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764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装设于车架中部;所述动力总成由汽车后轮朝向汽车前轮一侧由上至下逐渐下沉地倾斜;所述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朝向汽车前轮的一端传动连接,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总成装设于汽车前轮内侧;所述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了降低车辆重心的同时,提高了汽车的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动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越野车对通过性要求较高,因此越野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相对普通轿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要大。通常汽车的通过性能由接近角、离去角及纵向通过角三个参数反映出来。汽车只有具有较大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它才可能有较佳的通过性。越野车型研发设计时或后期改装,为了提升车辆越野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升高底盘,但底盘升高后,车身和重心也随之升高。直接影响到的是车辆稳定性及转向系统,一般来说,受到影响的稳定性是可以通过矫正车轮定位得到改善的。但转弯的操控性能,会有很大影响,重心太高,容易侧翻。高底盘车辆或底盘改装升高后,传动轴的万向节的工作角度会增大,直接增加滚珠行程,降低万向节使用寿命和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动力系统,降低汽车重心并提高传动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装设于车架中部;所述动力总成由汽车后轮朝向汽车前轮一侧由上至下逐渐下沉地倾斜;所述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朝向汽车前轮的一端传动连接,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总成装设于汽车前轮内侧;所述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轴万向节、传动轴总成和下传动轴万向节;所述传动轴总成上端通过所述上传动轴万向节与所述动力总成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总成下端通过所述下传动轴万向节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传动轴万向节的轴心线、传动轴总成的轴心线和下传动轴万向节轴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所形成的虚拟直线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总成的输出轴、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和差速器总成的输入轴同心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倾斜设置,使动力总成和传动机构下沉,实现汽车重心的降低,同时将动力总成倾斜设置,使动力总成和传动机构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行传动,使动力总成和传动机构的工作角度缩小,实现传动阻力的减少,达到提升传动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动力总成;2、传动机构;21、上传动轴万向节;22、传动轴总成;23、下传动轴万向节;3、差速器总成;4、车架;5、汽车后轮;6、汽车前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装设于车架中部;所述动力总成由汽车后轮朝向汽车前轮一侧由上至下逐渐下沉地倾斜;所述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朝向汽车前轮的一端传动连接,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总成装设于汽车前轮内侧;所述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位于同一直线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将动力总成倾斜设置,使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行布置,降低了动力系统的重心,同时减小了动力总成与传动机构间的传动角度,实现传动阻力的减小,提高了传动效率。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倾斜设置,使动力总成和传动机构下沉,实现汽车重心的降低,同时将动力总成倾斜设置,使动力总成和传动机构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行传动,使动力总成和传动机构的工作角度缩小,实现传动阻力的减少,达到提升传动效率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轴万向节、传动轴总成和下传动轴万向节;所述传动轴总成上端通过所述上传动轴万向节与所述动力总成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总成下端通过所述下传动轴万向节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传动轴万向节的轴心线、传动轴总成的轴心线和下传动轴万向节轴心线重合。由上述描述可知,传动轴总成通过上传动轴万向节和下传动轴万向节与其他部分传动连接,以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当上传动轴万向节的轴心线、传动轴总成的轴心线和下传动轴万向节轴心线重合时,上下传动轴万向节与传动轴间的传动角度和传动阻力最小,实现传动效率最优化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所形成的虚拟直线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总成的输出轴、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和差速器总成的输入轴同心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动力总成的输出轴、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和差速器总成的输入轴同心设置,使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分别于同一直线上且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所形成的虚拟直线与水平面形成锐角,实现动力系统的重心下降,进而实现汽车整体的重心下降,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请参照图1,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总成1、传动机构2和差速器总成3;动力总成1装设于车架4中部;动力总成1由汽车后轮5朝向汽车前轮6一侧由上至下逐渐下沉地倾斜;传动机构2一端与动力总成1朝向汽车前轮6的一端传动连接,该传动机构2的另一端与差速器总成3传动连接;差速器总成3装设于汽车前轮6内侧;动力总成1、传动机构2和差速器总成3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的,动力总成1的最低点不低于车架4的最低点;参照图1,传动机构2包括上传动轴万向节21、传动轴总成22和下传动轴万向节23;传动轴总成22上端通过上传动轴万向节21与动力总成1传动连接,传动轴总成22下端通过下传动轴万向节23与差速器总成3传动连接。参照图1,上传动轴万向节21的轴心线、传动轴总成22的轴心线和下传动轴万向节23轴心线重合。参照图1,动力总成1、传动机构2和差速器总成3所形成的虚拟直线与水平面形成锐角。具体的,动力总成1、传动机构2和差速器总成3所形成的虚拟直线与车架4底面所在水平面形成的夹角a为锐角;可选的,夹角a的角度为10~20°;参照图1,动力总成1的输出轴、传动机构2的输入轴、传动机构2的输出轴和差速器总成3的输入轴同心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将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呈直线分布,且动力总成的输出轴、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和差速器总成的输入轴同心设置,动力系统整体下沉,重心下降,提高汽车运行过程的稳定性,消除或减小了传动轴总成与上下传动万向节的工作角度,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大大降低了传动阻力,进而提升了传动效率,无需增加任何的硬件,大大提升了汽车的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n所述动力总成装设于车架中部;/n所述动力总成由汽车后轮朝向汽车前轮一侧由上至下逐渐下沉地倾斜;/n所述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朝向汽车前轮的一端传动连接,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n所述差速器总成装设于汽车前轮内侧;/n所述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位于同一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
所述动力总成装设于车架中部;
所述动力总成由汽车后轮朝向汽车前轮一侧由上至下逐渐下沉地倾斜;
所述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朝向汽车前轮的一端传动连接,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
所述差速器总成装设于汽车前轮内侧;
所述动力总成、传动机构和差速器总成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轴万向节、传动轴总成和下传动轴万向节;
所述传动轴总成上端通过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