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电池控制系统和方法及移动终端,该系统和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步骤S1:分别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步骤S2:判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4;步骤S3: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以及步骤S4: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若是,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否则,由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池控制系统和方法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池控制系统和方法以及包括该双电池控制系统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折叠屏智能移动终端的问世,折叠屏智能移动终端相对于普通智能移动终端的耗电量更大,因此对于现有的电池的充电及供电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当前的快充技术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充电时间,但其却陷入了无法进一步提升充电电流的瓶颈。针对上述现状,双电池的电池组供电方式逐渐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得到了推广。尤其对于折叠屏智能移动终端而言,采用双电池的电池组供电不仅能提升整个电池容量,而且能够优化内部布局,但如何控制双电池充放电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双电池充放电控制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池控制系统和方法以及包括该双电池控制系统的移动终端,通过对双电池的电压差异和充电供电需求的判断,智能切换控制开关,实现了对于双电池充电和供电的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池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分别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步骤S2:判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4;步骤S3: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以及步骤S4: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若是,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否则,由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初始开机时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池并联。优选地,当有外部设备接入所述移动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1:判断所述外部设备是否为充电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S21,否则执行步骤S31;步骤S21:判断所述控制开关是否是断开的,若是,则执行步骤S22,否则,断开所述控制开关并执行步骤S22;步骤S22:由所述外部设备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以及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完成时,闭合所述控制开关;以及步骤S31:判断所述控制开关是否闭合,若是,则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否则,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供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池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移动终端,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池相耦接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与所述第二电池相耦接的充电IC,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以及处理单元,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否则,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若是,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否则,由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优选地,初始开机时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池并联。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有外部设备接入所述移动终端时,判断所述外部设备是否为充电设备,若是,则判断所述控制开关是否是断开的,若所述控制开关是闭合的则断开所述控制开关,并且,在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时,由所述外部设备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以及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完成时,闭合所述控制开关;否则,判断所述控制开关是否闭合,若是,则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否则,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为所述外部设备供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池相耦接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与所述第二电池相耦接的充电IC,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以及处理器,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否则,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若是,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否则,由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电池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仅通过在双电池供电电路中外加一个控制开关,借助于电源管理芯片和充电IC通过状态判断和逻辑控制便实现了双电池供电和充电控制。通过对双电池的电压差异和充电供电需求的判断,智能切换控制开关:一方面避免了在双电池为移动终端一同供电时,因双电池的电压差过大,而使得在供电的同时电压高的电池为电压低的电池充电,造成电池过热,降低电池寿命的问题;另一方面,保证了在为双电池充电的同时又不会影响为移动终端供电,并使得双电池充电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实现了对于双电池充电和移动终端供电的管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电池供电电路。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电池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在有外部设备接入移动终端时的双电池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出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不必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电池供电电路。如图1所示,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双电池供电电路可应用于移动终端,其包括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电池控制系统100、待供电系统106和充电接口107。其中,双电池控制系统100包括:电源管理芯片101、第一电池102、充电IC103、第二电池104、控制开关105和外围器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池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S1:分别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n步骤S2:判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4;/n步骤S3: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以及/n步骤S4: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若是,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否则,由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池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分别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
步骤S2:判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4;
步骤S3: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以及
步骤S4: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若是,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否则,由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返回步骤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初始开机时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池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当有外部设备接入所述移动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判断所述外部设备是否为充电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S21,否则执行步骤S31;
步骤S21:判断所述控制开关是否是断开的,若是,则执行步骤S22,否则,断开所述控制开关并执行步骤S22;
步骤S22:由所述外部设备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以及为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并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完成时,闭合所述控制开关;以及
步骤S31:判断所述控制开关是否闭合,若是,则由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供电,否则,由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供电。
5.一种双电池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移动终端,所述系统包括:
与所述第一电池相耦接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
与所述第二电池相耦接的充电IC,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以及
处理单元,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彭飞,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