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钢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作模具钢在模具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中热作模具钢中的主流钢种是中碳铬系的H13钢。我国自引进H13钢后,因其高热强性等优点迅速占领国内热作模具钢的市场。近些年来,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对H13钢的成分、冶炼锻造技术和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开发出多种新类型的H13钢。公开号为CN101240400B的专利文件提出一种低成本热作模具钢,最终热处理采用淬火+回火的工艺,其600℃回火后的硬度不超过46HRC,抗拉强度不超过1500MPa。公开号为CN110484812A的专利文件提出一种高性能热冲压模具钢及其制造工艺,最终热处理采用淬火+回火的工艺,其室温冲击功≥260J。现在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模具钢的回火性能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纳米超细贝氏体组织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在桥梁、舰船、滚动轴承、铁轨和车辆装甲板等方面显示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32~0.45、Si1.20~1.50、Mn 0.20~0.50、Cr 4.75~5.05、Mo 1.10~1.75、V 0.80~1.00、P<0.02、S<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所述热作模具钢组织为纳米贝氏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32~0.45、Si1.20~1.50、Mn0.20~0.50、Cr4.75~5.05、Mo1.10~1.75、V0.80~1.00、P<0.02、S<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热作模具钢组织为纳米贝氏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38、Si1.50、Mn0.26、Cr5.05、Mo1.37、V1.00、P0.0082、S0.004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的无缺口冲击功不低于500J。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90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的硬度不低于52HRC。
6.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冶炼:按照钢材的组成成分设计要求进行投料,然后在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并浇注成钢锭,
所述钢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生,孙晓文,王岳峰,史新琦,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