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明东专利>正文

一种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64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7
一种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速器尤其涉及高精度、大减速比、制造简单的减速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减速器制造装配困难、减速比小、传递动力小、精度差易磨损、重量体积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釆用两排齿数相差一齿或两齿的行星齿轮组连接,通过齿差得到大减速比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体积小、重量轻、高精度、大传动比、大传动力的減速设备,尤其是自动化生产所需的减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的制造方法
在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速器,尤其涉及高精度,大减速比的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自动化生产和机械设备中对减速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精度高,郊率高减速比大的减速器。目前现有的减速器分为常规圆柱齿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蜗杆减速器,谐波减速器,RV摆线针轮减速器。圆柱齿轮减速器体积大减速比小。行星减速器体积小可支撑大扭矩,但减速比小。蜗杆减速器传动郊率低易磨损,谐波减速器体积小传动比大,但不是硬齿传动,传动力小易磨损制造困难。RV摆线针轮减速器对制造和装配工艺要求高,关键技术基本被国外垄断,采购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排齿数相差一齿或两齿的行星齿轮组连接的方法,解决目前减速器减速比小,传递力矩小,重量重体积大,易磨损,传动精度不高,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为前排齿圈、行星轮、太阳轮与后排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分别相差一齿或两齿,前后行星轮连接,太阳轮输入,前后齿圈存在齿差,从而产生很大的减速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带行星架前排太阳轮输入齿圈输出的实施例剖面图。图2为带行星架后排太阳轮输入齿圈输出的实施例剖面图。图3为不带后排太阳轮前排太阳轮输入齿圈输出的实施例剖面图。图4为不带前排太阳轮后排太阳轮输入齿圈输出的实施例剖面图。图5为不带行星架前排太阳轮输入齿圈输出的实施例剖面图。图6为不带行星架后排太阳轮输入齿圈输出的实施例剖面图。图中:1.前排太阳轮2.后排太阳轮3.前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轮5.前排齿圈6.后排齿圈7.行星架8.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前排太阳轮(1)输入动力,后排太阳轮(2)随动,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连接安装于行星架(7)中,前排齿圈(5)和后排齿圈(6)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后排太阳轮(2)输入动力,前排太阳轮(1)随动,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连接安装于行星架(7)中,前排齿圈(5)和后排齿圈(6)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无后排太阳轮(2),前排太阳轮(1)输入动力,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连接安装在行星架(7)中,前排齿圈(5)和后排齿圈(6)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无前排太阳轮(1),后排太阳轮(2)输入动力,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连接安装于行星架(7)中,前排齿圈(5)和后排齿圈(6)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无行星架(7),前排太阳轮(1)输入动力,后排太阳轮(2)随动,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连接,前排齿圈(5)和后排齿圈(6)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无行星架(7),前排太阳轮(1)随动,后排太阳轮(2)输入动力,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连接,前排齿圈(5)和后排齿圈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本专利技术减速器的制造过程中,为了使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同心,前后排行星齿的齿轮模数必须相同,前排齿圈(5)与后排齿圈(6)的齿数相差一齿时,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的齿数也相差一齿,同时前排太阳轮(1)与后排太阳轮(2)的齿数也相应的相差一齿,前排齿圈(5)与后排齿圈(6)的齿数相差两齿时,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的齿数也应相差两齿,同时前排太阳轮(1)与后排太阳轮(2)的齿数也相应的相差两齿。在前排行星轮(3)与后排行星轮(4)之间增加垫片(8)以防止前后排行星齿运转时齿轮相互干涉。减速比计算方法:下面以前排太阳轮(1)输入动力,后排太阳轮(2)随动,前排齿圈(5)固定,后排齿圏(6)输出动力的实施例来计算减速比:(后排齿圈齿数/(后排齿圈齿数-前排齿圈齿数/前排行星轮齿数x后排行星轮齿数)x(前排行星架齿数/前排太阳轮齿数))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的制造方法,本减速器由两排齿轮模数相同,齿数相差一齿或两齿的行星齿轮组连接,通过齿差得到相应的减速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的制造方法,本减速器由两排齿轮模数相同,齿数相差一齿或两齿的行星齿轮组连接,通过齿差得到相应的减速比。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前排太阳轮输入动力,后排太阳轮随动,前排行星轮与后排行星轮连接安装于行星架中,前排齿圈和后排齿圈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后排太阳轮输入动力,前排太阳轮随动,前排行星轮与后排行星轮连接安装于行星架中,前排齿圈和后排齿圈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无后排太阳轮,前排太阳轮输入动力,前排行星轮与后排行星轮连接安装于行星架中,前排齿圈和后排齿圈一个固定一个输出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排行星齿齿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无前排太阳轮,后排太阳轮输入动力,前排行星轮与后排行星轮连接安装于行星架中,前排齿圈和后排齿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冯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