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电聚合物-碳黑颗粒的气敏微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23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基于导电聚合物-碳黑颗粒的气敏微传感器,从底层到顶层分别为硅衬底、二氧化硅层、氮化硅膜、钛层、加热电阻丝与梳状叉指电极、聚合物-碳黑混合物敏感膜,其中每一层直接覆盖在下一层的上面,所述硅衬底、二氧化硅层、氮化硅膜、钛层自下而上构成传感器的支撑结构。加热电阻丝可以大大提高气体解吸附的速度,从而有效地克服检测一次气体周期长的缺点,可以显著提高气敏微传感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电子
的微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 -碳黑颗粒的气敏微传感器。
技术介绍
自1977年导电聚合物被发现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研究导电聚合物的热潮。 大量研究表明,各种共轭聚合物经掺杂后都能变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聚合 物。在导电聚合物中掺入碳黑并制成敏感膜,当敏感膜吸收了某些气体后,体 积膨胀,使得碳黑颗粒间距增大,敏感膜电阻随之增加,基于此原理的传感器 对大多数有机类气体都有广泛的响应。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杨秋冬等在《传感技术学报》2005年9月 第18巻第3期504-513页上发表的"基于聚合物碳黑混合物气敏微传感器的 研究",该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聚合物-碳黑敏感材料的气敏微传感器。具体结 构如下传感器为层状结构,从底层到顶层分别为硅衬底、二氧化硅层、氮化硅 膜、肽层、铂金梳状叉指电极和聚合物-碳黑混合物敏感膜。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通入待检测气体,由于聚合物在吸附了待检测气体之后,体积发生膨胀,搀杂 在其中起导电作用的碳黑之间的平均距离也随之增加,那么聚合物-碳黑敏感膜 的电阻率就会增加。通过多次通入待测气体得到敏感膜的电阻率的平均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碳黑颗粒的气敏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从底层到顶层依次包括硅衬底、二氧化硅层、氮化硅膜、钛层、加热电阻丝与梳状叉指电极、聚合物-碳黑混合物敏感膜,其中每一层直接覆盖在下一层的上面,所述硅衬底、二氧化硅层、氮化硅膜、钛层自下而上构成传感器的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以贵高阳张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