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31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悬架,其防止了预载荷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变化,并且能够容易地调整预载荷。在具备预载荷调整机构(70)的车辆用悬架中,预载荷调整机构(70)具备:预载荷操作件(71),其设置于一端部(60),并支承弹簧(62);以及中间部件(72),其夹在预载荷操作件(71)与弹簧(62)之间,预载荷操作件(71)与一端部(60)的外周部(60a)嵌合,预载荷操作件(71)通过在外周部(60a)的螺纹部(60b)上旋转而能够沿行程方向移动,一端部(60)在外周部具备沿行程方向延伸的长槽部(77),中间部件为供外周部贯插的环状,能够沿行程方向移动,中间部件具备与长槽部卡合的卡合部(85),通过卡合部与长槽部卡合,中间部件被限制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悬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悬架。
技术介绍
以往,在具备预载荷调整机构的车辆用悬架中,已知这样的结构:预载荷调整机构具备操作件和调节器,该调节器具备与该操作件嵌合的螺纹部并且支承悬架的弹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当操作件被旋转操作时,调节器借助螺纹部而移动,弹簧的预载荷被变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登记第32112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车辆用悬架中,当有较大的载荷作用于弹簧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调节器及操作件经由螺纹部而借助于弹簧的反作用力旋转,从而预载荷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用双螺母结构等来防止操作件的旋转,但在该情况下,预载荷的调整需要花工夫。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车辆用悬架中,防止预载荷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变化,且能够容易地调整预载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一种车辆用悬架,其具备:一端部60;另一端部61,其相对于所述一端部60产生行程;弹簧62,其被压缩在所述一端部60与所述另一端部61之间;以及预载荷调整机构70,其能够调整所述弹簧62的预载荷,所述车辆用悬架的特征在于,所述预载荷调整机构70具备:预载荷操作件71,其设置于所述一端部60,并支承所述弹簧62;以及中间部件72,其夹在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弹簧62之间,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一端部60的外周部60a嵌合,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通过在所述外周部60a的螺纹部60b上旋转而能够沿所述行程的方向移动,所述一端部60在所述外周部60a具备沿所述行程的方向延伸的长槽部77,所述中间部件72为供所述外周部60a贯插的环状,能够沿所述行程的方向移动,所述中间部件72具备与所述长槽部77卡合的卡合部85,通过所述卡合部85与所述长槽部77卡合,所述中间部件72被限制旋转。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中间部件72通过由凹部80和凸部86构成的凹凸87而卡合,所述凹部80和所述凸部86中的一方设置于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所述凹部80和所述凸部86中的另一方设置于所述中间部件72,当克服所述弹簧62的反作用力而使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旋转时,基于所述凹凸87的卡合被解除。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的周向上隔开相等间隔地设置有三处以上的所述凹凸87。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具备被设置成包围所述外周部60a的环状凹部79,所述中间部件72具备与所述环状凹部79嵌合的筒状凸部84。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中间部件72的所述卡合部85在与所述长槽部77卡合的卡合面上具备曲面部85c。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中间部件72具备:第一中间部件81,其具备所述卡合部85;以及第二中间部件82,其夹在所述第一中间部件81与所述弹簧62之间。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中间部件8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部件81相对旋转。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在所述行程的方向上的与所述环状凹部79相反一侧的端部的外周具备能够供工具插入的工具用凹部71b。所述车辆用悬架是连结摆臂13与车辆的车体的后悬架29,所述摆臂13将车辆的后轮3支承为摆动自如。专利技术效果车辆用悬架具备:一端部;另一端部,其相对于一端部产生行程;弹簧,其被压缩在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以及预载荷调整机构,其能够调整弹簧的预载荷,预载荷调整机构具备:预载荷操作件,其设置于一端部,支承弹簧;以及中间部件,其夹在预载荷操作件与弹簧之间,预载荷操作件与一端部的外周部嵌合,通过在外周部的螺纹部上旋转,而能够沿行程的方向移动,一端部在外周部具备沿行程的方向延伸的长槽部,中间部件呈供外周部贯插的环状,并能够沿行程的方向移动,中间部件具备与长槽部卡合的卡合部,通过卡合部与长槽部卡合,中间部件被限制旋转。根据该结构,由于中间部件的旋转通过卡合部与一端部的外周部的长槽部卡合而被限制,因此欲使预载荷操作件旋转的弹簧的反作用力被中间部件切断。因此,能够防止预载荷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变化。此外,由于即使不使用双螺母结构等也能够防止预载荷操作件的旋转,因此当进行预载荷的调整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预载荷操作件旋转,从而容易地调整预载荷。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预载荷操作件与中间部件通过由凹部和凸部构成的凹凸而卡合,凹部和凸部中的一方设置于所述预载荷操作件,凹部和凸部中的另一方设置于中间部件,当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而使预载荷操作件旋转时,基于凹凸的卡合被解除。根据该结构,利用预载荷操作件与中间部件卡合的凹凸,能够防止弹簧的反作用力引起的预载荷操作件的旋转。此外,当进行预载荷的调整时,通过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而使预载荷操作件旋转,能够解除基于凹凸的卡合,能够容易地调整预载荷。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预载荷操作件的周向上隔开相等间隔地设置有三处以上的凹凸。根据该结构,在解除了基于凹凸的卡合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在预载荷操作件的周向上隔开相等间隔地设置有三处以上的凸部来支承中间部件,因此能够防止中间部件倾斜。当预载荷操作件被旋转时,预载荷操作件被沿周向等间隔的凹凸依次定位。因此,预载荷的调整幅度成为阶段性的,能够容易地调整预载荷。由于凹凸设置有三处以上,因此能够细微地调整预载荷。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预载荷操作件具备被设置成包围外周部的环状凹部,中间部件具备与环状凹部嵌合的筒状凸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环状凹部与筒状凸部的嵌合来支承中间部件,当调整预载荷时能够防止中间部件倾倒。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中间部件的卡合部在与长槽部卡合的卡合面上具备曲面部。根据该结构,能够缓和卡合部与长槽部的碰撞,能够抑制长槽部的受伤。此外,能够通过拉深加工容易地成型出卡合部。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中间部件具备:第一中间部件,其具备卡合部;以及第二中间部件,其夹在第一中间部件与弹簧之间。根据该结构,通过将设置卡合部的部分和支承弹簧的部分分开设置为第一中间部件和第二中间部件,能够使中间部件的材质和加工方法更合适。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第二中间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部件相对旋转。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第二中间部件相对于第一中间部件旋转,由此能够释放弹簧的反作用力,能够防止预载荷操作件的旋转。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预载荷操作件在行程的方向上的与环状凹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外周具备能够供工具插入的工具用凹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插入至工具用凹部中的工具来使预载荷操作件旋转,从而容易地调整预载荷。此外,通过在行程的方向上分开配置环状凹部和工具用凹部,能够确保预载荷操作件的刚性。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车辆用悬架是连结摆臂与车辆的车体连结的后悬架,所述摆臂将车辆的后轮支承为摆动自如。根据该结构,在弹簧的载荷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悬架,其具备:/n一端部(60);另一端部(61),其相对于所述一端部(60)产生行程;弹簧(62),其被压缩在所述一端部(60)与所述另一端部(61)之间;以及预载荷调整机构(70),其能够调整所述弹簧(62)的预载荷,/n所述车辆用悬架的特征在于,/n所述预载荷调整机构(70)具备:预载荷操作件(71),其设置于所述一端部(60),并支承所述弹簧(62);以及中间部件(72),其夹在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弹簧(62)之间,/n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一端部(60)的外周部(60a)嵌合,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通过在所述外周部(60a)的螺纹部(60b)上旋转而能够沿所述行程的方向移动,/n所述一端部(60)在所述外周部(60a)具备沿所述行程的方向延伸的长槽部(77),/n所述中间部件(72)为供所述外周部(60a)贯插的环状,能够沿所述行程的方向移动,/n所述中间部件(72)具备与所述长槽部(77)卡合的卡合部(85),通过所述卡合部(85)与所述长槽部(77)卡合,所述中间部件(72)被限制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5 JP 2019-0770651.一种车辆用悬架,其具备:
一端部(60);另一端部(61),其相对于所述一端部(60)产生行程;弹簧(62),其被压缩在所述一端部(60)与所述另一端部(61)之间;以及预载荷调整机构(70),其能够调整所述弹簧(62)的预载荷,
所述车辆用悬架的特征在于,
所述预载荷调整机构(70)具备:预载荷操作件(71),其设置于所述一端部(60),并支承所述弹簧(62);以及中间部件(72),其夹在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弹簧(62)之间,
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一端部(60)的外周部(60a)嵌合,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通过在所述外周部(60a)的螺纹部(60b)上旋转而能够沿所述行程的方向移动,
所述一端部(60)在所述外周部(60a)具备沿所述行程的方向延伸的长槽部(77),
所述中间部件(72)为供所述外周部(60a)贯插的环状,能够沿所述行程的方向移动,
所述中间部件(72)具备与所述长槽部(77)卡合的卡合部(85),通过所述卡合部(85)与所述长槽部(77)卡合,所述中间部件(72)被限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与所述中间部件(72)通过由凹部(80)和凸部(86)构成的凹凸(87)而卡合,
所述凹部(80)和所述凸部(86)中的一方设置于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1),所述凹部(80)和所述凸部(86)中的另一方设置于所述中间部件(72),
当克服所述弹簧(62)的反作用力而使所述预载荷操作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丸真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