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4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铁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施工准备步骤、基底施工预铺步骤、道床铺设施工步骤、道床浇筑步骤及顶升作业步骤,其中道床铺设施工步骤采用钢筋笼轨排法施工工艺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等优点,进行“统一调度、合理计划、有序可控”,有效地解决了线隧同心偏移量精细控制以及复杂的工艺的难题,解决了浮置板施工工期与施工进度的矛盾,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线路开通里程也随之增加,地铁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越来越重要,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因其独特优越的减振降噪效果,以及稳定性好、结构耐久、轨道几何形位易于保持、维修工作量小等特点,已成为城市交通中特殊高端减振的最佳选择。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铁运行时速要求也大幅提高,例如成都地铁18号线运行时速高达140km/h、隧道形式为线隧同心且半径为3750mm,在施工过程引入限位挡台、配重凸台,并设置浮置板道床隔振器,质量较普通地铁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刚度增加29.4%,浮置板质量增加67%,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慢以及由此造成的施工进度与施工工期矛盾等多项施工难点均在此工程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运行时速高增加限位挡台施工、因线隧同心偏移量存在,引进配重凸台的施工、隔振器的数量增浮置板辎重较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它具有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等优点,进行“统一调度、合理计划、有序可控”,有效地解决了线隧同心偏移量精细控制以及复杂的工艺的难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准备:测量对调线调坡数据进行线路复测后进行曲线线隧同心偏移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其数据对隔振器位置、中心水沟位置进行钢筋桩定位;2)基底施工:利用预铺地段附近风井或盾构井做为下料口,将基底施工材料转运至预铺地段,完成施工材料的转运,并依次完成基底钢筋绑扎、中心水沟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水沟钢盖板铺设、隔离膜铺设等工序,即完成基底预铺工序;3)道床铺设施工:S1:组装钢筋笼轨排,将组装的钢筋笼轨排存储在铺轨基地备用;S2:将存储在铺轨基地的钢筋笼轨排吊装运输至施工作业面,使钢筋笼轨排就位;S3:就位后对轨排结构部件存在的变形、移位进行整修,并对轨道的架设及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初调整;S4:轨排架设时在轨排上安装剪力铰和伸缩缝,在过渡板与普通道床相接板端纵向0.8m范围内设置限位挡台;其中,圆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普通道床长度不小于1.5m,矩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浮置板基底;S5:浮置板架设到位后,进行“耳朵”、“翅膀筋”、限位挡台筋绑扎,如果有配重凸台,进行配重凸台筋绑扎;4)道床浇筑:与基底浇筑方式一致,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道床,保证钢轨的轨枕正好没入混凝土中;5)顶升作业:利用放在隔振器上的液压千斤顶的液压柱塞顶住内套筒顶板,抬起浮置道床达到设计的顶升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2)中:基底钢筋绑扎工序为:浮置板基底钢筋在铺轨基地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纵向钢筋采用在现场直铺的方式人工进行绑扎;基底水沟模板支立工序:模板采用中心水沟“梯形”模板和“门型架”的固定方式,基底浇筑一次成形,水沟“梯形”模板与“门型架”使用铁丝捆扎固定,“门型架”钢筋桩每2m设置一个;基底混凝土浇筑工序:采用轮胎式罐车在隧道内运送、泵送浇筑的方式,商品混凝土到达下料口后,先将混凝土通过下料管流送至轮胎式罐车中,再由轮胎式罐车将混凝土流送至地泵从而开始进行基底浇筑作业;水沟钢盖板铺设: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布设水沟盖板,盖板中心线与水沟中心线重合;隔离膜铺设:隔离膜沿线路纵向铺设,先铺线路中心部分,再铺设两侧墙部分,各接缝处应进行重叠搭接并错缝布置,搭接量不小于10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3)的S1中,钢筋笼轨排的组装包括浮置板钢筋加工和钢筋笼轨排一体化,其中:浮置板钢筋加工过程为:对不同规格的钢筋分别进行加工、绑扎,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浮置板钢筋在轨排基地进行钢筋笼绑扎,“耳朵”及“翅膀筋”在施工现场进行绑扎,加工完的钢筋按规格、型号分类堆码,并做好标签;钢筋笼轨排一体化施工过程为:设置拼装浮置板钢筋笼的台位,用于成型轨排、隔振器以及观察孔整体钢筋笼的组装;利用轨排旋转拼装平台完成轨排组装并将轨排吊装至浮置板钢筋笼拼装场地;根据台位放样的线路中心线及图纸中隔振器的相对位置布设隔振器外套筒及观察孔;将拼装完成的轨排吊装至浮置板钢筋笼拼装台位完成钢筋笼绑扎、隔振器外套筒绑扎;将钢轨与整个钢筋笼用钢筋钩临时连接一起,存储在铺轨基地存储备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台位为混凝土硬化的水平面,在台位上设置浮置板端头线、浮置板钢筋笼中心线、套筒位置中心线等关键线,作为拼装钢筋笼轨排的基准线。作为钢筋笼绑扎的优选方式,钢筋笼采用满扎方式即钢筋所有交叉点都用扎丝绑扎,每个绑点扎丝不少于2根;进一步优选地,纵向钢筋采用两种“9m+9m+9m”、“12m+12m+3m”搭接的方式进行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50d,同一截面机械连接的受弯构件不应大于50%。为了固定外套筒的位置,防止外套筒在吊运过程中移动,需将外套筒的吊耳固定于浮置板结构钢筋上,用铁丝绑扎。本专利技术的轨排组装是通过将钢轨与轨枕紧固连接实现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已拼装完成的钢筋笼在铺轨基地存放时,叠放不超过3层,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吊点的设置要求在钢轨上多点对称布置,吊点位置应通过计算确定;在垂直和水平运输过程中,采取转向架,确保整个钢筋笼不会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进一步优选地,25米长钢筋笼的2对吊点应分别设在距各板端5.5米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3)的S2中,轨排就位时,根据测量点位,调整轨排中心线及前后位置,确保钢筋笼中心线与设计轨道中心线(曲线段为与曲线切线垂直的方向)、浮置道床钢筋笼轨排中心线、观察孔中心线“三心”重合,再使轨排就位落下;优选地,轨排就位落下时,在支撑架下部及隔离膜上面加垫钢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钢片的尺寸为200mm*200mm*4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3)的S3中,轨道架设时,使钢轨支撑架在直线段垂直于线路方向并在相邻扣件中央,使曲线地段垂直线路切线方向,将各部螺栓拧紧,并根据铺设地段线路的超高情况以及测量专业提供的起到量数据,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初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3)的S4中,剪力铰及伸缩缝安装过程为:在轨排架设时预先将两对内置式剪力铰临穿在相邻轨排端部对应位置,伸缩缝模板现场实量尺寸提前制作且在剪力铰对位孔的部位提前进行钻孔,并安置于前节轨排,在轨排吊装到位时进行剪力铰对位,当轨排落到位后,剪力铰也基本到位,再根据板缝基标及轨道中心线进行剪力铰精确调整,直到剪力铰位置调整到设计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3)的S5中,先绑扎横向筋,再穿纵向钢筋,纵向钢筋搭接为50d,搭接头错接,同一断面接头不超过5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在道床浇筑前,将轨道标高和道床高度预留出设计3cm顶升量,并进行钢筋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施工准备:测量对调线调坡数据进行线路复测后进行曲线线隧同心偏移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其数据对隔振器位置、中心水沟位置进行钢筋桩定位;/n2)基底施工:利用预铺地段附近风井或盾构井做为下料口,将基底施工材料转运至预铺地段,完成施工材料的转运,并依次完成基底钢筋绑扎、中心水沟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水沟钢盖板铺设、隔离膜铺设等工序,即完成基底预铺工序;/n3)道床铺设施工:/nS1:组装钢筋笼轨排,将组装的钢筋笼轨排存储在铺轨基地备用;/nS2:将存储在铺轨基地的钢筋笼轨排吊装运输至施工作业面,使钢筋笼轨排就位;/nS3:就位后对轨排结构部件存在的变形、移位进行整修,并对轨道的架设及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初调整;/nS4:轨排架设时在轨排上安装剪力铰和伸缩缝,在过渡板与普通道床相接板端纵向0.8m范围内设置限位挡台;其中,圆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普通道床长度不小于1.5m,矩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浮置板基底;/nS5:浮置板架设到位后,进行“耳朵”、“翅膀筋”、限位挡台筋绑扎,如果有配重凸台,进行配重凸台筋绑扎;/n4)道床浇筑:与基底浇筑方式一致,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道床,保证钢轨的轨枕正好没入混凝土中;/n5)顶升作业:利用放在隔振器上的液压千斤顶的液压柱塞顶住内套筒顶板,抬起浮置道床达到设计的顶升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测量对调线调坡数据进行线路复测后进行曲线线隧同心偏移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其数据对隔振器位置、中心水沟位置进行钢筋桩定位;
2)基底施工:利用预铺地段附近风井或盾构井做为下料口,将基底施工材料转运至预铺地段,完成施工材料的转运,并依次完成基底钢筋绑扎、中心水沟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水沟钢盖板铺设、隔离膜铺设等工序,即完成基底预铺工序;
3)道床铺设施工:
S1:组装钢筋笼轨排,将组装的钢筋笼轨排存储在铺轨基地备用;
S2:将存储在铺轨基地的钢筋笼轨排吊装运输至施工作业面,使钢筋笼轨排就位;
S3:就位后对轨排结构部件存在的变形、移位进行整修,并对轨道的架设及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初调整;
S4:轨排架设时在轨排上安装剪力铰和伸缩缝,在过渡板与普通道床相接板端纵向0.8m范围内设置限位挡台;其中,圆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普通道床长度不小于1.5m,矩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浮置板基底;
S5:浮置板架设到位后,进行“耳朵”、“翅膀筋”、限位挡台筋绑扎,如果有配重凸台,进行配重凸台筋绑扎;
4)道床浇筑:与基底浇筑方式一致,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道床,保证钢轨的轨枕正好没入混凝土中;
5)顶升作业:利用放在隔振器上的液压千斤顶的液压柱塞顶住内套筒顶板,抬起浮置道床达到设计的顶升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基底钢筋绑扎工序为:浮置板基底钢筋在铺轨基地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纵向钢筋采用在现场直铺的方式人工进行绑扎;
基底水沟模板支立工序:模板采用中心水沟“梯形”模板和“门型架”的固定方式,基底浇筑一次成形,水沟“梯形”模板与“门型架”使用铁丝捆扎固定,“门型架”钢筋桩每2m设置一个;
基底混凝土浇筑工序:采用轮胎式罐车在隧道内运送、泵送浇筑的方式,商品混凝土到达下料口后,先将混凝土通过下料管流送至轮胎式罐车中,再由轮胎式罐车将混凝土流送至地泵从而开始进行基底浇筑作业;
水沟钢盖板的铺设: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布设水沟盖板,盖板中心线与水沟中心线重合;
隔离膜铺设:隔离膜沿线路纵向铺设,先铺线路中心部分,再铺设两侧墙部分,各接缝处应进行重叠搭接并错缝布置,搭接量不小于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S1中,钢筋笼轨排的组装包括浮置板钢筋加工和钢筋笼轨排一体化,其中:
浮置板钢筋加工过程为:对不同规格的钢筋分别进行加工、绑扎,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浮置板钢筋在轨排基地进行钢筋笼绑扎,“耳朵”及“翅膀筋”在施工现场进行绑扎,加工完的钢筋按规格、型号分类堆码,并做好标签;
优选地,钢筋笼轨排一体化施工过程为:设置拼装浮置板钢筋笼的台位,用于成型轨排、钢筋笼、隔振器以及观察孔整体钢筋笼的组装;
利用轨排旋转拼装平台完成轨排组装并将轨排吊装至浮置板钢筋笼拼装场地;
根据台位放样的线路中心线及图纸中隔振器的相对位置布设隔振器外套筒及观察孔;
将拼装完成的轨排吊装至浮置板钢筋笼拼装台位完成钢筋笼绑扎、隔振器外套筒绑扎;
将钢轨与整个钢筋笼用钢筋钩临时连接一起,存储在铺轨基地存储备用。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臣董岩林聪徐艳成吴平刚肖荣帅王子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