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医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应釜在医药行业被广泛使用,使用反应釜是为了加速釜内物料的反应和物料均匀化,而现有的反应釜,尤其是对于加入固体粉状药剂时,容易存在搅拌效果差,固体粉状药剂溶解时间长,且容易沉淀堆积在釜底,另外,在粉状药剂加药时,由于潮湿使得粉状药剂容易结块堵塞加药口,导致反应釜内的加药量不准确,而严重影响药品的生产。搅拌结构是在反应罐外固定安装搅拌装置,用搅拌装置来驱动伸入反应罐内的搅拌器对物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存在搅拌盲区,对物料的搅拌效果较差,严重降低药品的效果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反应釜,以可提高粉状药剂加药的精准性及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应釜,用于粉状药剂与液体的混合反应,包括,加药机构,包括控制器及机架,于机架上设有储药筒,于所述储药筒的底部设有出药口,并于所述储药筒内枢转设有压平叶片,以构成对储药筒内的位于所述出药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用于粉状药剂与液体的混合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药机构,包括控制器(10)及机架,于机架上设有储药筒(21),于所述储药筒(21)的底部设有出药口,并于所述储药筒(21)内枢转设有压平叶片(211),以构成对储药筒(21)内的位于所述出药口处的粉状药剂进行压平;还包括部分位于所述储药筒(21)下方的、呈圆柱体状的定量加药盘(26),于所述定量加药盘(26)上设有多个贯通设置的加药孔(261),各所述加药孔(261)沿所述定量加药盘(26)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设置,且部分的加药孔(261)与所述储药筒(21)底部的出药口连通设置,以可承接所述储药筒(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用于粉状药剂与液体的混合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药机构,包括控制器(10)及机架,于机架上设有储药筒(21),于所述储药筒(21)的底部设有出药口,并于所述储药筒(21)内枢转设有压平叶片(211),以构成对储药筒(21)内的位于所述出药口处的粉状药剂进行压平;还包括部分位于所述储药筒(21)下方的、呈圆柱体状的定量加药盘(26),于所述定量加药盘(26)上设有多个贯通设置的加药孔(261),各所述加药孔(261)沿所述定量加药盘(26)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设置,且部分的加药孔(261)与所述储药筒(21)底部的出药口连通设置,以可承接所述储药筒(21)内的粉状药剂,并在所述定量加药盘(26)的转动下,盛满粉状药剂的加药孔(261)转离所述出药口,其余部分的加药孔(261)依次与所述出药口连通,以承接粉状药剂;于所述定量加药盘(26)的上方设有直线驱动装置,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呈球面状的凸柱(25),以可构成对加药孔(261)内的粉状药剂的顶出;
反应釜壳体(1),于所述反应釜壳体(1)上设有接药口(11)及出液口,所述反应釜壳体(1)位于所述定量加药盘(26)的下方,且所述接药口(11)可承接所述加药孔(261)落下的粉状药剂,于所述反应釜壳体(1)内枢转设有搅拌轴(2),于所述搅拌轴(2)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可拆卸连接的搅拌叶片(3),且于两个所述搅拌叶片(3)之间的所述搅拌轴(2)上套装有可拆卸连接的翻板(4),以可构成对所述反应釜壳体(1)内混合液的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定量加药盘(26)的底部设有挡药盘(27),所述挡药盘(27)的纵截面呈L型,且所述挡药盘(27)上形成有扇形状的豁口,以构成部分加药孔(261)与所述接药口(11)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储药筒(21)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动力输出端与设有所述压平叶片(211)的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静,谷龙飞,郭春金,宿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