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组件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433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穿刺组件上料结构,其使得穿刺组件快速准确的上料到位后插装于导管组件内,其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包括预设有导管组件的第一载具,所述第一载具的一侧设置有直振流道,所述直振流道的输出位置设置有两个输出工位,每个输出工位的靠近所述第一载具的一端的上部位置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吸料上下气缸,每个吸料上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吸头,两个吸料上下气缸分别固装有上下电缸的输出端,所述上下电缸的底部还设置有压附端,所述压附端用于压附穿刺组件于导管组件,吸持状态下吸头下凸于压附端,压附状态下压附端下凸于吸头,所述上下电缸的安装端固接于前后电缸的输出端,所述前后电缸的安装端支承于电缸安装座。

Feeding structure of punctur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组件上料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留置针组装的
,具体为穿刺组件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留置针结构,导管组件安装好后,需要将穿刺组件插装进入导管组件内,现有的穿刺组件上料通过手动上料后插装于导管组件,这个过程工作费时费力,且准确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穿刺组件上料结构,其使得穿刺组件快速准确的上料到位后插装于导管组件内,其提高了工作效率。穿刺组件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设有导管组件的第一载具,所述第一载具的一侧设置有直振流道,所述直振流道的输出位置设置有两个输出工位,每个输出工位的靠近所述第一载具的一端的上部位置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吸料上下气缸,每个吸料上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吸头,两个吸料上下气缸分别固装有上下电缸的输出端,所述上下电缸的底部还设置有压附端,所述压附端用于压附穿刺组件于导管组件,吸持状态下吸头下凸于压附端,压附状态下压附端下凸于吸头,所述上下电缸的安装端固接于前后电缸的输出端,所述前后电缸的安装端支承于电缸安装座,所述电缸安装座和所述第一载具之间布置有过渡载具驱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穿刺组件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设有导管组件的第一载具,所述第一载具的一侧设置有直振流道,所述直振流道的输出位置设置有两个输出工位,每个输出工位的靠近所述第一载具的一端的上部位置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吸料上下气缸,每个吸料上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吸头,两个吸料上下气缸分别固装有上下电缸的输出端,所述上下电缸的底部还设置有压附端,所述压附端用于压附穿刺组件于导管组件,吸持状态下吸头下凸于压附端,压附状态下压附端下凸于吸头,所述上下电缸的安装端固接于前后电缸的输出端,所述前后电缸的安装端支承于电缸安装座,所述电缸安装座和所述第一载具之间布置有过渡载具驱动气缸,所述支承载具驱动气缸的活塞端通过支承杆...

【技术特征摘要】
1.穿刺组件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设有导管组件的第一载具,所述第一载具的一侧设置有直振流道,所述直振流道的输出位置设置有两个输出工位,每个输出工位的靠近所述第一载具的一端的上部位置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吸料上下气缸,每个吸料上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吸头,两个吸料上下气缸分别固装有上下电缸的输出端,所述上下电缸的底部还设置有压附端,所述压附端用于压附穿刺组件于导管组件,吸持状态下吸头下凸于压附端,压附状态下压附端下凸于吸头,所述上下电缸的安装端固接于前后电缸的输出端,所述前后电缸的安装端支承于电缸安装座,所述电缸安装座和所述第一载具之间布置有过渡载具驱动气缸,所述支承载具驱动气缸的活塞端通过支承杆固接有导向驱动架,所述导向驱动架在过渡载具驱动气缸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峰杨达陈旗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