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6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1)包括:细长主体(2);致动部件(3),其布置于细长主体(2)上;以及传递部件(4),其布置于细长主体(2)的内部通道(20)内。传递部件(4)操作性地连接到致动部件(3),并且构造成将致动部件(3)的移动传递到受控部件(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下者的类型的用于控制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细长主体,-致动部件,其布置于变速杆的细长主体上,-传递部件,其布置于变速杆的主体的内部通道内,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致动部件,并且构造成将致动部件的移动传递到受控部件。
技术介绍
附图中的图1和图2显示了上文中所指定的类型的已知的变速杆,该变速杆是由同一申请人在过去开发的。特别地,图1和图2分别是已知的变速杆的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和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前图的杆的横截面透视图。参考编号1以其整体指示用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由变速杆1控制的变速箱可呈任何已知的类型,例如自动变速箱或机械变速箱(roboticgearbox)。变速杆1枢转安装于可锚固到机动车辆的底板的支承结构S的上方,使得杆1可朝向前方(参考机动车辆的行进的方向)或向后旋转以到达多个操作位置,例如“停车”位置、“驾驶”位置、“空档”位置以及“倒车”位置。在此未呈现涉及支承结构锚固到机动车辆的底板可用的方式和变速杆如何安装于支承结构上的构建细节,这是因为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1),包括:/n- 细长主体(2),/n- 致动部件(3),其布置于所述变速杆(1)的所述细长主体(2)上,/n- 传递部件(4),其布置于所述变速杆(1)的所述主体(2)的内部通道(20)内,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致动部件(3),并且构造成将所述致动部件(3)的移动传递到受控部件(5),/n所述变速杆(1)的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4)包括多个球形元件(40),所述多个球形元件(40)连续地布置于所述细长主体(2)的所述内部通道(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8 EP 19173257.7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杆(1),包括:
-细长主体(2),
-致动部件(3),其布置于所述变速杆(1)的所述细长主体(2)上,
-传递部件(4),其布置于所述变速杆(1)的所述主体(2)的内部通道(20)内,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致动部件(3),并且构造成将所述致动部件(3)的移动传递到受控部件(5),
所述变速杆(1)的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4)包括多个球形元件(40),所述多个球形元件(40)连续地布置于所述细长主体(2)的所述内部通道(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部件(5)是接合部件,其被弹性地偏压到锁定位置中,以用于将所述变速杆(1)锁定于操作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主体(2)在其第一端中的一个处具有手柄(21),所述致动部件(3)布置成接近所述手柄(21),以用于控制所述接合部件远离所述锁定位置的移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杆(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形元件(40)设于其中的区中,所述传递部件(4)不包括介入于所述球形元件(40)之间的任何种类的互连元件。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元件(40)具有与所述细长主体(2)的所述内部通道(20)的内径基本上对应的直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细长主体(2)内沿着所述细长主体(2)的主轴线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4)进一步包括第一刚性棒(41),所述第一刚性棒(4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细长主体(2)的所述内部通道(20)内,并且操作性地介入于所述致动部件(3)与所述多个球形元件(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部件(3)包括:按钮(30),其布置于所述手柄(21)上;和操作臂(31),其用于将所述致动部件(3)的移动传递到所述第一刚性棒(4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努阿拉D鲁维森P曼钦
申请(专利权)人:FCA意大利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