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5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铜杆加工工艺操作简单,得到的铜杆纯度高,硬度好,不易氧化和变形,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杆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杆加工
,具体为一种铜杆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铜消费量高速增长铜价猛涨,而我国铜资源紧缺,铜精矿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近年来废旧家电、废旧电池迅速增长,并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对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是我国铜工业弥补原料短缺快速发展的捷径。长期以来,各国铜杆生产商一直在想办法提高原材料中废铜比例。如何利用废铜,利用紫杂铜反射炉精炼工艺生产光亮铜杆制作工艺,这是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目标。目前的铜杆加工工艺复杂,得到的铜杆纯度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杆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预熔融温度为800-1000℃,时间为50min-7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净化熔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氯化镁20-30份、碳酸铈10-20份、四硼酸钾4-10份、氟硅酸钠5-15份、冰晶石3-9份、碳化硼4-10份。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熔融炉升温至1200-1400℃。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浇注温度为1350-1380℃。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冷却方式采用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保护涂层由30%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分散液、30%纳米陶瓷微珠和40%耐热树脂聚合物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铜杆加工工艺操作简单,得到的铜杆纯度高,硬度好,不易氧化和变形,使用寿命长;其中,采用的净化熔剂化学稳定性好,有害气体量少,可更有效地排出和除去熔融液中的夹杂、夹渣及有害气体,提高熔融液的纯净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预熔融温度为800℃,时间为50min。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净化熔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氯化镁20份、碳酸铈10份、四硼酸钾4份、氟硅酸钠5份、冰晶石3份、碳化硼4份。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熔融炉升温至1200℃。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浇注温度为1350℃。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冷却方式采用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本实施例中,步骤F中保护涂层由30%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分散液、30%纳米陶瓷微珠和40%耐热树脂聚合物组成。实施例二: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预熔融温度为1000℃,时间为70min。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净化熔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氯化镁30份、碳酸铈20份、四硼酸钾10份、氟硅酸钠15份、冰晶石9份、碳化硼10份。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熔融炉升温至1400℃。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浇注温度为1380℃。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冷却方式采用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本实施例中,步骤F中保护涂层由30%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分散液、30%纳米陶瓷微珠和40%耐热树脂聚合物组成。实施例三: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预熔融温度为850℃,时间为55min。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净化熔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氯化镁22份、碳酸铈12份、四硼酸钾5份、氟硅酸钠6份、冰晶石4份、碳化硼5份。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熔融炉升温至1250℃。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浇注温度为1360℃。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冷却方式采用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本实施例中,步骤F中保护涂层由30%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分散液、30%纳米陶瓷微珠和40%耐热树脂聚合物组成。实施例四: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预熔融温度为950℃,时间为65min。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净化熔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氯化镁28份、碳酸铈18份、四硼酸钾8份、氟硅酸钠13份、冰晶石8份、碳化硼8份。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熔融炉升温至1380℃。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浇注温度为1380℃。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冷却方式采用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本实施例中,步骤F中保护涂层由30%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分散液、30%纳米陶瓷微珠和40%耐热树脂聚合物组成。实施例五: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F、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n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n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n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n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n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废铜进行预处理;
B、将预处理后的废铜放入熔融炉中预熔融,之后进行扒渣;
C、在扒渣后的熔融液中加入净化熔剂后继续将熔融炉升温;
D、将净化后的熔融液进行浇注,注入预先制成的铜杆模具中;
E、将铜杆模具快速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开模,得到铜杆;
F、最后在铜杆表面喷涂保护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预熔融温度为800-1000℃,时间为50min-7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净化熔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氯化镁2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平谭爱平李田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宁市隆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