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60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3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多个子像素,每一子像素至少对应一开关薄膜晶体管、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一存储电容,阵列基板包括有源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构成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和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第二金属层构成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和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其中,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大于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增加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可以降低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阻抗,使得显示面板上的压降能够得以削弱,进而提高显示面板发光的均匀性。

Electronic equipment,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
,具体是涉及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手机这类电子设备而言,不仅要满足轻薄化的设计理念,还要迎合当下流行趋势,例如全面屏、可折叠、可卷曲等。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这类显示面板因其重量轻、自发光、广视角、发光效率高、功耗低、相应速度快等特点,应用范围已越来越广泛;OLED这类显示面板还因其可弯曲的特点,已引领手机这类电子设备朝向曲面屏、折叠屏、云卷屏等方向发展。然而,相比于传统的LCD(LiquidCrystalDisplay)这类显示面板,OLED这类显示面板在亮度的均匀性等方面显得有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LCD这类显示面板为电压驱动;而OLED这类显示面板为电流驱动。另外,大部分已有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都只传输电压信号,OLED这类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需要完成将电压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多个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至少对应一开关薄膜晶体管、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一存储电容,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有源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和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和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大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多个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至少对应一开关薄膜晶体管、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一存储电容,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有源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和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和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大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为a,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的厚度为b;其中,2a≤b≤3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的厚度等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的厚度,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的厚度等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外围电源线,所述外围电源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电性连接;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外围电源线的厚度大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