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05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所述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包括:搅拌箱;加热板,两个所述加热板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内壁的两侧,并且所述加热板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表面缠绕有加热丝;传导柱,两个所述传导柱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两侧;消音箱,所述消音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并且所述消音箱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具有整个加热搅拌反应釜,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几遍,保证加热片所产生的温度与膏体的数量相匹配,确保膏体温度符合涂覆要求,使用方便,适合多种膏体的搅拌加热使用,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目前膏体的搅拌多采用人工进行,人工搅拌劳动强度大,规范性差,不同批次的药膏搅拌均匀度不一致,产品品质难以统一,再者现有的加热设备设计不合理,加热的均匀性差,易出现局部高温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解决了现有的膏体搅拌反应釜搅拌不均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包括:搅拌箱;在搅拌箱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加热板,两个所述加热板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内壁的两侧,并且所述加热板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表面缠绕有加热丝;传导柱,两个所述传导柱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两侧;传导柱用于向搅拌箱的内部传导热量;消音箱,所述消音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并且所述消音箱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杆的底端,旋转架的顶部与转动杆位于搅拌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旋转架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架,并且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斗。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内壁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优选的,所述旋转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并且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齿。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背面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并且所述气泵的出口连通有输气管。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表面是设置有观察窗,并且所述搅拌箱的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板。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并且两个所述支撑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整个搅拌箱的内部温度,接着,利用控制板带动传导柱进行温度传导,接着在利用加热板和加热片对整个搅拌箱的内部进行加热;将膏体的原料通过进料斗加加入到整个搅拌箱的内部,利用观察窗进行搅拌箱内部的观察,当加入到合适的位置时,停止加入,接着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动力就会带动转动杆和旋转架在整个搅拌箱的内部进行转动,接着随着旋转架的转动就会带动底部的旋转杆和螺旋叶片进行转动,同时也会带动搅拌杆和搅拌齿进行着搅拌,利用双重的搅拌,便于提高搅拌的均匀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当搅拌到一定的时间后,停止搅拌电机进行转动,最后利用出料斗进行排出;整个加热搅拌反应釜,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几遍,保证加热片所产生的温度与膏体的数量相匹配,确保膏体温度符合涂覆要求,使用方便,适合多种膏体的搅拌加热使用,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箱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搅拌箱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搅拌箱,2、加热板,3、加热片,4、加热丝,5、传导柱,6、消音箱,7、搅拌电机,8、转动杆,9、旋转架,10、旋转杆,11、螺旋叶片,12、斜架,13、出料斗,14、温度传感器,15、进料斗,16、搅拌杆,17、搅拌齿,18、气泵,19、输气管,20、观察窗,21、控制板,22、支撑架,23、防滑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箱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搅拌箱外部的结构示意图。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包括:搅拌箱1;加热板2,两个所述加热板2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1的内壁的两侧,并且所述加热板2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片3,所述加热片3的表面缠绕有加热丝4;传导柱5,两个所述传导柱5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1的两侧;消音箱6,所述消音箱6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并且所述消音箱6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旋转架9,所述旋转架9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杆8的底端,并且所述旋转架9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所述旋转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1。在搅拌箱1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传导柱5用于向搅拌箱1的内部传导热量;转动杆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箱1的内部;旋转架9的顶部与转动杆8位于搅拌箱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箱1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架12,并且所述搅拌箱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3。在出料斗13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搅拌箱1的内壁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并且所述搅拌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5。温度传感器14为DS18B20型号温度传感器,进料斗15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箱1的内部;所述旋转架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6,并且所述搅拌杆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齿17。利用搅拌杆16和搅拌齿17进行双重的搅拌;所述搅拌箱1的背面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18,并且所述气泵18的出口连通有输气管19。输气管19远离气泵1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箱1的内部;所述搅拌箱1的表面是设置有观察窗20,并且所述搅拌箱1的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板21。观察窗20便于对整个搅拌箱1内部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利用控制板21来进行使用的控制,在控制板2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搅拌箱1的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2,并且两个所述支撑架2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23。利用防滑底座23用于加强整个反应釜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步:利用温度传感器14来检测整个搅拌箱1的内部温度,接着,利用控制板21带动传导柱5进行温度传导,接着在利用加热板2和加热片3对整个搅拌箱1的内部进行加热;第二步:将膏体的原料通过进料斗15加加入到整个搅拌箱1的内部,利用观察窗20进行搅拌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n搅拌箱;/n加热板,两个所述加热板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内壁的两侧,并且所述加热板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表面缠绕有加热丝;/n传导柱,两个所述传导柱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两侧;/n消音箱,所述消音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并且所述消音箱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n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并且所述旋转架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箱;
加热板,两个所述加热板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内壁的两侧,并且所述加热板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表面缠绕有加热丝;
传导柱,两个所述传导柱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两侧;
消音箱,所述消音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并且所述消音箱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并且所述旋转架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膏体加热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架,并且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德兰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