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0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物理教学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包括测试组件和推动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底座、万向轮、内杆、套管、定位螺栓、顶杆、电推杆、拉力计、连接块和上挂钩,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支板、夹板和把手,通过设置带有万向轮的底座,从而底座能够进行省力的移动,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两个内杆,并且每个内杆活动连接一个套管,套管能够在内杆上进行升降活动,套管上安装用于固定套管的定位螺栓,套管的上端固定带有电推杆的顶杆,电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拉力计,从而够通过拉力计进行拉力测验,也能够通过调节顶杆的高度以适应待测物品的体积,通过设置安装有把手的支板,方便使用者移动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
本技术属于物理教学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
技术介绍
教育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它除了机器人机体本身之外,还有相应的控制软件和教学课本等,来促进少儿学习。在物理学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一般也会用到相应的教学机器人。但是现有的力学教学机器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教学机器人在进行拉力实验时不方便根据待测物品调节实验需要的空间大小,且整体拆卸不方便,不便于部件的更换和拆卸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包括测试组件和推动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底座、万向轮、内杆、套管、定位螺栓、顶杆、电推杆、拉力计、连接块和上挂钩,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所述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内杆,所述内杆为竖直设置且所述内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内杆的上端套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组件(1)和推动组件(2);/n所述测试组件(1)包括底座(11)、万向轮(12)、内杆(13)、套管(14)、定位螺栓(16)、顶杆(17)、电推杆(18)、拉力计(19)、连接块(110)和上挂钩(111),所述底座(1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所述万向轮(12),所述底座(11)的顶部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内杆(13),所述内杆(13)为竖直设置且所述内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1),所述内杆(13)的上端套设有一个所述套管(14),每一个所述内杆(13)活动连接有一个所述套管(14),所述内杆(13)上开设有多个定位螺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学教学用自动拉力机械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组件(1)和推动组件(2);
所述测试组件(1)包括底座(11)、万向轮(12)、内杆(13)、套管(14)、定位螺栓(16)、顶杆(17)、电推杆(18)、拉力计(19)、连接块(110)和上挂钩(111),所述底座(1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所述万向轮(12),所述底座(11)的顶部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内杆(13),所述内杆(13)为竖直设置且所述内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1),所述内杆(13)的上端套设有一个所述套管(14),每一个所述内杆(13)活动连接有一个所述套管(14),所述内杆(13)上开设有多个定位螺孔(15),所述定位螺孔(15)沿所述内杆(1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套管(14)上安装有一个与所述定位螺孔(15)相匹配的所述定位螺栓(16),所述顶杆(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套管(14)的上端,所述顶杆(17)下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所述电推杆(18),所述电推杆(18)的输出端下且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拉力计(19)的一端,所述拉力计(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连接块(110),所述连接块(110)的底部固定有一个所述上挂钩(111);
所述推动组件(2)包括支板(21)、夹板(22)和把手(23),所述支板(21)为倾斜设置,所述支板(2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闹天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