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635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频率校正方法,公开了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和系统。根据校正精度要求来确定一个校准周期长度;根据目标频率和基准频率推算出理论分频系数;测量并推算出所有温度点下的原始频率误差值及对应的频率校正码值,生成温度‑频率校正码表并存储;实际运行时根据温度值索引查得一个频率校正码值及其正负状态,实现在一特定时间段内,采用在理论分频系数基础上增加1或者减少1而得到的校正分频系数对原始频率进行分频,获得校正后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查找温度‑频率校正码表,结合数字逻辑控制电路,计算得到在两个时段内的不同校正分频系数;整个校正过程简单,数字逻辑控制电路占用资源少,易于在芯片内部实现,并节约芯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频率校正方法,尤其涉及了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嵌入式应用中使用实时时钟RTC,比如智能电表应用要求RTC误差小于5分钟/年,折合约为5ppm。最典型的RTC时钟信号都是采用32.768KHz音叉晶振实现振荡器电路。但这种晶振在-40~85度范围内的频率偏差大致呈一个二次曲线形状,在高温段和低温段的最大误差可达150ppm左右,约每年误差1.3小时,远远不能满足比如智能电表等应用精度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对此类RTC时钟信号进行温度补偿和校正,而且最好在RTC芯片内部就实现校正,以节省嵌入式产品整机系统MCU的资源。对于内置晶振的RTC时钟芯片的温度补偿技术,主要存在以下两类现有技术方案:第一种可称为“模拟电路校正法”:首先测量芯片内部温度(非常接近晶振体的环境温度),根据温度值采用逐次逼近等方式查找一个内置的校正参数二维表格,得到一个调节码(TrimCode)。用该码值去改变晶体振荡电路的某处控制电压或者晶振负载电容,以校正输出频率至目标频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获得校正周期Tcor,依据校正精度计算校正周期Tcor;/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校正周期Tcor,依据校正精度计算校正周期Tcor;

公式1
公式1中,Fosc为原始频率,Egoal为频率校正精度要求;
获得理论分频系数DivCode,依据目标频率和基准频率计算理论分频系数;

公式2
公式2中,Fref为基准频率,Fgoal为目标频率;
获取频率校正码,依据在数个温度点下测得的原始频率Fosc与基准频率Fref的误差Err,拟合原始频率误差的温漂特性表达式公式3,从而推算所有温度点下原始频率误差值Err对应的频率校正码公式4,并存储为温度-频率校正码表;

公式3
公式3中,Temp为对应的温度值;c为常数,Ki为拟合系数,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根据类型振荡器的温度频率特性确定;

公式4
公式4中,Tcor为校正周期;
获得校正分频系数,依据频率校正码和理论分频系数获取校正分频系数;
获得校正后频率,根据频率校正码,在每一个校正周期的一段时间T1内使用校正分频系数,而其余时间内使用理论分频系数,对原始频率信号作分频处理而获取校正后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频率校正码的正负,在理论分频系数加1或减1获取校正分频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RTC的数字频率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频率校正控制算法具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双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晶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