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通风,具体涉及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一批联通川藏、滇藏的公路、铁路等隧道工程正在逐步建设中,隧道施工安全成为重要的话题。由于该区域地层中常常富含不同种类的有害气体(如瓦斯、co、h2s等)。施工开挖过程中,遇到富含高压有害气体的地层或与深层气源连通的构造裂隙,往往引起高压有害气温瞬时、大量喷射,危害极大;加之隧道封闭性的内部结构,有害气体无法快速排出,从而导致长时间滞留并对人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隧道应急方案对突发状况的响应速度慢、时间长,严重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若不采取切实有效、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不仅无法掘进通过,人员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隧道内部有害气体,一直备受研究人员关注。
2、现有技术中处理隧道内的有害气体问题常采用加强通风的方法,利用风管或风机等通风装置使得外界新鲜风输运到浓度较高的区域;该方法虽然较为简便、便于操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清理隧道内部的有害气体。针对长距离掘进隧道施工时,常常出现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至少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备车体结构(6)、外壳(8)和桁架结构(9);装备车体结构(6)上连接有外壳(8);外壳(8)内连接有桁架结构(9);桁架结构(9)上依顺序分布有粗效过滤部(1)、静电除尘部(2)、反冲洗系统(3)、化学吸附部(4)和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粗效过滤部(1)与静电除尘部(2)、静电除尘部(2)与反冲洗系统(3)、反冲洗系统(3)与化学吸附部(4)、化学吸附部(4)与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之间连通;所述控制器与装备车体结构(6)电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至少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备车体结构(6)、外壳(8)和桁架结构(9);装备车体结构(6)上连接有外壳(8);外壳(8)内连接有桁架结构(9);桁架结构(9)上依顺序分布有粗效过滤部(1)、静电除尘部(2)、反冲洗系统(3)、化学吸附部(4)和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粗效过滤部(1)与静电除尘部(2)、静电除尘部(2)与反冲洗系统(3)、反冲洗系统(3)与化学吸附部(4)、化学吸附部(4)与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之间连通;所述控制器与装备车体结构(6)电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功率监测器;所述的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功率监测器安装在外壳(8)、粗效过滤部(1)、静电除尘部(2)、化学吸附部(4)和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上;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功率监测器分别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控制器通过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功率监测器监测周围气体浓度场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桁架结构(9)是纵、横截面均为矩形的立体框架结构,用于固定连接粗效过滤部(1)、静电除尘部(2)、反冲洗系统(3)、化学吸附部(4)和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所述的粗效过滤部(1)、静电除尘部(2)、反冲洗系统(3)、化学吸附部(4)和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从左至右依顺序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8)为密封式的中空方框;在粗效过滤部(1)所在位置的外壳(8)前、左和右侧壁上分别开有窗口,窗口上分别设置有前侧百叶窗(1.4)、右侧百叶窗(1.5)和左侧百叶窗(1.3),前侧百叶窗(1.4)、右侧百叶窗(1.5)和左侧百叶窗(1.3)分别固定在桁架结构(9)上;在设置粗效过滤部(1)、反冲洗系统(3)和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的外壳(8)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检修门(7);在设置静电除尘部(2)和化学吸附部(4)的外壳(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检修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备车体结构(6)至少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底板及车轮;所述连接底板上连接有粗效过滤部(1)、静电除尘部(2)、反冲洗系统(3)、化学吸附部(4)、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外壳(8)和桁架结构(9);驱动机构与连接底板连接,驱动机构为连接底板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的车轮连接在连接底板的下表面;驱动机构连接在连接底板的一侧,且设置在侧通风动力系统及附属设施(5)的相对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环境有害气体、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效过滤部(1)包括液压升降装置(1.1)、可伸缩风管(1.2)和粗效过滤网(1.6);所述的可伸缩风管(1.2)设置在外壳(8)的顶部,可伸缩风管(1.2)的底部连接在液压升降装置(1.1)的输出端上,液压升降装置(1.1)可拆卸的连接在桁架结构(9)上;在粗效过滤部(1)下部的外壳(8)内侧壁上水平的设置有污水槽(1.7);所述粗效过滤网(1.6)竖直的连接在粗效过滤部(1)与静电除尘部(2)的衔接处;所述粗效过滤网(1.6)包括过滤网(1.6.1)和过滤网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帅,霰建平,郭亚斌,喻渝,马建勇,葛国库,李龙,来显杰,李奎,谭永杰,匡亮,王李,王松,任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