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由于轮轨振动噪音,又给人类生活、生产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轨道交通已知的减振降噪技术有道床减振、轨枕减振、扣件减振、钢轨减振,不同减振技术的出发点不同,减振效果差异较大,在工程布局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减振降噪技术是轨道交通的一项定制化的特殊技术措施,对轨道结构造价影响较大,其附加技术也给轨道疲劳、老化,维修带来不同影响。随着轮轨交通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要求其完善轨道减振降噪的需要越来越大,但到目前为止,缺少经济实惠,减振效果又特别突出的轨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能解决缺少经济实惠,减振效果又特别突出的轨道结构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包括嵌入式轨道板、钢轨、减振调整支座,所述嵌入式轨道板两侧各设一个放钢轨的承轨槽,所述减振调整支座安装嵌入式轨道板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包括嵌入式轨道板(1)、钢轨(6)、减振调整支座(8),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轨道板(1)两侧各设一个放钢轨(6)的承轨槽(3),所述减振调整支座(8)安装嵌入式轨道板(1)底端两侧,所述减振调整支座(8)包括上支座板(81)和下支座板(82),所述上支座板(81)和下支座板(82)之间安装有弹性缓冲元件和阻尼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包括嵌入式轨道板(1)、钢轨(6)、减振调整支座(8),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轨道板(1)两侧各设一个放钢轨(6)的承轨槽(3),所述减振调整支座(8)安装嵌入式轨道板(1)底端两侧,所述减振调整支座(8)包括上支座板(81)和下支座板(82),所述上支座板(81)和下支座板(82)之间安装有弹性缓冲元件和阻尼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轨槽(3)内设轨底坡,所述承轨槽(3)侧面设置为倾角,所述承轨槽(3)两侧面设有可拆卸挡板(2),所述承轨槽(3)内设有固定可拆卸挡板(2)用的螺纹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轨道板(1)板端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调整钢轨(6)的四个预埋螺母(4),所述嵌入式轨道板(1)底面四角均设有用于固定上支座板(81)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轨道板(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波,秦艳,吴俊,谭斌,王准,李晓静,徐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