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传感技术和微结构流场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俘获率高灵敏度的微流控SPR生物传感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我国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尽管发展 了包括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内的系列治疗新手段,但癌症病人的 整体治疗效果却并未有实质性提高,原因之一是没能早期发现。事实上,我国 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达八成以上,而且过多资源用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 目前肿瘤的发现和诊断仍高度依赖于医学影像学、肿瘤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和组 织活检。医学影像学方法,如超声(US)、计算机断层显像(CT)、磁共振显像(MRI) 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在灵敏度与分辨率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毫米 以下的肿瘤检测不到,而且往往费用昂贵。基于分子标记和基因技术的血清肿 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群的肿瘤筛查,但这些标志物的特异性 大多不高,而且存在着安全性问题。组织活检是确诊肿瘤的有效方法,但这种 侵入性的检査手段难以成为常规方法广泛采用。因此,研究开发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俘获率高灵敏度的微流控SPR生物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流控芯片应用到SPR装置中,采用微柱阵列构成的三维微通道结构介导的微流控流场来控制CTC的流向与速度,将CTC导向SPR金属膜的表面,并形成合适的剪切力与接触时间,因此在保证血流高通量的前提下,提高CTC与SPR金属膜的接触机率与结合效率,同时依靠SPR装置的高灵敏度检测能力实现CTC的计量,实现对痕量CTC高效率俘获与高灵敏同步检出的目标;所述的SPR金属膜附着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之间高亲和力的特异性结合,将赋予SPR金属膜特异性俘获CTC的能力,全血样品流经微流控SPR集成芯片,CTC不断被三维微结构介导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华,孟婕,王玲,王川,王凯,徐磊,陈明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