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及弹性衬套轴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016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9
弹性衬套具有在其外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轴梁的筒状部具有从其内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下插入所述凹部的凸状的止挡部。所述弹性衬套的所述凹部中的径方向的厚度为所述弹性衬套之中与所述凹部邻接的部分中的径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及弹性衬套轴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具备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按压车轮的踏面的踏面制动器的铁道车辆的转向架中将轴箱与转向架框架连结的轴箱支持装置及弹性衬套轴体。
技术介绍
作为铁道车辆转向架的轴箱支持装置已知有轴梁式的轴箱支持装置。轴梁式的轴箱支持装置中,在从轴箱突出的轴梁的筒状部中插入已插通有芯轴的橡胶衬套,该芯轴之中从橡胶衬套伸出的两端部连结于转向架框架。从行驶性能的观点来看,存在橡胶衬套的弹簧常数较小时较为理想的情形。然而,在踏面制动器工作时,因车轮被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强推而使轴梁相对于芯轴往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大幅位移,因此若橡胶衬套的弹簧常数较小,则橡胶会大幅变形。因此,从确保橡胶的耐用性的观点来看,提出了在橡胶衬套中内置位移抑制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31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位移抑制机构设置在橡胶衬套的内部,使橡胶衬套的构造变复杂,因而使得部件成本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梁式的轴箱支持装置,其防止介装在轴梁与芯轴之间的弹性衬套在车辆长度方向的过度变形,并且抑制成本的增加。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一形态的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是在具备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按压车轮的踏面的踏面制动器的转向架中将轴箱与转向架框架连结的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具备:将所述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框架连结的轴梁,所述轴梁具有从所述轴箱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梁部的梢端并在车宽方向两侧开口而成的筒状部;芯轴,所述芯轴插通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空间,且设置有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而支持于所述转向架框架的一对突起部;以及介装于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筒状的弹性衬套;所述弹性衬套具有在其外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所述筒状部具有从其内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下插入所述凹部的凸状的止挡部;所述弹性衬套的所述凹部中的径方向的厚度为所述弹性衬套之中与所述凹部邻接的部分中的径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下。根据上述结构,在因踏面制动器的工作而将车轮推往车辆长度方向外侧从而使轴梁要相对于芯轴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大幅位移时,轴梁的筒状部的止挡部的梢端面按压弹性衬套的凹部的底面,从芯轴承受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抵抗力。藉此,在踏面制动器工作时限制轴梁相对于芯轴过度地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位移,防止弹性衬套的过度变形。而且,由于止挡部设置在轴梁的筒状部且强度高于弹性衬套,因此即使彼此接触也能够使低成本的弹性衬套成为被损坏部。又,由于不必使弹性衬套的结构复杂,因此也抑制成本的增加。因此,能够防止介装在轴梁与芯轴之间的弹性衬套的车辆长度方向的过度变形,且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本专利技术其他形态的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是在具备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按压车轮的踏面的踏面制动器的转向架中将轴箱与转向架框架连结的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具备:将所述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框架连结的轴梁,所述轴梁具有从所述轴箱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梁部的梢端并在车宽方向两侧开口而成的筒状部;芯轴,所述芯轴插通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空间,且设置有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而支持于所述转向架框架的一对突起部;以及介装于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筒状的弹性衬套;所述轴梁具有相对于所述芯轴或所述转向架框架的一部分以隔开间隙的状态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在车辆长度方向相向的止挡部;所述间隙的车辆长度方向尺寸小于所述弹性衬套的厚度。根据上述结构,在因踏面制动器的工作而将车轮推往车辆长度方向外侧从而使轴梁相对于芯轴要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大幅位移时,轴梁的止挡部与芯轴或转向架框架发生干扰。藉此,在踏面制动器工作时限制轴梁相对于芯轴过度地向车身长度方向外侧位移,防止弹性衬套过度变形。而且,止挡部设于轴梁,即便不分解转向架也能从外部进行视觉确认,因此容易检查。又,由于无需将弹性衬套设成特殊的结构,因此也能抑制成本增加。因此,能够防止介装于轴梁与芯轴之间的弹性衬套的车辆长度方向的过度变形,并且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且能简单地进行检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介装于轴梁与芯轴之间的弹性衬套的车辆长度方向的过度变形,并且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且能简单地进行检查。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的转向架的从车宽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的轴箱支持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第二半筒部的从内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的图;图7是第二实施形态的轴梁的筒状部及其附近的水平剖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筒状部及其附近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式说明实施形态。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将车辆行驶方向定义为车辆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将与其正交的横方向定义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第一实施形态)图1是第一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的转向架1的从车宽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转向架1具备通过二次悬架3(例如,空气弹簧)支持车身2的转向架框架4。在转向架框架4的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配置有一对轮轴5。轮轴5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轴5a、和设于车轴5a的两侧的部分的车轮5b。车轴5a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通过轴承6而收容于轴箱7。轴箱7通过轴梁式的轴箱支持装置8与转向架框架4连结。在转向架框架4与轴箱7之间设有一次悬架9(例如,螺旋弹簧)。在与车轮5b的踏面相向的位置上配置有踏面制动器10,该踏面制动器10将车轮5b的踏面从车辆长度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按压。图2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1的轴箱支持装置8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轴箱支持装置8具备将轴箱7与转向架框架4连结的轴梁11。轴梁11具有从轴箱7一体地在车辆长度方向上朝向转向架中央侧延伸的梁部12、和设于梁部12的梢端的筒状部13。筒状部13具有轴线朝向车宽方向的圆筒形状的内周面,且朝向车宽方向两侧开口。筒状部13在车辆长度方向一分为二。具体而言,筒状部13被分割成在梁部12的梢端一体地设置的第一半筒部14、和与第一半筒部14独立且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重叠于第一半筒部14的第二半筒部15,第二半筒部15借助紧固构件B1(例如,螺栓及螺帽)固定于第一半筒部14。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如图2及3所示,在筒状部13的内部空间插通有芯轴16。芯轴16具有圆柱部16a、设于圆柱部16a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圆锥状的凸缘部16b、以及从一对凸缘部16b的两侧面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16c。突起部16c从筒状部13往车宽方向两侧突出。在筒状部13与芯轴16之间,介装有弹性衬套17。弹性衬套17,例如为橡胶衬套。弹性衬套17具有圆筒部17a、和设于圆筒部17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n是在具备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按压车轮的踏面的踏面制动器的转向架中将轴箱与转向架框架连结的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具备:/n将所述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框架连结的轴梁,所述轴梁具有从所述轴箱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梁部的梢端并在车宽方向两侧开口而成的筒状部;/n芯轴,所述芯轴插通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空间,且设置有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而支持于所述转向架框架的一对突起部;以及/n介装于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筒状的弹性衬套;/n所述弹性衬套具有在其外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n所述筒状部具有从其内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下插入所述凹部的凸状的止挡部;/n所述弹性衬套的所述凹部中的径方向的厚度为所述弹性衬套之中与所述凹部邻接的部分中的径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69631.一种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在具备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按压车轮的踏面的踏面制动器的转向架中将轴箱与转向架框架连结的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具备:
将所述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框架连结的轴梁,所述轴梁具有从所述轴箱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梁部的梢端并在车宽方向两侧开口而成的筒状部;
芯轴,所述芯轴插通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空间,且设置有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而支持于所述转向架框架的一对突起部;以及
介装于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芯轴之间的筒状的弹性衬套;
所述弹性衬套具有在其外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筒状部具有从其内周面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下插入所述凹部的凸状的止挡部;
所述弹性衬套的所述凹部中的径方向的厚度为所述弹性衬套之中与所述凹部邻接的部分中的径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的轴箱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的梢端面的面方向的最大长度为所述芯轴之中车宽方向位置位于与所述凹部相同位置的部分的外径的25%以上。


3.一种弹性衬套轴体,其特征在于,
是在具备从车辆长度方向内侧按压车轮的踏面的踏面制动器的转向架中,将具有连结转向架框架与轴箱且从所述轴箱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梁部的轴梁的所述梁部的梢端上设置的在车宽方向两侧开口的筒状部插通的弹性衬套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贺之高奥村泰史鸿池史一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