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943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1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包括轨道板本体、预制短轨枕和吸音混凝土层,所述轨道板本体大致为长方形板体结构,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排纵向间隔排列的预制短轨枕,轨道的两根钢轨可通过钢轨扣件分别安装于两排预制短轨枕上;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吸音混凝土层以提供吸音降噪的效果;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供吸音降噪功能,降低工程造价,又方便施工,且不存在侵占轨道两侧空间等衍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
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技术中,国内预制轨道板仅作为一种支承车辆的轨道受力结构,并无降噪功能。当遇到有降噪需求的地段,一般通过在道床表面进一步设置吸音材料或设置吸音板的方式实现降噪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存在安装困难、吸音效果差、成本高、美观性差等问题。为此,本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供吸音功能,降低工程造价,又方便施工,且不存在侵占轨道两侧空间等衍生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包括轨道板本体、预制短轨枕和吸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本体为长方形板体结构,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排纵向间隔排列的预制短轨枕,轨道的两根钢轨通过钢轨扣件分别安装于两排预制短轨枕上,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除预制短轨枕外的其它表面设有吸音混凝土层以提供吸音降噪的效果,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弧形面或倒梯形面。其中:所述吸音混凝土层的厚度为4~5cm。其中:所述吸音层采用陶粒混凝土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吸音层和轨道板本体之间喷涂界面剂的粘结性材料以使轨道板与吸音层复合为一体。其中:所述轨道板的上表面间隔嵌入多个预制短轨枕,嵌入预制短轨枕的位置不设置吸音混凝土层。其中:所述预制短轨枕的上部高出轨道板上表面一定距离。其中:所述短轨枕的底部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钢筋钩与轨道板本体之间形成稳固有效的联结。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具有如下效果:1、在预制轨道板中板的表面具有吸音功能,形成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采用厂内预制的方式,在板表面设置具有吸音效果的混凝土(如陶粒混凝土),用于吸收轮轨冲击振动等产生的噪声。2、一定厚度的吸音型混凝土层不承受轨道力,通过嵌入的预制短轨枕形成轨底坡并传递轨道力,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操作维护性能更佳。本技术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的俯视图。图2显示了图1中A-A向的示意图。图3显示了图1中B-B向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轨道板本体;11、预制短轨枕;12、钢轨;13、吸音混凝土层;14、钢筋钩。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显示了本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包括轨道板本体10、预制短轨枕11和吸音层13,所述轨道板本体10为长方形板体结构,如图所示,该长方形板体结构的长为L、宽为W,所述轨道板本体10的上表面对应钢轨12设有两排间隔排列的预制短轨枕11,两钢轨12分别通过两排预制短轨枕11进行承轨,所述轨道板本体10的上表面设有吸音层13,以提供吸音降噪的效果。其中,所述吸音层13的厚度d为4~5cm,从而轨道板本体的整体厚度为D,其可通过具有吸音效果的陶粒混凝土制成,以达到吸音降噪目的。其中,所述吸音层13和轨道板本体10之间喷涂界面剂等粘结性材料,使得轨道板与吸音层复合为一体。其中,所述轨道板本体10的上表面有多个预制短轨枕11嵌入,嵌入部位不设置吸音层,且所述预制短轨枕11的上部凸出轨道板10的上表面一定距离(约30mm),且所述预制短轨枕11的上表面形成向轨道板本体10的中轴线倾斜一定角度(1:30或1:40),以实现对钢轨的承轨,避免对吸音层造成影响。其中,所述短轨枕11的底部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钢筋钩与轨道板本体之间形成稳固有效的联结,从而确保二者间不会脱离。本申请的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通过工厂内完成预制,现场采用吊装设备铺设,并与现浇的道床填充混凝土有效结合,为此轨道板本体10可在上表面的合适位置设置吊孔及灌注孔。本申请的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可铺设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隧道内、高架桥上或者地面路基面上,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下表面可根据承载基础结构的不同,设计成不同形状。例如:在高架桥上可设计成平面,地下隧道内可设计成平面、弧形面或者倒梯形面等。由此可见,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预制轨道板中板的表面增加吸音降噪的功能,形成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采用厂内预制的方式,在板表面设置具有吸音效果的混凝土(如陶粒混凝土),用于吸收轮轨冲击振动等产生的噪声。2、一定厚度的吸音型混凝土层不承受轨道力,通过设置的预制短轨枕的形成轨底坡并传递轨道力,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操作维护性能更佳。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技术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技术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技术的范围将包括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包括轨道板本体、预制短轨枕和吸音层,其特征在于:/n所述轨道板本体为长方形板体结构,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排纵向间隔排列的预制短轨枕,轨道的两根钢轨通过钢轨扣件分别安装于两排预制短轨枕上,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除预制短轨枕外的其它表面设有吸音混凝土层以提供吸音降噪的效果,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弧形面或倒梯形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包括轨道板本体、预制短轨枕和吸音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板本体为长方形板体结构,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排纵向间隔排列的预制短轨枕,轨道的两根钢轨通过钢轨扣件分别安装于两排预制短轨枕上,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上表面除预制短轨枕外的其它表面设有吸音混凝土层以提供吸音降噪的效果,所述轨道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弧形面或倒梯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混凝土层的厚度为4~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型预制吸音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采用陶粒混凝土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鲁京张宏亮陈鹏吴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