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36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记忆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输出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接收对所述学习单词的学习信息,所述学习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学习单词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学习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接收所述复习间隔时长,根据所述学习信息和所述复习间隔时长得出最佳复习时间点。根据学习信息对所述学习的单词进行标记,根据对不同学习单词的不同标记会生成不同的当前记忆强度值,记忆强度值越高表明所述学习单词的掌握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计算出最佳复习时间点,全方位考察学习者对所述学习单词的掌握情况,进而提供最佳合理的复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planning the best review time of word list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记忆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近几十年以来,学习外语成为一种潮流,学习外语的队伍越来越大。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趋势下,我国也开始重视外语教育,将外语的地位一步步提高。即便我们国家付出了这样的努力,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却依旧没有办法掌握优秀的外语能力,学了十几年外语到头来,依旧没有办法去使用外语,只是换成了一张张成绩还不错试卷,彰显着那段曾经的辉煌。这很显然就是我们的教学、学习方法上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学习语言都需要经过经历了一个“听、说、读、写”这样一个过程,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从小时候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是体现了听说这两个过程,我们会开始接听父母给我们传来的种种语言信息,然后大脑会分析这些语言信息,然后就是模仿这些语言信息,做出反馈。而作为外语学习者,听力的训练是整个过程中得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无法针对每个单词的不同掌握程度而有针对性的在最佳复习时间复习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记忆单词。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及系统至少解决上述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包括:输出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接收对所述学习单词的学习信息,所述学习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学习单词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学习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接收所述复习间隔时长,根据所述学习信息和所述复习间隔时长得出最佳复习时间点。采用上述方案,根据学习信息对所述学习的单词进行标记,根据对不同学习单词的不同标记会生成不同的当前记忆强度值,所述记忆强度值反映了学习者对单词的掌握程度,记忆强度值越高表明所述学习单词的掌握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通过计算所述复习间隔时长进而计算出所述最佳复习时间点,全方位考察学习者对所述学习单词的掌握情况,进而提供最佳合理的复习时间。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还包括:判断输出所述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时是否使用外接播放;若是,将此次学习单词的学习计为有效学习;若否,接收输出所述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时的外部音频信息;设置声音强度阈值参数;分析所述外部音频信息,判断所述外部音频信息的外部声音强度是否大于所述声音强度阈值参数;若是,将此次学习单词的学习计为无效学习;若否,将此次学习单词的学习计为有效学习。采用上述方案,当外部环境过于嘈杂,用户难以从中听清时,外部环境对学习客观上存在较大影响,不应被记录为有效样本,但如果学习者使用外接设备,如耳机,那么学习者不会被影响,此次学习不会被影响,应该计为有效学习。进一步地,所述学习信息包括再次复习信息和初次学习信息,所述标记信息包括初次学习新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答对、再次复习生词答错、再次复习生词作答超时。采用上述方案,用户在使用时遇到的所述学习单词可能是初次学习的新词、也可能是再次复习学过的生词,所以即便针对同样的词在上述不同情况下都反映了用户的不同掌握程度,对不同情况加以区分可以更合理的计算最佳复习时间点。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对所述学习单词的学习信息包括接收所述时间信息,包括步骤:设置第一反应时长和第二反应时长,所述第一反应时长大于第二反应时长;接收作答信息,所述作答信息包括答案信息和所答时长,判断所述答案信息是否正确,对比所述第一反应时长和第二反应时长与作答时长;当学习单词为新词,所述作答信息正确且所述作答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反应时长时,所述学习单词的标记为熟词且记忆强度值为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当学习单词为新词,所述作答信息正确且所述作答时长大于所述第二反应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反应时长时,所述学习单词的标记为生词且记忆强度值为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所述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计算根据公式I=(Dz-(D3'-Db))×2,Dz为极值,I为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D3'为反应时长,Da为第一反应时长,Db为第二反应时长;当学习单词为新词,所述作答信息错误时标记所述学习单词为生词,所述学习单词的记忆强度值为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反应时长和第二反应时长,根据用户作答的实际反应时长与所述第一反应时长和第二反应时长的比较,提高学习者在学习时的紧张感,避免学习者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根据用户作答时长来更加细致、准确地反应用户对所述学习单词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应时长和第二反应时长及公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人类遗忘规律进行确定。优选地,所述得出最佳复习时间点包括:计算初次学习或再次复习后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当所述学习单词标记信息为新词且用户答错时,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根据公式:Tbr1=Trc1+D1,其中Tbr1为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Trc1为初学时间点,D1为第一复习间隔时长;所述第一复习间隔时长的计算根据公式:D1=C1×ep,P=(C2×Sn/μ)+C3,其中D1为第一复习间隔时长,C1为幂值系数,e为自然常数,P为幂值,C2为强度系数,Sn为第一当前记忆强度,C3为幂值常量,μ为计算常量;当所述学习单词标记信息为生词且用户答对时Tbr1=Trc2+D1,Trc2为当前复习时间点;当所述学习单词标记信息为生词且用户答错或超时作答时,Tbr1=Tbr1'+D1,其中Tbr1'为上次学习完成后的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为用户学习完所述单词后,下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点,所述第一复习间隔时长为本次学习的当前时间距离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的时长,通过用户对不同单词的不同学习情况,生成不同的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用户学习时初次学习完新词且被标记为生词之后,下次学习所述新词为复习,此时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为初次学习所述新词时间点与第一复习间隔时长叠加;当所述学习单词被标记为生词说明本次学习已经不是初次学习,已经进入复习阶段;当所述学习单词标记信息为生词且用户答对或超时作答时,说明用户对所述生词掌握程度还是很低,用户本次的作答时间可能晚于上次学习完成后的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也可能晚于上次作答完成后的最佳复习时间点,所以在上次学习完成后的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基础上与所述第一复习间隔时长叠加。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合理的计算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提高学习效率。优选地,所述最佳复习时间点的计算还包括步骤:判断同一单词连续答对的次数;若此次数等于三次,则判断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是否与上述连续三次复习处于同一复习周期内;若否,不进行调整;若是,则将本次最佳复习时间点设置在下一复习周期。采用上述方案,记忆方法更加科学,提升学习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当前记忆强度Sn的确定包括:当所述学习单词为初次学习的新词时,所述第一当前记忆强度Sn根据上述记载为第二初始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出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n接收对所述学习单词的学习信息,所述学习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学习单词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n根据所述学习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n接收所述复习间隔时长,根据所述学习信息和所述复习间隔时长得出最佳复习时间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
接收对所述学习单词的学习信息,所述学习信息包括用户对所述学习单词的记忆强度值、标记信息、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学习信息计算复习间隔时长;
接收所述复习间隔时长,根据所述学习信息和所述复习间隔时长得出最佳复习时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还包括:
判断输出所述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时是否使用外接播放;
若是,将此次学习单词的学习计为有效学习;
若否,接收输出所述学习单词的语音信息时的外部音频信息;
设置声音强度阈值参数;
分析所述外部音频信息,判断所述外部音频信息的外部声音强度是否大于所述声音强度阈值参数;
若是,将此次学习单词的学习计为无效学习;
若否,将此次学习单词的学习计为有效学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所述学习单词的学习信息包括接收所述时间信息,包括:
设置第一反应时长和第二反应时长,所述第一反应时长大于第二反应时长;
接收作答信息,所述作答信息包括答案信息和所答时长,判断所述答案信息是否正确,对比所述第一反应时长和第二反应时长与作答时长;
当学习单词为新词,所述作答信息正确且所述作答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反应时长时,所述学习单词的标记为熟词且记忆强度值为第一初始记忆强度值;
当学习单词为新词,所述作答信息正确且所述作答时长大于所述第二反应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反应时长时,所述学习单词的标记为生词且记忆强度值为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所述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计算根据公式I=(Dz-(D3'-Db))×2,Dz为极值,I为第三初始记忆强度值,D3'为反应时长,Da为第一反应时长,Db为第二反应时长;
当学习单词为新词,所述作答信息错误时标记所述学习单词为生词,所述学习单词的记忆强度值为第二初始记忆强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词听最佳复习时间规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出最佳复习时间点包括计算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当所述学习单词标记信息为新词且用户答错时,所述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根据公式:
Tbr1=Trc1+D1,其中Tbr1为第一最佳复习时间点,Trc1为初学时间点,D1为第一复习间隔时长;
所述第一复习间隔时长的计算根据公式:
D1=C1×ep,P=(C2×Sn/μ)+C3,其中D1为第一复习间隔时长,C1为幂值系数,e为自然常数,P为幂值,C2为强度系数,Sn为第一当前记忆强度,C3为幂值常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音红杉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