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听写单词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并根据所生成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与相对应含义的字母语言词汇或者中文词汇相匹配;获取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听写信息,所述听写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根据所述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出第一复习间隔时长进而计算出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能够综合考虑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掌握情况,从而提供最佳合理的复习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记忆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移动网路的普及和高速发展,尤其是当下这个5G商用元年的前夕,无数传统行业都积极的促进自身数字化的转型,诚然传统生产模式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但是数字化却代表着未来。与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相比,当今社会中的人已经早早与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做为人类社会用于不可或缺的教育行业,也在积极的尝试与互联网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网络教学、助学软件等辅助传统现场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在大型疫情及自然灾害等无法组织正常现场教学的特殊时期,网络教学和助学软件不仅能够有效的解除场地的限制,还能显著的避免由于现场教学所带来的大规模学生聚集的现象。语言类的学习与其他学习课程相比较,需要更高强度的互动性,单一环境下的语言学习,没有经历过听、说、读、写的磨练,其自身的根基无法夯实,难以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应用,在英文的学习过程中,英文单词的记忆是最为基础也是最枯燥的,如何让这个记忆过程更加高效,并解决个人英语学习的中单一性,是现有技术中显著缺乏的技术手段。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至少解决上述一个技术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所述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听写单词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并根据所生成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与相对应含义的字母语言词汇或者中文词汇相匹配;获取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听写信息,所述听写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根据所述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采用上述方案,根据用户初次的听写信息会对所述学习的单词进行标记,根据对不同单词听写的不同标记会生成不同的当前记忆强度值,所述记忆强度值为用户对单词的掌握程度,记忆强度值越高表明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掌握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通过计算出第一复习间隔时长进而计算出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能够综合考虑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掌握情况,从而提供最佳合理的复习时间。优选地,所述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语音调整信息;根据语音调整信息调整听写语音播放条件,所述语音调整信息包括语速调整值、音色信息,所述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及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所述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一初始语速阈值,所述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二初始语速阈值,所述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三上限语速阈值及第三下限语速阈值。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语音调整信息调整听写语音播放条件包括:判断当前记忆强度值,所述当前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及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并根据判断结果调整语速。进一步地,所述判断过程包括如下步骤:若当前记忆强度值是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时,判断语速调整值与第一初始语速阈值的大小;当语速调整值大于等于第一初始语速阈值时,调整听写语速为第一初始语速阈值;当语速调整值小于第一初始语速阈值时,调整听写语速为语速调整值;若当前记忆强度值是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时,判断语速调整值与第二初始语速阈值的大小;当语速调整值大于第二初始语速阈值时,调整听写语速为语速调整值;当语速调整值小于等于第二初始语速阈值时,调整听写语速为第二初始语速阈值;若当前记忆强度值是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时,判断语速调整值与第三上限语速阈值及第三下限语速阈值的大小;当语速调整值大于第三上限语速阈值时,调整听写语速为第三上限语速阈值;当语速调整值小于等于第三上限语速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三下限语速阈值时,调整听写语速为语速调整值;当语速调整值小于第三下限语速阈值时,调整听写语速为第三下限语速阈值。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有效的贴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计算方法,合理量化使用者的记忆强度,并使之反馈与听写过程,合理的控制学习和记忆的有效联动,提高学习效率。优选地,所述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包括:所述听写信息包括再次复习信息和初次听写信息;所述标记信息包括初次学习新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答对、再次复习生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作答超时。进一步地,所述听写信息包括再次复习信息和初次听写信息,所述标记信息包括初次学习新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答对、再次复习生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作答超时。采用上述方案,用户在使用时遇到的所述单词听写可能是初次学习的新词、也可能是再次复习学过的生词,所以即便针对同样的词在上述不同情况下都反映了用户的不同掌握程度,对不同情况加以区分可以更合理的计算最佳复习时间点。进一步地,所述听写信息包括作答时长,设置上限反应时长和下限反应时长,当单词听写为新词、作答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下限反应时长、答对时,所述单词听写的标记为熟词且记忆强度值为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当单词听写为新词、作答时长大于所述下限反应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反应时长时,所述单词听写的标记为生词且记忆强度值为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计算公式为I=40-(D3'-5)×2,I为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D3'为反应时长;当所述单词听写为新词、作答时长超过上限反应时长时,所述单词听写的标记为生词且记忆强度值为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采用上述方案,当新词经过用户初次作答后变为熟词证明用户对于所述新词掌握程度很高,所以为保证用户利用有限的时间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可以选择将熟词不列入复习过程中;通过设置上限反应时长和下限反应时长,能够更加准确并且细致的识别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的记忆强度,所述上限反应时长和下限反应时长能够根据人类记忆反应规律得出。通过加入所述上限反应时长和下限反应时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根据用户作答时长来更加细致、准确地反应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增加用户的专注度从而使用户具有紧迫感进而增加学习效率。优选地,所述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包括:计算用户在初次学习或再次复习后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当所述单词听写标记信息为新词且用户答错时,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的计算公式为Tbr1=Trc1+D1,其中Tbr1为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Trc1为初学时间点,D1为第一复习间隔时长;当所述单词听写标记信息为生词且用户答Tbr1=Trc2+D1,Trc2为当前复习时间点;当所述单词听写标记信息为生词且用户答错或超时作答时,Tbr1=Tbr1'+D1,其中Tbr1'为上次学习完成后的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为用户学习完所述单词后,下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点,所述第一复习间隔时长为本次学习的当前时间距离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的时长,通过用户对不同单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生成听写单词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n并根据所生成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与相对应含义的字母语言词汇或者中文词汇相匹配;/n获取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听写信息,所述听写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n根据所述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听写单词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
并根据所生成的中文语音或者字母语言语音与相对应含义的字母语言词汇或者中文词汇相匹配;
获取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听写信息,所述听写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单词听写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还包括:
获取语音调整信息;
根据语音调整信息调整听写语音播放条件,所述语音调整信息包括语速调整值、音色信息,所述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及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所述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一初始语速阈值,所述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二初始语速阈值,所述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三上限语速阈值及第三下限语速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语音调整信息调整听写语音播放条件包括:
判断当前记忆强度值,所述当前记忆强度值包括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及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并根据判断结果调整语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包括:
所述听写信息包括再次复习信息和初次听写信息;
所述标记信息包括初次学习新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答对、再次复习生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作答超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词听写最佳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复习间隔时长和最佳复习时间点包括:
计算用户在初次学习或再次复习后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
当所述单词听写标记信息为新词且用户答错时,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的计算公式为Tbr1=Trc1+D1,其中Tbr1为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Trc1为初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音红杉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