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53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包括,减震机构、前叉机构、转向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前叉机构的上部与减震机构的下部转动连接;前叉机构的下端用于与三轮车的车轮连接;转向机构与前叉机构前后布置;转向机构的下部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与前叉机构连接;其中,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转向传动机构带动前叉机构转动,实现力矩传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震机构上移,远离地面及车轮,避免泥水等对减震机构的侵蚀;将转向机构前移,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轮车在不改变整车长度的前提下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提高人机工程的舒适性,转向既灵活又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
技术介绍
目前运输市场三轮车占据一定比例,随着各地限摩政策力度的不断深入,三轮车市场每年正趋于下降趋势,但用户要求货箱的长度不断加长,对车辆的驾乘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目前三轮车前悬架减震机构分布在车轮的左右两侧,减震机构即受车轮左右转向时的扭力又要起到上下减震的作用,车轮转向时的扭转力影响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及使用寿命;另该结构前悬架减震机构的离地间隙太小,易进泥土、水等造成减震机构生锈漏油等失效问题;舒适性方面,如仅加长货箱会导致驾驶操作空间局促,会使转向沉重,从而造成人机工程舒适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包括,减震机构,前叉机构,前叉机构的上部与减震机构的下部转动连接;前叉机构的下端用于与三轮车的车轮连接;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与前叉机构前后布置;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机构的下部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与前叉机构连接;其中,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转向传动机构带动前叉机构转动,实现力矩传递。进一步,减震机构包括下支撑装置和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下部通过下支撑装置与前叉机构的上部转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上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与三轮车的车架固定连接,减震装置与上支撑装置和/或三轮车的车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减震装置包括若干个减震器,若干个减震器的下部均通过下支撑装置与前叉机构的上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前叉机构包括方向柱和前叉装置,方向柱的下端与前叉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方向柱与减震机构的下部转动连接;转向机构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与方向柱连接,并带动方向柱转动,进而带动前叉装置转动,实现车轮转向。进一步,转向机构包括方向把或方向盘,还包括手把座和转向轴,转向轴的上端通过手把座安装有方向把或方向盘,下端与转向传动机构连接。进一步,转向传动机构为连杆传动、链轮链条传动、皮带皮带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涡轮蜗杆传动或齿轮齿圈传动中的一种。进一步,转向传动机构为连杆传动时,包括转向臂、摇臂和横拉杆一,横拉杆一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向销与摇臂和转向臂的一端连接,摇臂和转向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向机构的下端和前叉机构的上端连接。进一步,转向传动机构为链轮链条传动时,包括链轮一、链轮二和链条,链轮一和链轮二分别与转向机构的下端和前叉机构的上端连接,链轮一和链轮二通过链条连接。进一步,转向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时,包括齿轮一、齿条和连接杆一,齿轮一与转向机构连接,且与齿条啮合,齿条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一与前叉机构连接;其中,齿轮一随转向机构转动,带动齿条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一带动前叉机构转动,使车轮转向。进一步,转向传动机构为齿轮齿圈传动时,包括齿轮二和齿圈,齿轮二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并穿设在齿圈内与齿圈内侧啮合,齿圈与前叉机构固定连接;其中,齿轮二随转向机构转动,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带动前叉机构转动,使车轮转向。进一步,转向传动机构为涡轮蜗杆传动时,包括涡轮蜗杆结构、横拉杆二和连接杆二,涡轮蜗杆结构的输入端与转向机构连接,输出端与横拉杆二的一端通过转向销连接,横拉杆二的另一端通过转向销与连接杆二的一端连接,连接杆二的另一端与前叉机构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震机构的下部与前叉机构的上部转动连接,前叉机构的下端用于与车轮连接,实现将减震机构整体上移至前叉机构的上部的目的,本技术的减震机构上移,远离地面及车轮,避免泥水等对减震机构的侵蚀。2、通过转向机构和前叉机构前后布置,将转向机构前移,安装有本技术的三轮车车轮位置不变,可以将整车座椅前移,实现货箱长度相应增加,且在不改变整车长度的前提下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提高人机工程的舒适性。3、通过调整转向传动机构传动比,减小转向过程中驾驶员施加在转向操纵装置上的力,同时减轻在驾驶过程中转向操纵装置摆动打手现象,使转向轻便,驾驶更平稳。4、本技术可通过上支撑装置与三轮车车架固定在一起,与传统前悬架通过方向柱与车架上的车头管通过轴承安装固定在一起相比,解决了车头管不能随减震机构一起上下运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与车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与车轮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转向传动机构为链轮链条传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转向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转向传动机构为齿轮齿圈传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转向传动机构为涡轮蜗杆传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11为图10左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上支撑装置;21,左减震装置;22,右减震装置;3、减震导向装置;4、下支撑装置;5、方向柱;6、前叉装置;7、方向轴承座;8、转向轴座;9、车轮;10、转向轴;12、转向臂;13、摇臂;14、横拉杆一;15、转向销;16、方向把;17、手把座,18、转向轴护套;101、链轮一,102、链轮二,103、链条,112、齿条,113、连接杆一,122、齿圈,131、涡轮蜗杆结构,132、横拉杆二,133、连接杆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9所示,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包括,减震机构,前叉机构,前叉机构的上部与减震机构的下部转动连接;前叉机构的下端用于与三轮车的车轮连接;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与前叉机构前后布置;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机构的下部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与前叉机构连接;其中,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转向传动机构带动前叉机构转动,实现力矩传递。如图1-9所示,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减震机构包括下支撑装置和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下部通过下支撑装置与前叉机构的上部转动连接。如图1-9所示,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还包括上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与三轮车的车架固定连接,减震装置与上支撑装置和/或三轮车的车架固定连接。如图1-9所示,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还包括减震导向装置,减震导向装置的一端与上支撑装置和/或三轮车的车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如图1-9所示,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减震装置包括若干个减震器,若干个减震器的下部均通过下支撑装置与前叉机构的上部转动连接。如图1-9所示,一种三轮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减震机构,/n前叉机构,所述前叉机构的上部与所述减震机构的下部转动连接,使减震机构上移;所述前叉机构的下端用于与所述三轮车的车轮连接;/n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前叉机构前后布置;/n转向传动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部通过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与所述前叉机构连接;/n其中,所述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前叉机构转动,实现力矩传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震机构,
前叉机构,所述前叉机构的上部与所述减震机构的下部转动连接,使减震机构上移;所述前叉机构的下端用于与所述三轮车的车轮连接;
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前叉机构前后布置;
转向传动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下部通过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与所述前叉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前叉机构转动,实现力矩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下支撑装置和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下部通过下支撑装置与所述前叉机构的上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支撑装置,所述上支撑装置与所述三轮车的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与所述上支撑装置和/或所述三轮车的车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若干个减震器,若干个所述减震器的下部均通过下支撑装置与所述前叉机构的上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机构包括方向柱和前叉装置,所述方向柱的下端与所述前叉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向柱与所述减震机构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前叉装置的下端用于安装所述三轮车的车轮;所述转向机构通过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与所述方向柱连接,并带动所述方向柱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前叉装置转动,实现车轮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方向把或方向盘,还包括手把座和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通过所述手把座安装有所述方向把或方向盘,下端与所述转向传动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6任一项所述一种三轮车的减震机构上移式前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砚丰李庆邦宋春节张燕庞在刚王荣斌丁海霞臧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