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8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6
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控制机构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单向阀组与控制阀组,控制机构安装在辅助摇臂的控制腔内;其执行机构包括调节螺栓、执行柱塞、第三弹簧座、第三弹簧,所述执行机构安装在辅助摇臂的执行腔内。其优点在于: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均形成独立的模块化设计,加工容易,装配工艺简单,能够大幅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重型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制动技术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抬起加速踏板,松开离合器,利用发动机压缩行程中所产生的压缩阻力,以及进排气阻力和摩擦力对驱动轮所形成的制动力作用,使之对汽车进行制动。发动机制动技术分为压缩式发动机制动、泄气式发动机制动和部分泄气式发动机制动三种。压缩式发动机制动是在压缩上止点附近开启排气门或辅助气门;泄气式发动机制动是在整个发动机循环开启排气门;部分泄气式发动机制动是在发动机循环的大部分冲程开启排气门。发动机制动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行车制动器的使用频率,整车在下长坡、崎岖山路等陡峭路面时,使用发动机制动,可以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CN110425016A)与一种液控式发动机制动装置(CN110425015A),其通过在辅助摇臂上形成执行腔与控制腔,并在执行腔与控制腔内安装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通过电磁阀控制油路系统,调节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的位置状态,实现与排气门的配合。但是,上述发动机制动装置的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是需要按照装配工序逐一装配在辅助摇臂上的,不仅对辅助摇臂上执行腔与控制腔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而且装配工序复杂,生产节拍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包括排气门,其包括第一排气门、第二排气门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与第二排气门上的气门桥;滑销,其设置在气门桥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摇臂轴,其具有供机油流通的制动油路;凸轮轴,其与摇臂轴平行设置,并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与辅助凸轮;排气摇臂,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上,其前端与气门桥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对应接触;辅助摇臂,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上,并与排气摇臂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相对应,所述辅助摇臂上还设有控制腔、执行腔以及连通制动油路与控制腔的第一油路和连通控制腔与执行腔的第二油路,所述执行腔位于辅助摇臂前端且其下端开口与滑销相对应;弹性元件,其能将辅助摇臂压住与辅助凸轮保持接触;控制机构,其固定安装在控制腔内,其包括壳体、单向阀组、控制阀组,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所述壳体外圈形成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与连通通道之间形成有多个油孔;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球体、第一弹簧座、第一弹簧,所述球体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弹簧座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腔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弹簧座中心形成有通油孔,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球体、第一弹簧座相抵,能驱使球体密封连通通道;所述控制阀组其包括顶杆、第二弹簧座、第二弹簧,所述顶杆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所述顶杆呈“T”字形,其一端能穿过连通通道进入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弹簧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腔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顶杆、第二弹簧座相抵,能驱使顶杆与球体接触,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簧的弹性力;执行机构,其设置在执行腔内,其包括调节螺栓、执行柱塞、第三弹簧座、第三弹簧,所述执行柱塞上端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陷槽,所述第三弹簧座固定安装在凹陷槽的上端端部,所述调节螺栓下端设置在凹陷槽内,上端穿出第三弹簧座与执行腔顶端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栓下端形成有支撑凸台,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三弹簧座、支撑凸台相抵,能驱使调节螺栓底部与凹陷槽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一油路与控制腔的侧壁连通,并与环形油槽相对应,所述第二油路与控制腔的端部连通,并与通油孔相对应。所述壳体外形成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控制腔内壁形成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壳体与控制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座外端端部形成有操作孔。所述第一弹簧座与第一安装腔通过过盈固定配合,所述第二弹簧座与第二安装腔通过过盈固定配合。所述连通通道与球体配合的一端形成有锥形密封面。所述单向阀组还包括球座,所述球座中心形成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一端形成有与球体适配的圆弧面,所述球座与球体配合一端的外侧形成有若干翻边;所述第一弹簧座端部形成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套设在球座外,与翻边相抵,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弹簧槽内,与第一弹簧座相抵。所述顶杆一端端部形成有弹簧定位槽,所述第二弹簧座内端端部形成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设置在弹簧定位槽与第二弹簧槽内。所述第三弹簧座与凹陷槽通过过盈固定配合。所述第三弹簧座下端形成有第三弹簧槽,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第三弹簧槽内,且所述第三弹簧座的端部与调节螺栓的支撑凸台限位配合。所述调节螺栓上端外还设有锁紧螺母。上述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摇臂轴内的制动油路无机油流通,此时执行柱塞与滑销保持一定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的升程不起作用,不会影响排气门的正常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当上述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工作时,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电磁阀开启,使得机油能够流入到摇臂轴的制动油路内,制动油路内的机油通过第一油路进入到控制腔内,再通过环形油槽、油孔进入到连通通道中,连通通道中的机油一部分进入到第二安装腔,并推动顶杆移动,使其与球体分离并退出第一安装腔,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一安装腔,并通过通油孔、第二油路进入到执行腔内,执行腔内的机油则推动执行柱塞向下运动,使得执行柱塞与滑销之间的制动间隙被消除,在辅助凸轮的驱动下,在发动机压缩冲程上止点附近,执行柱塞与滑销相抵触,执行柱塞与滑销相互受到一个反作用力,此时,执行腔、第二油路、第一安装腔内形成高压油,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推动球体密封连通通道,因此机油无法流出,形成一个封闭的油路,执行柱塞不会向上移动,因此滑销会被压下,从而开启排气门,实现发动机制动。当上述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不工作时,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电磁阀关闭,摇臂轴的制动油路内机油压力下降或由电磁阀泄出,顶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其一端伸入到第一安装腔内并推动球体移动打开连通通道,使得机油从执行腔、第二油路、第一安装腔泄出,执行柱塞也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与滑销保持一定制动间隙,因此辅助凸轮的升程不起作用,不会影响排气门的正常运动,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使得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均能够形成独立的整体模块,形成模块化设计,加工容易,装配工艺简单,能够大幅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辅助摇臂、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动机制动时辅助摇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包括/n排气门(1),其包括第一排气门(11)、第二排气门(12)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11)与第二排气门(12)上的气门桥(13);/n滑销(2),其设置在气门桥(13)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11)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13);/n摇臂轴(3),其具有供机油流通的制动油路(31);/n凸轮轴(4),其与摇臂轴(3)平行设置,并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41)与辅助凸轮(42);/n排气摇臂(5),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其前端与气门桥(13)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41)对应接触;/n辅助摇臂(6),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并与排气摇臂(5)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42)相对应,所述辅助摇臂(6)上还设有控制腔(61)、执行腔(62)以及连通制动油路(31)与控制腔(61)的第一油路(63)和连通控制腔(61)与执行腔(62)的第二油路(64),所述执行腔(62)位于辅助摇臂(6)前端且其下端开口与滑销(2)相对应;/n弹性元件(7),其能将辅助摇臂(6)压住与辅助凸轮(42)保持接触;/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控制机构(8),其固定安装在控制腔(61)内,其包括壳体(81)、单向阀组、控制阀组,所述壳体(81)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腔(811)、第二安装腔(812),第一安装腔(811)与第二安装腔(812)之间设有连通通道(813),所述壳体(81)外圈形成有环形油槽(814),所述环形油槽(814)与连通通道(813)之间形成有多个油孔(815);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球体(82)、第一弹簧座(83)、第一弹簧(84),所述球体(82)设置在第一安装腔(811)内,所述第一弹簧座(83)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腔(811)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弹簧座(83)中心形成有通油孔(831),所述第一弹簧(84)两端分别与球体(82)、第一弹簧座(83)相抵,能驱使球体(82)密封连通通道(813);所述控制阀组其包括顶杆(85)、第二弹簧座(86)、第二弹簧(87),所述顶杆(85)设置在第二安装腔(812)内,所述顶杆(85)呈“T”字形,其一端能穿过连通通道(813)进入到第一安装腔(811),所述第二弹簧座(86)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腔(812)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87)两端分别与顶杆(85)、第二弹簧座(86)相抵,能驱使顶杆(85)与球体(82)接触,且所述第二弹簧(87)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簧(84)的弹性力;/n执行机构(9),其设置在执行腔(62)内,其包括调节螺栓(91)、执行柱塞(92)、第三弹簧座(93)、第三弹簧(94),所述执行柱塞(92)上端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陷槽(921),所述第三弹簧座(93)固定安装在凹陷槽(921)的上端端部,所述调节螺栓(91)下端设置在凹陷槽(921)内,上端穿出第三弹簧座(93)与执行腔(62)顶端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栓(91)下端形成有支撑凸台(911),所述第三弹簧(94)两端分别与第三弹簧座(93)、支撑凸台(911)相抵,能驱使调节螺栓(91)底部与凹陷槽(921)底部相接触;/n所述第一油路(63)与控制腔(61)的侧壁连通,并与环形油槽(814)相对应,所述第二油路(64)与控制腔(61)的端部连通,并与通油孔(831)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的发动机液压制动装置,包括
排气门(1),其包括第一排气门(11)、第二排气门(12)以及横设于第一排气门(11)与第二排气门(12)上的气门桥(13);
滑销(2),其设置在气门桥(13)内,其一端与第一排气门(11)接触,另一端穿出气门桥(13);
摇臂轴(3),其具有供机油流通的制动油路(31);
凸轮轴(4),其与摇臂轴(3)平行设置,并具有相邻布置的排气凸轮(41)与辅助凸轮(42);
排气摇臂(5),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其前端与气门桥(13)对应接触,其后端与排气凸轮(41)对应接触;
辅助摇臂(6),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摇臂轴(3)上,并与排气摇臂(5)相邻设置,其后端与辅助凸轮(42)相对应,所述辅助摇臂(6)上还设有控制腔(61)、执行腔(62)以及连通制动油路(31)与控制腔(61)的第一油路(63)和连通控制腔(61)与执行腔(62)的第二油路(64),所述执行腔(62)位于辅助摇臂(6)前端且其下端开口与滑销(2)相对应;
弹性元件(7),其能将辅助摇臂(6)压住与辅助凸轮(42)保持接触;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机构(8),其固定安装在控制腔(61)内,其包括壳体(81)、单向阀组、控制阀组,所述壳体(81)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腔(811)、第二安装腔(812),第一安装腔(811)与第二安装腔(812)之间设有连通通道(813),所述壳体(81)外圈形成有环形油槽(814),所述环形油槽(814)与连通通道(813)之间形成有多个油孔(815);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球体(82)、第一弹簧座(83)、第一弹簧(84),所述球体(82)设置在第一安装腔(811)内,所述第一弹簧座(83)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腔(811)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弹簧座(83)中心形成有通油孔(831),所述第一弹簧(84)两端分别与球体(82)、第一弹簧座(83)相抵,能驱使球体(82)密封连通通道(813);所述控制阀组其包括顶杆(85)、第二弹簧座(86)、第二弹簧(87),所述顶杆(85)设置在第二安装腔(812)内,所述顶杆(85)呈“T”字形,其一端能穿过连通通道(813)进入到第一安装腔(811),所述第二弹簧座(86)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腔(812)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87)两端分别与顶杆(85)、第二弹簧座(86)相抵,能驱使顶杆(85)与球体(82)接触,且所述第二弹簧(87)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簧(84)的弹性力;
执行机构(9),其设置在执行腔(62)内,其包括调节螺栓(91)、执行柱塞(92)、第三弹簧座(93)、第三弹簧(94),所述执行柱塞(92)上端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陷槽(921),所述第三弹簧座(93)固定安装在凹陷槽(921)的上端端部,所述调节螺栓(91)下端设置在凹陷槽(921)内,上端穿出第三弹簧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黎明俞振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