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速铁路直线区段钢轨打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13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一种普速铁路直线区段钢轨打磨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和定位部,模板本体设置于定位部上端,模板本体为板状;模板本体包括测量模板和连接模板,测量模板和连接模板均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模板与测量模板共板面垂直设置,测量模板一短边和连接模板一长边共线,测量模板长边长度大于连接模板短边长度;测量模板包括测量模板本体和内凹槽,内凹槽设置于测量模板内侧长边位置,内凹槽槽面为不规则曲面。通过优化的打磨目标廓形实现打磨后的钢轨能够更好地适应普速铁路运营环境,增加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应力,提供适当轮径差,提高曲线通过性能,减小磨耗和接触伤损的发展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速铁路直线区段钢轨打磨模板
本技术属于铁道工程测量和养护维修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钢轨打磨模板。
技术介绍
轮轨表面接触应力往往超过材料屈服极限,钢轨磨耗、塑性变形和接触疲劳伤损已成为钢轨表面接触伤损的主要形式。钢轨接触疲劳不仅影响钢轨探伤精度,且其发展特征难以预测,成为钢轨断裂事故的重要风险源,钢轨磨耗和塑性变形则改变钢轨型面,直接影响轮轨接触点分布、等效锥度、轮径差、接触角差等轮轨接触参数,当等效锥度超过一定限值时降低车辆直线稳定性,使得车辆临界速度低于正常运行速度,此时轮对将产生大幅横移运动,无法自行收敛,轮轨力将急剧增加,不仅构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加剧钢轨接触伤损的发展。轮轨接触伤损和轮轨动力学特性演变进入恶性循环,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将大幅降低轮轨动力学性能,缩短钢轨使用寿命。钢轨打磨已成为去除钢轨表面疲劳伤损、优化轮轨接触状态、提高动力学性能的重要措施,有效延长了钢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钢轨打磨目标廓形的选取至关重要,合理的打磨目标廓形应有效去除钢轨表面接触伤损,且实现良好的轮轨动力学性能,否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速铁路直线区段钢轨打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1)和定位部(2),所述模板本体(1)设置于所述定位部(2)上端,所述模板本体(1)为板状;所述模板本体(1)包括测量模板(11)和连接模板(12),所述测量模板(11)和所述连接模板(12)均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模板(12)与所述测量模板(11)共板面垂直设置,所述测量模板(11)一短边和所述连接模板(12)一长边共线,所述测量模板(11)长边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模板(12)短边长度;所述测量模板(11)包括测量模板本体(111)和内凹槽(112),所述内凹槽(112)设置于所述测量模板(11)内侧长边位置,所述内凹槽(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速铁路直线区段钢轨打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1)和定位部(2),所述模板本体(1)设置于所述定位部(2)上端,所述模板本体(1)为板状;所述模板本体(1)包括测量模板(11)和连接模板(12),所述测量模板(11)和所述连接模板(12)均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模板(12)与所述测量模板(11)共板面垂直设置,所述测量模板(11)一短边和所述连接模板(12)一长边共线,所述测量模板(11)长边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模板(12)短边长度;所述测量模板(11)包括测量模板本体(111)和内凹槽(112),所述内凹槽(112)设置于所述测量模板(11)内侧长边位置,所述内凹槽(112)槽面为不规则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速铁路直线区段钢轨打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112)包括第一端部曲面(1121)、第二端部曲面(1122)和功能曲面(1123),所述第一端部曲面(1121)和所述第二端部曲面(1122)设置于所述功能曲面(1123)两端,以所述功能曲面(1123)径向6等分,以6等分点的中位点高度为水平线,所述功能曲面(1123)由左至右的端点和等分点高度为-2.9mm、-0.4mm、0.17mm、0mm、-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道林王树国杨东升王猛葛晶王璞钱坤赵振华杨亮许良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