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026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40
提供难以发生作为原料的3,4‑二氯‑1‑丁烯和作为生成物的1,2,3,4‑四氯丁烷的损失、并且能够稳定且经济地制造1,2,3,4‑四氯丁烷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将含有3,4‑二氯‑1‑丁烯的反应液(1)收纳于反应容器(11)之后,向反应容器(11)内的气相部分(2)供给氯气,使3,4‑二氯‑1‑丁烯与氯气反应,制造1,2,3,4‑四氯丁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1,2,3,4-四氯丁烷(以下也记为“TCB”)通过3,4-二氯-1-丁烯的氯化而制造,但该氯化反应是氯向双键的附加反应,因此是放热反应,并且反应速度快。所以,为了防止在将氯气吹入反应液中的氯气导入管的氯气喷出口发生反应液反流,需要将利用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了的氯气吹入反应液中,使反应速度降低。其结果,惰性气体在反应容器内蓄积,因此需要一边从反应容器中排出惰性气体一边进行反应,但在排出惰性气体时3,4-二氯-1-丁烯和TCB也会被排出,所以有可能造成原料和生成物的损失。另外,根据反应条件,有时生成的TCB会在反应液中固化,堵塞氯气导入管,因此上述氯化反应有可能无法稳定且经济地制造TCB。即、TCB中存在作为光学异构体的d体、l体和内消旋体,dl体的熔点为0℃以下且在室温下呈液体,内消旋体的熔点约为73℃且在室温下呈固体。所以,TCB的固化的温度会根据内消旋体与dl体的比率而变化,例如当内消旋体的比率多时,在室温下TCB的一部分会固化。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果TCB发生固化,则会对化合物的工业制造带来不利影响,并公开了在TCB与氟的反应中,TCB的内消旋体的比率优选为60质量%以下。如果内消旋体的比率为60质量%以下,则能够防止TCB的固化,因此能够设定较低的将TCB溶解于反应溶剂时的温度和反应温度。氯化铁等混入反应液中,是根据反应条件而生成许多内消旋体的理由之一。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3,4-二氯-1-丁烯与氯的反应中,通过将在硅胶上担载有0.1~20质量%氯化铁的催化剂放置于反应场,使内消旋体的TCB的生成比率变高。因此,为了抑制内消旋体的比率、不发生TCB的固化,需要在3,4-二氯-1-丁烯与氯的反应中,避免使用铁等金属作为实施反应的反应容器的材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报第5528334号专利文献2:英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1915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实施3,4-二氯-1-丁烯与氯的反应的反应容器,通常为施加了氟树脂衬里的金属制的反应容器或玻璃制的反应容器。但是,如果考虑到氟树脂的溶胀、玻璃的破裂等容易使反应容器损伤,则这些反应容器的使用称不上对工业有利。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难以发生作为原料的3,4-二氯-1-丁烯和作为生成物的1,2,3,4-四氯丁烷的损失,并且能够稳定且经济地制造1,2,3,4-四氯丁烷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为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如以下的[1]~[6]所述。[1]一种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3,4-二氯-1-丁烯的反应液收纳于反应容器之后,向该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分供给氯气,使所述3,4-二氯-1-丁烯与所述氯气反应。[2]根据[1]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所述氯气的供给量,以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所述反应液的液面的每单位面积计算为5.0摩尔/h/cm2以下。[3]根据[1]或[2]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设为0.01MPa以上且1.0MPa以下。[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在所述3,4-二氯-1-丁烯与所述氯气的反应中,提取所述反应液的一部分并使其返回到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分中。[5]根据[4]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在使所述反应液的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分中时,将所述反应液的一部分向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分进行喷雾。[6]一种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装置,用于通过[1]~[5]中任一项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制造1,2,3,4-四氯丁烷,所述制造装置具备用于收纳含有3,4-二氯-1-丁烯的反应液的反应容器、和用于向所述反应容器内导入氯气的氯气导入管,所述氯气导入管被构成为:其氯气喷出口能够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所述反应液的液面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难以发生作为原料的3,4-二氯-1-丁烯和作为生成物的1,2,3,4-四氯丁烷的损失,并且能够稳定且经济地制造1,2,3,4-四氯丁烷。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用于说明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用于说明以往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本实施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另外,可以对本实施方式添加各种变更或改良,添加了这样的变更或改良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明确了在使氯气与3,4-二氯-1-丁烯反应来合成TCB的反应中,如果反应系统内存在含氯化铁等的固体成分,则TCB的生成量中,与作为液体的d体、l体相比,作为固体的内消旋体更占优势。作为固体的TCB的内消旋体,是引起用于向反应容器内导入氯气的氯气导入管的氯气喷出口的堵塞、用于移送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的配管的堵塞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往需要对金属制的反应容器的内表面施加氟树脂衬里或玻璃衬里,在反应容器内不使金属与反应液接触,并且用于冷却反应液的热交换器也要使用铁氟龙(注册商标)制壳管型构件。但是,如果热交换器长期使用,则有时会由于3,4-二氯-1-丁烯导致热交换器的铁氟龙(注册商标)制管膨胀开孔等问题。另外,以往将氯气用氮气稀释而导入反应液中,因此存在氮气伴随作为原料的3,4-二氯-1-丁烯和作为生成物的TCB一起向反应容器外流出,造成损失之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向在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液面上方存在的气相部分导入氯气,能够抑制由氮气导致的作为原料的3,4-二氯-1-丁烯和作为生成物的TCB的损失,并且抑制内消旋体的TCB的生成,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3,4-二氯-1-丁烯的反应液1收纳于反应容器11之后,向反应容器11内的气相部分2供给氯气,使3,4-二氯-1-丁烯与氯气反应,从而制造1,2,3,4-四氯丁烷(参照图1)。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能够将反应场限定为气液界面。即使会使内消旋体的生成增加的氯化铁等固体成分存在于反应液中,只要不存在于作为反应场的气液界面,就不会成为内消旋体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对金属制的反应容器施加氟树脂衬里或玻璃衬里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不施加氟树脂衬里或玻璃衬里,将金属制的反应容器11原样用于反应。像这样,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难以生成内消旋体的TCB,因此难以发生氯气导入管23的氯气喷出口的堵塞和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3,4-二氯-1-丁烯的反应液收纳于反应容器之后,向该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分供给氯气,使所述3,4-二氯-1-丁烯与所述氯气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0 JP 2018-0524511.一种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3,4-二氯-1-丁烯的反应液收纳于反应容器之后,向该反应容器内的气相部分供给氯气,使所述3,4-二氯-1-丁烯与所述氯气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所述氯气的供给量,以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所述反应液的液面的每单位面积计算为5.0摩尔/h/cm2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设为0.01MPa以上且1.0MPa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1,2,3,4-四氯丁烷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神克己福地阳介小黑慎也小林浩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