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CT测试机中框板弹性形变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FCT测试机
,具体涉及一种FCT测试机中框板弹性形变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制程效率、良率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子产业在提高电子产品制程效率的同时,也逐步开始加强对于产品功能测试设备的研制和优化。其中,对于电子产品主板功能测试的需求最为急切。传统FCT测试机结构,采用气缸带动压板下压,使针载板探针接触产品测试点,实现产品信号交互导通。上下驱动气缸的力,通过压板传导到针载板,并最终作用在中框板上。由于上下驱动气缸力过大,导致中框板发生可回弹的弹性变形,甚至是不可逆的塑性变形。中框板变形将导致针板模组以及浮动微型针块模组下陷,减少部分探针压缩行程。由于探针行程不足,将使接触探针力无法达到推荐弹力,引发接触问题。而现有技术中鲜少甚至并未关注此技术问题,如专利文献CN201910318525.2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工作状态下多通道在线FCT测试机,包括保护罩模组、压板模组、支撑模组、运动控制模组,产品托盘模组、针板模组、底箱模组和工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CT测试机中框板弹性形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模组、针载板模组、应变片、中框板模组、动态控制模组和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包括进出驱动模组和2个上下驱动模组;2个所述上下驱动模组分别安装在所述进出驱动模组的两侧,所述动态控制模组包括应力分析模组;/n所述针载板模组安装在所述中框板模组上,所述针载板模组包括被测PCB、载板和针板模组;所述被测PCB安装在载板上,用于支撑被测PCB,所述针板模组用于安装探针,探针穿过载板与被测PCB接触导通;/n所述压板模组与上下驱动模组连接,且位于所述针载板模组上方,用于将上下驱动模组的力传递至被测PCB及载板上,使探针接触P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CT测试机中框板弹性形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模组、针载板模组、应变片、中框板模组、动态控制模组和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包括进出驱动模组和2个上下驱动模组;2个所述上下驱动模组分别安装在所述进出驱动模组的两侧,所述动态控制模组包括应力分析模组;
所述针载板模组安装在所述中框板模组上,所述针载板模组包括被测PCB、载板和针板模组;所述被测PCB安装在载板上,用于支撑被测PCB,所述针板模组用于安装探针,探针穿过载板与被测PCB接触导通;
所述压板模组与上下驱动模组连接,且位于所述针载板模组上方,用于将上下驱动模组的力传递至被测PCB及载板上,使探针接触PCB测试点,实现信号互联互通;
所述中框板模组安装在进出驱动模组上,所述应变片等距离安装在中框板模组上,所述应变片与应力分析模组连接,为应力分析模组提供实时形变数据;所述动态控制模组利用应力分析模组收集应变片输入的中框板模组形变实时数据,并通过调整上下驱动模组控制中框板模组的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板弹性形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载板模组还包括载板等高螺丝、载板浮动弹簧、信号转接PCB和信号分析PCB;所述被测PCB通过载板等高螺丝固定在载板上所述针板模组位于载板的下方,所述信号转接PCB和信号转接PCB位于所述针板模组下方,所述信号分析PCB与信号转接PCB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板弹性形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模组包括第一层针板、第二层针板、第三层针板、第四层针板和第五层针板;所述第一层针板、第二层针板、第三层针板、第四层针板和第五层针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探针卡接在第一层针板和第五层针板之间;所述探针包括头针和尾针,所述探针的头针、尾针分别与被测PCB和信号转接PCB导通;所述载板通过载板等高螺丝锁定在第三层针板上,载板通过载板浮动弹簧,与第三层针板形成浮动关系;
第一层针板通过第一层针板固定螺丝穿过第二层针板的孔,锁定在第三层针板上,第二层针板通过第二层针板固定螺丝,锁定在第三层针板上;第三层针板通过第三层针板固定螺丝锁定在中框板模组上;第四层针板通过第四层针板固定螺丝,锁定在第三层针板上,第五层针板通过第五层针板固定螺丝穿过第四层针板的孔,锁定在第三层针板上;信号转接板PCB通过螺丝穿过第四层针板与第五层针板的孔,锁定在第三层针板上;信号分析PCB通过插拔式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宗杰,杨兴华,莫荣键,李宇明,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精实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