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60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包括锂电池管理芯片、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充电电路单元、放电电路单元、充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和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耦接在电池组和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之间;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单元耦接在所述电池系统的负极和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之间;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通过所述充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单元进行充电;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通过所述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放电电路单元进行放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电池保护板,通过锂电管理芯片的级联可做到给20串电池组提供有效保护,通过改变可变电阻的大小以调整电流保护阈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电池受到广泛应用。对于两轮电动车、电动工具而言,低成本的锂电池保护板被广泛应用在锂电池中,为两轮电动车、电动工具的动力系统提供可靠的保护。锂电池由多个单体电芯串并联组成。成组前经过可靠的分容、分选,以保证一套系统中的单体电芯的容量和内阻差异缩短。再通过锂电池保护板提供有效的过压、欠压、过流、过温、短路等保护功能,以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多个电池组串联成的电池组,需要对每串单组电池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锂电池保护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包括锂电池管理芯片、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充电电路单元、放电电路单元、充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和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耦接在电池组和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之间;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管理芯片、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充电电路单元、放电电路单元、充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和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n所述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耦接在电池组和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之间;/n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单元耦接在所述电池系统的负极和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之间;/n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通过所述充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单元进行充电;/n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通过所述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放电电路单元进行放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管理芯片、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充电电路单元、放电电路单元、充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和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
所述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耦接在电池组和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之间;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单元耦接在所述电池系统的负极和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之间;
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通过所述充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单元进行充电;
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通过所述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放电电路单元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耦接多组电池串联组成的串联电路,所述电池输入RC滤波电路单元包括多个RC低通滤波电路,每个RC低通滤波电路的两端耦接在整个串联电路的负极和一个电池组的正极,每个RC低通滤波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共节点耦接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电压测量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型号为BQ779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单元包括两个固定电阻、三个串联的电容和三个并联的可变电阻,两个固定电阻包括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二十三电阻R23,三个串联的电容包括依次串联的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其中,第十电容C10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C11耦接在所述第十电容C10和所述第十二电容C12之间,三个并联的可变电阻包括第一可变电阻RX1、第二可变电阻RX2和第三可变电阻RX3,所述第一可变电阻RX1的一端耦接电池负极与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第一可变电阻RX1的另一端耦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耦接锂电池管理芯片的第九引脚SRP,以及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共节点,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耦接所述锂电池管理芯片的第十引脚SRN,以及所述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的共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MOS管控制电路单元包括第六电阻R6、第十五电阻R15、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耦接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第十一引脚DSG,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耦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耦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三个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强李书坤张进王腾王凯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成达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