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分析仪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系统的接口。最早,HPLC和CE之间采用六通阀连接,该接口用样品管收集样品并通过六通阀的切换实现HPLC流出物到CE的转移。与六通阀相似,四通阀和八通阀接口,也是通过阀的机械切换实现进样和分析之间的转换。随着微型柱的使用,诞生了新型流动阀接口,它通过控制“冲洗缓冲溶液”的流动与停止来控制CE的进样与分析,实现微量样品的转移。光门阀接口利用照射于CE进样端的强激光束对第一维流出的荧光衍生物进行光降解来实现二维接口的切换,CE分离时间大大缩短,快速HPLC-CE得以实现。本实验室曾设计过动态脉冲接触式接口,它是利用电磁阀带动HPLC毛细管,通过与电泳进样端短暂接触,实现电迁移进样。以上几种HPLC-CE的共同点在于1、利用电迁移原理进样;2、电泳采用负高压模式,即接口处CE进样端接地,而在电泳的检测端施加负高压。负高压电泳模式避免了高压电对前一维液相色谱分离的影响,但却限制了HPLE-CE二维分离与分子鉴定技术-质谱(MS)的联用。MS可提供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在蛋白组学等领域发挥越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系统的接口,由支架、滑杆、步进电机、CE毛细管、液相色谱毛细管柱、储液槽、刮片经相互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HPLC毛细管柱(7)的末段固定在支架(10)上,CE毛细管柱(5)的进样端固定在滑杆(6)的下端,固定点与进样端距离约为1-4厘米,CE毛细管(5)另一端与ESI-MS或其它检测器2相连;滑杆(6)由步进电机(8)驱动,可带动CE毛细管(5)上下移动,CE管进样端缓冲溶液储液槽(11)安放在支架底座(10)上;滑杆(6)位于分析位置(3)时,CE毛细管(5)进样端正好浸没在储液槽(11)的缓冲液中;滑杆(6)上升到分析位置(4)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民,胡华玲,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