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36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包括:读取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与一一对应目标位上的电子标签,获取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监测目标区域中目标样品的转移信息,基于转移信息,对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保存并显示第二排序结果。通过电子便签的精确定位,获取样品的位置情况,很好的解决了目前繁琐的操作,增加了样品管理的准确性,克服了当前存在的弊端,使实验室样品管理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实验室的样品管理,是进入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第一道关键工序。对这一源头输入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保证检验前各项准备工作的严谨有效避免出错,能够保证后续实验的正常开展,做到样品信息可追溯、可跟踪达到有据可查。目前实验室样品多采用传统的检测信息为主,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初始记录的基础上记录、保存、备份。这样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出错率高,数据丢失情况严重,很难弥补错误,给实验室样品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电子便签的精确定位,获取样品的位置情况,很好的解决了目前繁琐的操作,增加了样品管理的准确性,克服了当前存在的弊端,使实验室样品管理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中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包括:读取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与一一对应目标位上的电子标签,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监测目标区域中所述目标样品的转移信息,基于所述转移信息,对所述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保存并显示所述第二排序结果。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的步骤包括:感应读取设置在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上的第一电子标签;感应读取所述样品本体放置在对应目标位的第二电子标签;建立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与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一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所述转移信息,对所述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的过程中包括:基于所述转移信息对转移放置位的第二电子标签中的电子信息进行调整;解除待转移目标样品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与原先目标位对应的第二电子标签的原先对应关系,并重新建立所述转移放置位对应的第二电子标签与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的新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新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保存并显示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之后,还包括:基于转移信息,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转移放置位;基于实验室样品存放数据库,确定所述转移放置位的位置属性以及位置环境,同时,确定所述目标样品的样品属性;根据所述位置属性、位置环境以及样品属性,判断所述转移放置位放置所述目标样品是否合格;若合格,保持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不变;否则,推送与所述目标样品相关的新的待放置信息,并对所述第二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三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三排序结果进行显示及保存。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监测目标区域中所述目标样品的转移信息的过程中,还包括: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输入的转移指令,确定待转移目标样品;检测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是否合格,若合格,监测并获取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在目标区域中的转移信息;否则,将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存放到闲置区域,并进行第一报警提醒;其中,检测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采集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的样品小样;基于预先设定的n个测量指标,对所述样品小样进行一一测量,获得第一测量结果w1={w1,w2,...,wn},其中,w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样品小样的第一综合权重值S1;S1=w1β1+w2β2+...+wnβn;其中,β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因子,且β1+β2+...+βn=1;基于指标占比对所述n个测量指标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获取前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第二测量结果w2={w21,w22,...,w2N},其中,w2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样品小样的第二综合权重值S2;S2=w21β21+w22β22+...+w2Nβ2N;其中,β2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因子,且β21+β22+...+β2N<1;确定所述第一综合权重值S1与第二综合权重值S2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样品小样合格,并执行第二报警提醒;当所述差值不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样品小样不合格,并执行第三报警提醒。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读取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与一一对应目标位上的电子标签的过程中,还包括:向所述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上的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第一连接协议,读取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第一电子信息;同时,向与所述目标样本一一对应的目标位上的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第二连接协议,读取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电子信息;当未读取到第一电子信息和/或第二电子信息时,监测所述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的本体信息,同时,监测对应的目标位的位信息;根据所述本体信息和位信息,优化所述第一排序结果;其中,所述本体信息包括:所述样品本体的形状信息、所述样品本体的颜色信息、所述样品本体的唯一标识信息;所述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位的放置槽位大小、所述目标位的放置槽位形状、所述目标位的唯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采集所述目标样品的初始样品质量M,同时,通过与所述目标样品一一对应的目标位的D个压力传感器,测量所述目标样品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质量变化信息;根据所述质量变化信息,计算所述目标样品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消耗效率μ;其中,m表示在预设时间段内,对目标样品的取样次数;Mji表示第i次对目标样品取样后,第j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压力值;Mji+1表示第i+1次对目标样品取样后,第j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压力值;Ti+1表示第i次与第i+1次对目标样品进行取样的取样时间间隔;Mj1表示第1次对目标样品取样后,第j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压力值;T1表示未取样与第1次对目标样品进行取样的取样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历史使用时间集合,根据所述历史使用时间集合,确定所述目标样品的频繁使用阶段;根据所述频繁使用阶段以及所述平均消耗功率,对所述目标样品的当前所处位置进行调整提醒。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所述位置属性、位置环境以及样品属性,判断所述转移放置位放置所述目标样品是否合格的过程中包括:标定当前转移放置位;基于放置位空间表,将实验室进行样品区域划分,获得p个样品区域,同时,将所述当前转移放置位标定在对应的第一样品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样品区域的环境属性X;确定所述当前转移放置位与所述第一样品区域的第一关系y1;确定所述当前转移放置位与所述第一样品区域中的相邻放置位的第二关系y2={y21,y22,y23,y24};其中,y21表示所述当前转移放置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读取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与一一对应目标位上的电子标签,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n监测目标区域中所述目标样品的转移信息,基于所述转移信息,对所述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n保存并显示所述第二排序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样品排序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与一一对应目标位上的电子标签,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
监测目标区域中所述目标样品的转移信息,基于所述转移信息,对所述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
保存并显示所述第二排序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的步骤包括:
感应读取设置在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上的第一电子标签;
感应读取所述样品本体放置在对应目标位的第二电子标签;
建立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与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一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第一排序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转移信息,对所述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的过程中包括:
基于所述转移信息对转移放置位的第二电子标签中的电子信息进行调整;
解除待转移目标样品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与原先目标位对应的第二电子标签的原先对应关系,并重新建立所述转移放置位对应的第二电子标签与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的新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新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排序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保存并显示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之后,还包括:
基于转移信息,获取所述目标样品的转移放置位;
基于实验室样品存放数据库,确定所述转移放置位的位置属性以及位置环境,同时,确定所述目标样品的样品属性;
根据所述位置属性、位置环境以及样品属性,判断所述转移放置位放置所述目标样品是否合格;
若合格,保持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不变;
否则,推送与所述目标样品相关的新的待放置信息,并对所述第二排序结果进行调整,获得第三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三排序结果进行显示及保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目标区域中所述目标样品的转移信息的过程中,还包括:
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输入的转移指令,确定待转移目标样品;
检测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是否合格,若合格,监测并获取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在目标区域中的转移信息;
否则,将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存放到闲置区域,并进行第一报警提醒;
其中,检测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待转移目标样品的样品小样;
基于预先设定的n个测量指标,对所述样品小样进行一一测量,获得第一测量结果w1={w1,w2,...,wn},其中,w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样品小样的第一综合权重值S1;
S1=w1β1+w2β2+...+wnβn;
其中,β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因子,且β1+β2+...+βn=1;
基于指标占比对所述n个测量指标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获取前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第二测量结果w2={w21,w22,...,w2N},其中,w2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第二测量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样品小样的第二综合权重值S2;
S2=w21β21+w22β22+...+w2Nβ2N;
其中,β2N表示第N个测量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因子,且β21+β22+...+β2N<1;
确定所述第一综合权重值S1与第二综合权重值S2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样品小样合格,并执行第二报警提醒;
当所述差值不小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样品小样不合格,并执行第三报警提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与一一对应目标位上的电子标签的过程中,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样品的样品本体上的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第一连接协议,读取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第一电子信息;
同时,向与所述目标样本一一对应的目标位上的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第二连接协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海鹏邢希学张怀东张京军龚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