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89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该磁共振成像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RF线圈以及数据处理部件。RF线圈一面生成固有信息,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固有信息。数据处理部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固有信息,并按照固有信息生成基于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用拉莫尔频率的高频(RF: radio frequency)信号进行磁激励,并根据伴随这一激励而发生的核磁 共振(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信号来重构图像的磁共振成 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以及RF线圏系统,特别 是涉及通过无线方式来传递接收到的信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 圏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是将静磁场中放置的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用拉莫尔 频率的RF信号进行磁激励,并根据伴随这一激励而产生的NMR信 号来重构图像的摄像方法。近年来,在MRI装置中有用于接收NMR信号的RF线圏的数 量增加的倾向。在以往的MRI装置中,利用全部RF线圏来接收NMR 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NMR信号而生成图像。从而,在MRI装置上 仅具备与RF线围的数量相当的接收信道,并通过与各接收信道相对 应的接收信号的数据处理而生成图像。但是,为了图像化就需要与接收信道相应的数据处理,所以有处 理时间变长之类的问题。作为处理时间增加的结果,将牵涉到患者的 摄影时间的增加,而成为患者的负担。因而,为了能够仅使用RF线圏局部地收集必要的数据,而在 RF线围中存储属性信息的技术已被提案(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特开 2001-346775号公报)。在这一技术中,能够基于属性信息来识别RF 线闺,并使用特定的RF线围有选择地收集必要的数据。由此来谋取数据处理量以及处理时间的下降。以往,在MRI装置中所使用的RF线圏通过导电性的电缆与控 制装置电连接,从RF线圏输出的接收信号和控制信号经由电缆而得 以传递。但是,电缆不仅在将患者移动至床台上时碍事,而且当患者 与电缆接触时,存在由于RF感应而燹伤的危险性。为此,近年来,不将RF线圏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地传递信号的技 术已被提案。作为具体例之一可列举将从RF线圏输出的信号从电转 换成光的技术。在这一技术中,需要在RF线围上连接光缆,但能够 用比较细的光缆来传递信号。另外,在采用了光缆的信号传递的情况 下,由于没有电气方式的与人体的接触,所以能够降低烫伤的危险性。作为利用非电气方式连接的信号传递手段的其他具体例,将信号 转换成电磁波,通过无线方式从RF线團传递给控制装置的技术已被 提案。即,将从摄影所用的信号接收用的RF线圉输出的电信号以无 线方式进行转换并发送给控制装置的技术得以研究。但是,在在将从RF线圏输出的电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 置的情况下,可以在患者即被检体周边配置多个RF线圏的MRI装置 中,将会存在难以在控制装置侧自动地辨认哪个RF线闺为数据收集 用而被配置之类的问题。例如,在设置MRI装置的摄影室中通常放置多个RF线围。而 且,在摄影时,摄影部位用的RF线圏被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 旁。但是,在未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旁的RF线围中也会接收 信号.来自这种RF线围的信号就是来自被检体的摄影部位以外的无 用信号。从而,希望去除来自未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旁的RF 线围的信号。但是,由于在控制装置侧无法识别所收集的数据是来自 哪个RF线圏的数据,所以去除无用数据比较困难。为此,需要将在全部的RF线圉中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 送给控制装置,并在数据处理后仅抽取出诊断所需要的数据,但是这 会牵涉到无用数据处理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考虑到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圏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可以通过有 选择地利用来自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團的数据,以较少的数据处理量 生成图像。进而,本专利技术正是考虑到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这样 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團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由于能 够根据线圏元件的配置等固有信息来识别各接收数据发送源的RF线 圏,所以能够适当地实施使用了对每个RF线圏所赋予的校正值的亮 度校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至 少一个RF线團, 一面生成固有信息, 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 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以 及数据处理部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 信息,并根据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F线围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生成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生成部件;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线團元件;以及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上述固有信息以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发 送部件。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成像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接收步骤, 一面对每个RF线围生成固有信息, 一面对构成上述 RF线围的每个线團元件生成核磁共振信号,并接收上述固有信息以 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发送步骤,将由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核磁 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从上述RF线围通过无线方式来进行发 送;以及数据处理步骤,接收由上述发送步猓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 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根据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 振信号的图像数据。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RF线圈的固有信息与RF线圏的属性信息的对应表 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设置在图l所示的RF线圏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 关的构成例的图;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圏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 关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图5是表示具有图4所示的通过电池充电器的连接器自动地断开 的机械构造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关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将图3或者图4所示的RF线圏放置在被检体上的状 态的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圏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图8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体表侧的线團元件的配置 例的图;图9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背面侧的线圏元件的配置 例的图;图10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体表侧的RF线圏的其 他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背面侧的RF线圏的其 他构成例的图;图12是表示利用图l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拍摄被检体的图像 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进行图1所示的在计算机中的RF线围的固有信息 读入,并使RF线圏及线围元件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上时的流程 的流程图;图14A、图14B以及图14C是以时间序列来表示图1所示的监 视器上所显示的画面例的图;以及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围的变形例的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圏系统以及磁 共振成像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l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图。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磁共振成像装置1具 备RF线圏系统2以及控制装置3。 RF线團系统2以及控制装置3被 设置在未图示的屏蔽室内。RF线圏系统2具有接收伴随未图示的被 检体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基于RF信号的激励而产生的NMR信号的 功能,和将接收到的NMR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的功能, RF线围系统2具备多个RF线團4,并具备从RF线團4将RF线團4的线围ID(identification)等固有信息(RF线围1、RF线围2.......)与NMR信号一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至少一个RF线圈,其一面生成固有信息,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以及    数据处理部件,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按照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林和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