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连接控制系统及换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连接控制系统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电池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电动车辆的发展。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力补给方式一般分为带车插充和更换电池两种方式,其中采用插充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充电桩的初期投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2、充电时间太长,至少要2~4小时,与普通汽车的加油相比,电动汽车补给能源所花费的时间太长;3、插充中的快充模式容易对电池造成较大损伤,导致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更换电池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插充方式存在的上述各个问题,成为目前更受欢迎的电动汽车电能补充的方法。电池更换通常在换电站内进行。换电站一般包括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的换电平台、用于储藏以及对亏电电池进行电能补给的电池仓以及在换电平台和电池仓之间运载满电/亏电动力电池的换电小车。在电池仓中对亏电电池进行电能补给时,往往需要先将充电接头与电池包耦合连接,再连接电池包控制器,等电池包控制器对到位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后,再控制进行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0)、电池包管理系统(20)和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10)和所述电池包管理系统(20),所述电池包管理系统(20)包括电池包和电池包控制器;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连接装置(30)和驱动装置(40),所述驱动装置(40)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0)驱动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切换,当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与第一触点连接时,所述充电电路导通;当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0)、电池包管理系统(20)和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10)和所述电池包管理系统(20),所述电池包管理系统(20)包括电池包和电池包控制器;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连接装置(30)和驱动装置(40),所述驱动装置(40)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0)驱动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切换,当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与第一触点连接时,所述充电电路导通;当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包括推杆(31)、充电接头(34)、导轨支架(36)、第一接触开关(32)和第二接触开关(33),所述充电接头(34)与所述导轨支架(36)滑动连接,所述推杆(31)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头(3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40)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开关(32)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头(34)靠近所述第一触点的一侧,所述第二接触开关(33)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头(34)靠近所述第二触点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40)驱动所述推杆(31)沿所述导轨支架(36)移动,当所述第一接触开关(32)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充电电路导通;当所述第二接触开关(33)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32)相连接,所述第二端口经所述驱动装置(40)与第二接触开关(33)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0)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32)包括第一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一凡,杨全凯,王志海,陈琳,牛欢欢,黄星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