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绒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3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珊瑚绒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染料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珊瑚绒用染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染料,丙三醇,分散剂,乙酸,海藻酸钠,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固色剂,去离子水;所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剂,马来酸酐,聚乳酸,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珊瑚绒用染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抑菌性的优点。

Dyes for coral velvet and their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珊瑚绒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珊瑚绒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珊瑚绒作为一种新型面料,因其质地细腻、手感柔软、不易掉毛、不起球、不掉色,对皮肤无刺激,不过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服饰中。现有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7201668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珊瑚绒织物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脂肪胺、粉状碳酸钠、聚丙烯酸钠、一甲胺、植物染料依次投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并加热至45℃;2)再依次投入乙内酰脲、烷基萘磺酸钠、多亚基多胺、封闭型异氰酸酯,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并加热至60℃;3)将织物浸泡在染缸中40分钟;4)将浸泡后的织物在85℃烘干;5)将烘干后的织物浸入清水中漂洗40分钟;6)取出漂洗后的织物自然晾干。上述专利技术染色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色牢度,且染色均匀性好,无色花。将上述染色剂应用于珊瑚绒染色过程中虽然能够提高珊瑚绒的染色质量,但是由于珊瑚绒两面具有致密的绒毛,当洗涤后遇上阴雨天气或者被粘附水后不易晾干,从而使珊瑚绒内部仍然处于潮湿的环境,这种潮湿的环境不仅加快了珊瑚绒的褪色过程,而且还容易导致有害菌的滋生和繁殖,当婴儿穿着以上述珊瑚绒所制成的衣物时,由于其自身的抵抗力低下,极易感染衣物中的有害菌以及湿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珊瑚绒用染料,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抑菌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珊瑚绒用染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珊瑚绒用染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染料30-50份,丙三醇16-20份,分散剂3-5份,乙酸1-3份,海藻酸钠2-4份,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20-30份,固色剂6-10份,去离子水;所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剂0.1-0.3份,马来酸酐1-2份,聚乳酸40-50份,亚硫酸氢钠0.5-1份,过硫酸铵0.5-1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不仅安全环保,而且其良好的透气性能够破坏大多数有害菌的生长和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染料的抗菌和抑菌性能,但是聚乳酸结构中缺少亲水基团从而使材料表面产生强疏水性,通过引入马来酸酐与聚乳酸进行酰化反应合成N-马来酰化聚乳酸,不仅为聚乳酸结构中增加大量的亲水基团,而且还为聚乳酸的分子链中引入能够进行交联反应的双键,再与交联剂进行适度的交联反应,形成一个低交联度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有利于聚乳酸对水分的吸收,使珊瑚绒能够快速吸收衣物上所附着的婴儿所产生的尿液以及汗液等,从而使珊瑚绒衣物内的环境保持干燥,破坏了细菌和真菌等有害菌生存的条件,进而对有害菌特别是引起湿疹的白色念珠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及降低湿疹发生的作用。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由于以纳米级微粉的状态被分散在染料中,其表面效应使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容易与周围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仅增强了染料的吸水和抑菌功能,而且还增大了染料在载体上的附着力,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染料发挥其吸水和抑菌的作用时间。除此之外,聚乳酸和马来酸酐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婴儿皮肤无刺激性,对婴儿安全性高,在环境中易降解,对环境负担小。所述交联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壳聚糖20份,马来酸酐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壳聚糖和马来酸酐通过酰化反应合成N-马来酰化壳聚糖不仅能够改善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而且还为壳聚糖的分子链中引入能够进行交联反应的双键,因此可以作为交联剂再与N-马来酰化聚乳酸进行交联共聚,形成三维网架结构,经冷冻干燥后具有多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染料由青黛粉和紫草粉混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婴儿受到外界潮湿环境影响时,容易感染湿疹,为此将青黛粉和紫草粉混合后作为染料加入到配方中后,这些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不仅对湿疹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对于引发湿疹的白色念珠菌还具有一定抑制和灭杀作用。除此之外,植物染料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高且可降解。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由双酯基季铵盐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混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酯基季铵盐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共同发挥作用能够使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和渗透作用,同时还提高了珊瑚绒的抗静电、柔软性。进一步地,所述固色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份,壳聚糖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中的氨基可以与酸性、活性染料等阴离子基团形成静电结合,以达到固色的目的。但是这种结合力比较微弱,通过对壳聚糖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的固色剂,分子中的阳离子可以与染料阴离子反应形成色淀而沉积在纤维内外,极大地提高了织物的色牢度,并且分子内的壳聚糖容易在织物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提高织物的耐洗、耐摩擦等色牢度,有效避免现有固色剂对人体、织物本身性能的不良影响,同时季铵化改性壳聚糖也提高了染料的抑菌效果。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一种珊瑚绒用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取植物染料30-50份,丙三醇16-20份,分散剂3-5份,乙酸1-3份,海藻酸钠2-4份,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20-30份,固色剂6-10份;步骤2、将步骤1中所称取的植物染料、丙三醇、乙酸、海藻酸钠进行混合并加入去离子水,使料水比达到1:1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步骤3、向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固色剂和分散剂,于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搅拌2-4h,得到染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过程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进一步地,所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交联剂0.1-0.3份,马来酸酐1-2份,聚乳酸40-50份,亚硫酸氢钠0.5-1份,过硫酸铵0.5-1份;S2、将S1中所称取的马来酸酐和聚乳酸混合,并于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加热2h-4h,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得到熔融浆M1;S3、将S1中所称取的交联剂、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于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加入到S2中所得到的熔融浆M1中,搅拌混合,得到熔融浆M2;S4、将S3中所得到的熔融浆M2于温度为200℃的条件下保温4h-6h,得到熔融浆M3;S5、将S4中所得到的熔融浆M3于温度为0℃的条件下冷却2h-4h,得到板状的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块;S6、将S5中所得到的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块进行粉碎,得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颗粒;S7、将S6中所得到的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颗粒进行干法球磨,得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粉;S8、将S7中所得到的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颗粒进行高能球磨12-16h,得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使马来酸酐与聚乳酸进行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珊瑚绒用染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染料30-50份,丙三醇16-20份,分散剂3-5份,乙酸1-3份,海藻酸钠2-4份,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20-30份,固色剂6-10份,去离子水;/n所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剂0.1-0.3份,马来酸酐1-2份,聚乳酸40-50份,亚硫酸氢钠0.5-1份,过硫酸铵0.5-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珊瑚绒用染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染料30-50份,丙三醇16-20份,分散剂3-5份,乙酸1-3份,海藻酸钠2-4份,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20-30份,固色剂6-10份,去离子水;
所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剂0.1-0.3份,马来酸酐1-2份,聚乳酸40-50份,亚硫酸氢钠0.5-1份,过硫酸铵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绒用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壳聚糖20份,马来酸酐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绒用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染料由青黛粉和紫草粉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绒用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由双酯基季铵盐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绒用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份,壳聚糖3份。


6.一种珊瑚绒用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植物染料30-50份,丙三醇16-20份,分散剂3-5份,乙酸1-3份,海藻酸钠2-4份,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20-30份,固色剂6-10份;
步骤2、将步骤1中所称取的植物染料、丙三醇、乙酸、海藻酸钠进行混合并加入去离子水,使料水比达到1:1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步骤3、向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固色剂和分散剂,于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搅拌2-4h,得到染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珊瑚绒用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交联聚乳酸纳米粉的制备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兴徐千帆王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拓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