动态阻尼器产生预定以上的振幅时,利用设置于质量体上的摩擦片夹持旋转部件中的旋转部,来抑制质量体的摆动。然而,这样的作法将增加构件数而使结构变的复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第2015-9442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不需设置额外的摩擦片,也能够使动态阻尼器达到更为良好的缓冲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所述动态阻尼器安装在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入来自驱动源的转矩的输入部件、经由弹性部件传达来自所述输入部件的转矩的中间部件、输出来自所述中间部件的转矩的输出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件的附近并具有质量体的旋转部件,且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旋转部件构成所述动态阻尼器。在所述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中,所述中间部件的一部分在轴方向上弯曲而形成有爪部,所述旋转部件具有开口部,所述爪部贯通至所述开口部中,并且所述开口部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在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径方向上的宽度,使所述开口部的外周侧的半径从所述第一部分往所述第二部分逐渐变小。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圆周方向上的端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宽度范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配置在与所述中间部件对向的位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夹持在所述中间部件之间而配置。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中,在通常情况下,爪部位于开口部的宽度较大的第一部分中,因此中间部件与旋转部件不接触。相对于此,当动态阻尼器因故障等而产生预定以上的振幅时,摆动特定角度以上的爪部位于开口部的宽度较小的第二部分中而接触开口部的边缘,即中间部件与旋转部件接触,藉此产生摩擦力来对动态阻尼器的摆动进行减速,进而缓和动态阻尼器中的冲击。如此,由于摩擦力的垂直抗力经由爪部的弹性变形而产生,因此经由调整开口部的外周侧的半径的变化率,能够对应于因摆动而产生的扭转角度而任意变化,相较于现有技术更能够得到缓和冲击的效果。据此,本技术的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不需设置额外的摩擦片,也能够使动态阻尼器达到更为良好的缓冲效果。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安装有动态阻尼器的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局部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局部在通常情况下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局部在缓冲情况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传动装置;20:输入部件;30:弹性部件;40、40A:中间部件;50:输出部件;60:旋转部件;62:旋转部;64:弹性连结部;66:质量体;100:动态阻尼器;110:开口部;112: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20:爪部;A、B、C:区域;L:轴方向;L1、L2、L3、L4:点划线;R1、R2:宽度范围;W1、W2: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安装有动态阻尼器的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局部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局部在通常情况下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动态阻尼器的局部在缓冲情况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0例如是变矩器(torqueconverter)等液体传动装置,而经由油压来进行传动,动态阻尼器100安装在传动装置10中,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制。以下将以图1至图5来说明在本实施例的传动装置10、动态阻尼器100、以及动态阻尼器100的缓冲结构的整体构成。请参考图1,图1是安装有动态阻尼器100的传动装置1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0包括输入部件20、弹性部件30、中间部件40、40A、输出部件50、以及旋转部件60。在作为油压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10中,输入部件20例如是输入部,而输入来自驱动源(未示出)的转矩。中间部件40、40A例如是阻尼弹簧板(damperspringplate),经由弹性部件30如弹簧传达来自输入部件20的转矩。输出部件50输出来自中间部件40、40A的转矩。旋转部件60设置在中间部件40、40A的附近。并且,旋转部件60配置在与中间部件40、40A对向的位置,且旋转部件60进一步夹持在中间部件40、40A之间而配置,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制。虽然图1的传动装置10只标示出输入部件20、弹性部件30、中间部件40、40A、输出部件50、以及旋转部件60等构件,但传动装置10还可以具有其他通常用在传动装置中的构件。由于本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100的缓冲结构形成于动态阻尼器100上,因此传动装置10的其余构件在此不多加赘述。请参考图2与图3,图2是动态阻尼器100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动态阻尼器100对应于区域A、B的局部的组装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中间部件40、40A与旋转部件60构成动态阻尼器100,例如是中间部件40、40A与旋转部件60沿着轴方向L相邻配置,由此构成动态阻尼器100,且动态阻尼器100安装在传动装置10中。虽然图2的动态阻尼器100只示出中间部件40、40A与旋转部件60,但动态阻尼器100还可以具有其他通常用在动态阻尼器中的构件。由于本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100的缓冲结构形成于动态阻尼器100的中间部件40与旋转部件60上,因此动态阻尼器100的其余构件在此不多加赘述。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件60大致呈现圆盘状,且具有位于中间的旋转部62、位于旋转部62的外周侧并由多个弹性件所构成的弹性连结部64、以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所述动态阻尼器安装在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入来自驱动源的转矩的输入部件、经由弹性部件传达来自所述输入部件的转矩的中间部件、输出来自所述中间部件的转矩的输出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件的附近并具有质量体的旋转部件,且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旋转部件构成所述动态阻尼器,/n所述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的特征在于,/n所述中间部件的一部分在轴方向上弯曲而形成有爪部,/n所述旋转部件具有开口部,/n所述爪部贯通至所述开口部中,并且/n所述开口部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在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径方向上的宽度,使所述开口部的外周侧的半径从所述第一部分往所述第二部分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所述动态阻尼器安装在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入来自驱动源的转矩的输入部件、经由弹性部件传达来自所述输入部件的转矩的中间部件、输出来自所述中间部件的转矩的输出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件的附近并具有质量体的旋转部件,且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旋转部件构成所述动态阻尼器,
所述动态阻尼器的缓冲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的一部分在轴方向上弯曲而形成有爪部,
所述旋转部件具有开口部,
所述爪部贯通至所述开口部中,并且
所述开口部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在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径方向上的宽度,使所述开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井友彦尾梶智哉渡辺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技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