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720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属于城市道路领域。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包括外壳,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充电室,外壳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壳,还包括,置于转动壳内壁上的升降机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中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架,置于转动壳内部的夹持机构,滑动架呈C型结构,滑动架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滑套,升降架端部和夹持架的端部均设置有半环机器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可以使得升降架稳定的上下移动,并且能够带动半环机器手上下移动,通过两个半环机器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夹持,该装置结构简单,夹持过程稳定,且降低了充电桩需要对机器人夹持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
,尤其涉及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
技术介绍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例如,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由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拥堵现象。现有的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堆叠和机械手夹持,常见的机械手成本高,且结构复杂,提高了充电桩的成本,降低了机器人充电的收益,因此我们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夹持用机械手结构复杂,夹持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充电室,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壳,还包括:置于所述转动壳内壁上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升降架、配重块、顶块、套筒、斜板、第一卷簧、拉环、拉绳、电动滚轮和缓冲板,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转动壳内壁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中部滑动设置有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架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顶块,所述转动壳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套筒,所述外壳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斜板,所述升降架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拉环,所述拉环上栓接有所述拉绳,所述转动壳内壁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电动滚轮,所述电动滚轮的外壁与所述拉绳的顶端卷绕连接;置于所述转动壳内部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动架、滑套、圆柱、夹持架、第二卷簧、半环机器手、缓冲条、活动条、弹簧和缓冲块,所述滑动架的底端与所述转动壳内壁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呈C型结构,所述滑动架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所述滑套,所述滑套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圆柱,所述圆柱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夹持架,所述夹持架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架端部和所述夹持架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半环机器手,所述半环机器手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条,所述半环机器手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与所述半环机器手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均呈直线状结构,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均与地面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顶块呈直线状结构,所述顶块的顶端设置有半球形凸块,所述半球形凸块的顶端为弧形。优选的,所述顶块与所述套筒相对应设置,所述顶块的截面和所述套筒的截面均呈圆形结构,所述顶块截面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套筒截面的直径尺寸。优选的,所述转动壳的底端与所述外壳内壁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卷簧,所述转动壳底端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卷簧的直径小于所述转动壳底端截面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转动壳内壁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和所述顶块均位于所述套筒的正下方,所述拉环位于所述电动滚轮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夹持架与所述圆柱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卷簧。优选的,所述活动条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点。优选的,所述半环机器手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内侧与所述活动条的外侧正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可以支撑升降架上下滑动,通过配重块可以提高升降架上下滑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将电动滚轮与外部控制开关和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滚轮就可以带动拉绳做卷绕运动,拉绳绕在电动滚轮上时,拉绳就会向上拉动拉环,拉环就会带动升降架向上移动,升降架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顶块向上移动,当顶块穿入套筒之后,套筒会引导顶块挤压在斜板上,在斜板的作用下,转动壳会在外壳的内部发生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架转动,进而实现了升降和转动的目的。2、该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通过与升降架转动连接的夹持架,当升降架上下移动时会带动夹持架上下移动,夹持架在滑套、圆柱和滑动架的作用下会相对升降架转动,从而形成剪叉运动,在做剪叉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半环机器手相互靠近,进而可以对待充电机器人的外壁进行夹持,由于滑动架呈C型结构,当升降架在转动壳内部的底部时,两个半环机器手之间的距离会增大,此时待充电机器人可以移动到两个半环机器手之间,当升降架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两个半环机器手之间的距离会在剪叉运动的过程中逐渐靠近,并且两个半环机器手会加持在待充电机器人的两侧,从而对机器人进行夹持。3、该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通过升降架移动到转动壳内部的顶部,在顶块和斜板的作用下,转动壳会发生转动,同时半环机器手和待充电机器人会一起转动,两个半环机器手和待充电机器人会转动到充电室的正上方,在滑动架的作用下,两个半环机器手之间的距离会增大,同时待充电机器人会与两个半环机器手分离,待充电机器人会落入充电室并进行充电,实现了充电的目的,通过将多个待充电机器人放入充电室可以进行堆叠充电,该装置结构简单,且同时实现了升降、夹持和转动的目的,降低了机器人充电过程中使用机器手的成本。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可以使得升降架稳定的上下移动,并且能够带动半环机器手上下移动,通过滑动架可以使得半环机器手之间的距离能够变近和变远,通过两个半环机器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夹持,该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充电桩需要对机器人夹持的成本,夹持过程稳定,且提高了充电桩对机器人夹持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的半环机器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的滑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的滑动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的活动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的升降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充电室;3、转动壳;4、升降机构;401、第一滑杆;402、第二滑杆;403、升降架;404、配重块;405、顶块;406、套筒;407、斜板;408、第一卷簧;409、拉环;410、拉绳;411、电动滚轮;412、缓冲板;5、夹持机构;501、滑动架;502、滑套;503、圆柱;504、夹持架;505、第二卷簧;506、半环机器手;507、缓冲条;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充电室(2),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壳(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置于所述转动壳(3)内壁上的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滑杆(401)、第二滑杆(402)、升降架(403)、配重块(404)、顶块(405)、套筒(406)、斜板(407)、第一卷簧(408)、拉环(409)、拉绳(410)、电动滚轮(411)和缓冲板(412),所述第一滑杆(401)和所述第二滑杆(402)的底端均与所述转动壳(3)内壁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401)和所述第二滑杆(402)的中部滑动设置有所述升降架(403),所述升降架(403)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配重块(404),所述配重块(404)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顶块(405),所述转动壳(3)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套筒(406),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斜板(407),所述升降架(403)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拉环(409),所述拉环(409)上栓接有所述拉绳(410),所述转动壳(3)内壁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电动滚轮(411),所述电动滚轮(411)的外壁与所述拉绳(410)的顶端卷绕连接;/n置于所述转动壳(3)内部的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滑动架(501)、滑套(502)、圆柱(503)、夹持架(504)、第二卷簧(505)、半环机器手(506)、缓冲条(507)、活动条(508)、弹簧(509)和缓冲块(510),所述滑动架(501)的底端与所述转动壳(3)内壁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501)呈C型结构,所述滑动架(501)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所述滑套(502),所述滑套(502)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圆柱(503),所述圆柱(503)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夹持架(504),所述夹持架(504)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架(403)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架(403)端部和所述夹持架(504)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半环机器手(506),所述半环机器手(506)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条(507),所述半环机器手(506)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条(508),所述活动条(508)与所述半环机器手(506)之间设置有弹簧(5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桩用机器手,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充电室(2),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壳(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置于所述转动壳(3)内壁上的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滑杆(401)、第二滑杆(402)、升降架(403)、配重块(404)、顶块(405)、套筒(406)、斜板(407)、第一卷簧(408)、拉环(409)、拉绳(410)、电动滚轮(411)和缓冲板(412),所述第一滑杆(401)和所述第二滑杆(402)的底端均与所述转动壳(3)内壁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401)和所述第二滑杆(402)的中部滑动设置有所述升降架(403),所述升降架(403)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配重块(404),所述配重块(404)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顶块(405),所述转动壳(3)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套筒(406),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斜板(407),所述升降架(403)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拉环(409),所述拉环(409)上栓接有所述拉绳(410),所述转动壳(3)内壁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电动滚轮(411),所述电动滚轮(411)的外壁与所述拉绳(410)的顶端卷绕连接;
置于所述转动壳(3)内部的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滑动架(501)、滑套(502)、圆柱(503)、夹持架(504)、第二卷簧(505)、半环机器手(506)、缓冲条(507)、活动条(508)、弹簧(509)和缓冲块(510),所述滑动架(501)的底端与所述转动壳(3)内壁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501)呈C型结构,所述滑动架(501)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所述滑套(502),所述滑套(502)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圆柱(503),所述圆柱(503)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夹持架(504),所述夹持架(504)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架(403)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架(403)端部和所述夹持架(504)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半环机器手(506),所述半环机器手(506)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条(507),所述半环机器手(506)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条(508),所述活动条(508)与所述半环机器手(506)之间设置有弹簧(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车道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守杰刘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