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潮汐式车道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
技术介绍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例如,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或者通过放置不同的路桩进行车道分离,目前传统的直立式机器人充电时不方便,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车道需求,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包括直立式的机器人本体与用于对其进行充电的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杆,丝杆转动设置在充电桩的内部,丝杆上螺纹套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上传动设有皮带,第一转辊的外侧设有插杆,皮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包括直立式的机器人本体(94)与用于对其进行充电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设有丝杆(21),丝杆(21)上螺纹套设有驱动板(3),所述驱动板(3)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转动设有第一转辊(41),所述第一转辊(41)上传动设有皮带(42),第一转辊(41)的外侧设有插杆,皮带(42)的一端传动设有第二转辊(43),第二转辊(43)上设有第一齿轮(45),第一齿轮(45)啮合设有第二齿轮(53),第二齿轮(53)上插设有驱动轴(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包括直立式的机器人本体(94)与用于对其进行充电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设有丝杆(21),丝杆(21)上螺纹套设有驱动板(3),所述驱动板(3)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转动设有第一转辊(41),所述第一转辊(41)上传动设有皮带(42),第一转辊(41)的外侧设有插杆,皮带(42)的一端传动设有第二转辊(43),第二转辊(43)上设有第一齿轮(45),第一齿轮(45)啮合设有第二齿轮(53),第二齿轮(53)上插设有驱动轴(5),所述插杆与驱动轴(5)的端部分别垂直设有第一转环(44)与第二转环(51),所述第一转环(44)与第二转环(51)上均转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65),所述夹持座(65)上表面设有第二滑轨(61),所述第二滑轨(61)上滑动设有第二导杆(62),夹持座(65)的端部设有夹持杆(6);
所述充电桩(1)的下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内部设有充电头(7),充电头(7)的外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卡块(71),卡块(71)的一侧设有拉带(72),拉带(72)的一端贯穿充电桩(1)并设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活动设置在充电桩(1)的外侧;
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机器人本体(94)下表面设有活动底座(9),所述活动底座(9)上开设有转槽,转槽中转动设有连接杆(931),连接杆(931)的端部设有滚轮(93),所述活动底座(9)的两侧设有挡架(91),挡架(91)上可拆卸设有挡杆(92),挡杆(92)可与连接杆(931)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插杆与驱动轴(5)贯穿第一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导杆(62)的两端设有限位杆(63),限位杆(63)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64),第一滑块(64)滑动卡设在第二滑槽(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无线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3)上表面分别设有挡板(31)与加固板(32),所述第二电机(4)位于挡板(31)与加固板(32)之间,所述插杆与驱动轴(5)贯穿加固板(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直立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守杰,刘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