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特别是指一种可大幅降低测试成本及提高测试密度的方法。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述,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的测试治具,其包括有一针板10、多数个探测针12及夹板14。该针板I0上预设有对应待测物11(本实施例为印刷电路板)的待测点13位置的针孔16,多数个探针14是由探针套筒18、针筒20、弹簧22及针体24所组成。探针套筒18是插置于针板10的预设针孔16内,其一端设有导线19,用以将讯号传递至测试机(图未显示);弹簧22是容置于针筒20内,针体24是插置于针筒20内,通过弹簧22的伸缩力,使针体24在针筒20内具有弹性伸缩的回复力,而该针筒20是固定于探针套筒18内,完成将整个探测针12固定于针板10上。夹板14上亦预设有与针板10的针孔16相对应的夹孔26,而针体24是穿过夹板14的夹孔26,凸出于夹板14,并穿过顶板15预设的穿孔17。将印刷电路板11设置于顶板15上方,通过测试机具将印刷电路板11的待测点13与探测针12的针体24接触,而将电讯号依序传递至弹簧22、探针套筒18,由探针套筒18底部连接的导线19传递至测试机上,由测试机判定待测点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测试密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骤:(1)提供多数个针体,该至少一针体是以倾斜方式设置,使其电连接于该待测物的待测点;(2)提供多数个弹性元件,该每一弹性元件设有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一端点是位于该针体下方,使该 每一针体具有弹性回复力;(3)提供多数个导电元件,该每一导电元件设有上端点及下端点,该每一导电元件的上端点是分别电连接于相对应的弹性元件的第二端点,将测试讯号通过由该导电元件传递至测试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成,杨昌国,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成,杨昌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