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及电镀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287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及电镀工艺,主要涉及金属装饰性表面处理领域。电镀液原料包括:硫酸镍430~520g/L;氯化镍30~50g/L;硼酸30~50g/L;糖精钠2~5g/L;烯丙基磺酸钠0.5~3g/L;聚乙二醇类型离子表面活性剂0.01~6mg/L;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5~10mg/L,工艺包括使用上述的电镀液,且工艺的处理温度是48‑55℃,pH值3.9‑4.5,阴极电流密度3.9‑4.5A/d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及电镀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装饰性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及电镀工艺。
技术介绍
绒面镍是装饰性表面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具有外观华美,色泽细腻柔和,内应力低,防腐蚀性好的特点,可直接作为防护装饰性外层,也可以在其上涂覆其它金属,如铬、金、银等,获得更优秀的防护装饰效果。目前,绒面镍已在汽车装饰、电子产品、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最早的绒面镍是通过机械法制得的,这种方法获得的产品,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劳动强度大,已基本被淘汰。目前,获得绒面镍一般有两种方法:复合电沉积法和乳化剂法。复合电沉积法,即在工作液中加入以金属化合物组成的分散相,悬浮于工作液中,与镍离子共沉积形成凹凸不平的镍层。由此技术形成的绒面镍表面光泽度不理想,工作液不易维护而应用受到限制。乳化剂法是在瓦特镍工作液中引入起砂乳化剂,这些起砂乳化剂一般由一种或两种非离子表活剂组成,这些非离子表活剂具有反常的不溶解性能,随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反而降低,温度升高至浊点时,与水有缔合作用,醚键会脱钩,析出使溶液浑浊。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类型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脂肪醇类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类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项或任几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类型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分子量是5000-20000的聚乙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获得绒面镍层的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祖文王鲁艳
申请(专利权)人:德锡化学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