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轻中重型商用车制动系统均采用气压制动,利用发动机驱动空气压缩机,并把压缩空气储存在储气筒内,作为刹车动力的来源。发动机空压机排气口至干燥器进气口之间传输的高温、高压及起散热功能的运输装置,一般为空气钢管,而空气钢管间连接的端口密封形式有两种,分别为扩口式和卡套式。扩口式密封是把空气管端口冲压成喇叭口,接头的外锥面和钢管喇叭口的内锥面进行配合密封,扩口式钢管的喇叭口因受过冲压,在发动机抖动较强时,易从端口处断裂。轻型车和中型车一般采用卡套式的管接头,按国标执行,技术已成熟。重型车采用的大马力的发动机,一般采用双腔压缩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气压≥1Mpa时,排量一般都≥600L/min,为了满足国标要求且防止节流,输出管的内径、壁厚等参数均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而空气管之间的对接,端口采用卡套式管接头和接头对接紧固。相关技术中,卡套式管接头本身具有连接牢靠、耐压能力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对接接头(1),其呈空心结构,所述对接接头(1)的一端端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呈阶梯状的第一收容槽(10)和第二收容槽(11),所述第二收容槽(11)内设有防漏件(12);/n空气管(2),其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0)内并与所述对接接头(1)连通,所述空气管(2)用于将气体传输至所述对接接头(1);/n连接组件(3),其一端与所述对接接头(1)设有第一收容槽(10)的端部活动连接,并可以带动所述空气管(2)朝靠近所述防漏件(12)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防漏件(12)相抵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对接接头(1),其呈空心结构,所述对接接头(1)的一端端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呈阶梯状的第一收容槽(10)和第二收容槽(11),所述第二收容槽(11)内设有防漏件(12);
空气管(2),其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0)内并与所述对接接头(1)连通,所述空气管(2)用于将气体传输至所述对接接头(1);
连接组件(3),其一端与所述对接接头(1)设有第一收容槽(10)的端部活动连接,并可以带动所述空气管(2)朝靠近所述防漏件(12)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防漏件(12)相抵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12)为硅橡胶材料,且所述防漏件(12)的撕裂强度为17~18.5KN/M,拉伸强度为6.2~6.6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12)的硬度范围为65~75,温度耐受范围为-40℃~2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
第一连接件(30),其一端套设于所述空气管(2)上,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对接接头(1)设有第一收容槽(10)的一端并与该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0)与空气管(2)和对接接头(1)之间共同形成一容纳腔(32);
第二连接件(31),其位于所述容纳腔(32)内并套设于所述空气管(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1)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0)的内壁上,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对接接头(1)的对应端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1)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振,赵浩南,刘财民,孙红波,周志强,刘亚娟,肖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