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66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属于水泥管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上料机构、搅拌机构、成型机构、夹持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加工台顶部上设有Y字支撑架,所述Y字支撑架上设有横板,且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成型机构设置在加工台顶部上,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成型机构的正上方且安装在横板上,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搅拌机构的旁侧安装在横板上,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加工台顶部上且夹持机构与成型机构呈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且位于成型机构的旁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了上料机构、搅拌机构、成型机构、夹持机构和输送机构五道工序可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制造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管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石棉水泥管又名石棉水泥电缆保护管、石棉管、石棉水泥电缆管、石棉电缆管等,采用电扩孔等先进工艺,以高强无污染的石棉纤维作为盘材,加入高强高摩维尼纶、植物纤维等原料,用高标号水泥为主要原料,通过抄取卷制而成的新一代增强纤维水泥电缆管,石棉水泥电缆管具有强度高(管体抗折荷载、外压荷载10000-30000N)、耐酸碱腐蚀、耐高温(1500℃以上不变质)散热好(热阴系数∠1.0)、敷设系数为0.96,载流量大、不导磁、单芯电缆,不产生涡流、内壁光滑、摩擦系数∠0.30、易切割加工等优点。石棉水泥电缆管敷设地下后,湿润泥土使管体的硬化过程继续进行,石棉水泥电缆管管体强度随之增加,使用寿命可达100年。现有技术中石棉水泥管制造过程中,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仍采用手工或半手工方式生产,劳动强度高,产能极其落后,质量难以控制。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和操作简单的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棉水泥管制造过程中,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仍采用手工或半手工方式生产,劳动强度高,产能极其落后,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包括加工台、上料机构、搅拌机构、成型机构、夹持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加工台顶部上设有Y字支撑架,所述Y字支撑架上设有横板,且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成型机构设置在加工台顶部上,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成型机构的正上方且安装在横板上,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搅拌机构的旁侧安装在横板上,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加工台顶部上且夹持机构与成型机构呈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且位于成型机构的旁侧。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底座、圆环支撑架、料斗、O形料槽、上料轴、螺旋扇叶、上料电机和出料口,所述底座设置在横板顶部上,所述圆环支撑架设置在底座顶部上,所述O形料槽横向卡设在底座顶部上且O形料槽位于圆环支撑架内,所述料斗卡设在圆环支撑架内且料斗底部贯穿O形料槽顶壁与O形料槽相连通,所述上料电机设置在底座顶部上且所述上料电机主轴水平向O形料槽方向,所述上料轴设置在所述O形料槽内且上料轴贯穿O形料槽连接在上料电机主轴上,所述螺旋扇叶套设在上料轴外壁上,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置在O形料槽的尾部且出料口另一端设置在搅拌机构上。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部件和出料部件,所述出料部件设置在横板的顶部上,所述搅拌部件设置在出料部件上。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桶、进水管、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桨和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桶设置在出料部件顶部上,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桶顶部上且搅拌电机的主轴贯穿搅拌桶竖直向下,所述搅拌轴设置在搅拌桶内且安装在搅拌电机的主轴上,若干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搅拌轴上方外壁上,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搅拌杆的下方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进水管卡设在搅拌桶顶部上且进水管与搅拌桶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部件包括出料板、出料电缸和两个矩形条,两个所述矩形条设置在搅拌桶两侧且两个矩形条两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出料板设置在搅拌桶底部且出料板卡设在两个矩形条侧壁上滑槽内,所述出料电缸设置在横板顶部上且出料电缸伸缩端固定在出料板的一端上。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底板、芯模、固定板、两个推动电缸、两个竖板、两个外模具、两个齿轮、两个齿条、两个驱动电机和四个夹紧部件,两个所述竖板对称平行设置在横板底部,且两个所述竖板均设有矩形槽,所述底板设置在两个竖板的底部,两个所述外模具贴合竖直设置在底板顶部上,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设置在竖板上的矩形槽内,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设置在两个竖板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齿轮分别设置在两个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且两个齿轮分别和两个齿条啮合,其中两个夹紧部件对称设置两个竖板内侧壁上且分别固定在两个齿条上,另外两个夹紧部件对称设置在两个竖板的内侧壁上,两个所述推动电缸对称设置在底板底部上且两个推动电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贯穿加工台向下延伸,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两个推动电缸的伸缩端上,所述芯模底部设置在固定板上并芯模卡设在加工台上,且所述芯模内部设有振动部件。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升降部件、旋转电机、圆盘、伸缩电缸、双向电缸和两个加持杆,所述升降部件竖直设置在加工台上且升降部件正对外模具,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升降部件的升降端上且旋转电机主轴向外模具方向延伸,所述圆盘设置在旋转电机的主轴上,所述伸缩电缸设置在圆盘的侧壁上且伸缩电缸的伸缩端向外模具方向延伸,所述双向电缸设置在伸缩电缸的伸缩端上,两个所述加持杆设置在双向电缸的两个伸缩端上。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部件、下料口和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对称设置加工台顶部上,且其中一个挡板紧靠在两个竖板的侧壁,所述输送部件卡设在两个挡板的两内侧壁上,所述下料口设置在输送部件的尾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上料机构、搅拌机构、成型机构、夹持机构和输送机构五道工序可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制造工效。其二,本专利技术中对物料进行上料时通过上料电机工作,带动上料轴转动,则会带动螺旋扇叶转动将O形料槽内的物料从出料口送至搅拌机构内,在上料的过程中就能对石棉纤维、水泥和沙子等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提高了成品的质量。其三,本专利技术中在成型的时候通过设置在芯模内部的振动部件工作,对泥浆进行密实,提高了成品石棉水泥管的质量。其四,本专利技术中对成品的石棉水泥管自动搬运,通过伸缩电缸工作,则会带动伸缩电缸伸缩端的双向电缸往成品方向延伸,延伸至合适的位置,双向电缸工作,带动双向电缸的两伸缩端上的加持杆工作,对成品的石棉水泥管进行加持,然后伸缩电缸继续工作,将成品伸至输送机构正上方,再通过旋转电机工作,会带动圆筒旋转,则会带动伸缩电缸、双向电缸和两个加持杆旋转,以及带动加持杆加持的成品旋转,旋转九十度,使竖向的成品旋转成横向的,通过升降机构工作,带动旋转电机、圆盘、伸缩电缸、双向电缸、加持杆和加持杆加持的成品下降至输送机构顶部,再通过双向电缸工作,加持杆松开,成品落在输送机构上输送至脱模养护工序进行加工,不需要人工,大大提高了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石棉水泥管制造过程中,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仍采用手工或半手工方式生产,劳动强度高,产能极其落后,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机构和成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上料机构(2)、搅拌机构(3)、成型机构(4)、夹持机构(5)和输送机构(6),所述加工台(1)顶部上设有Y字支撑架(11),所述Y字支撑架(11)上设有横板(12),且所述加工台(1)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13),所述成型机构(4)设置在加工台(1)顶部上,所述搅拌机构(3)设置在成型机构(4)的正上方且安装在横板(12)上,所述上料机构(2)设置在搅拌机构(3)的旁侧安装在横板(12)上,所述夹持机构(5)设置在加工台(1)顶部上且夹持机构(5)与成型机构(4)呈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机构(6)设置在加工台(1)上且位于成型机构(4)的旁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上料机构(2)、搅拌机构(3)、成型机构(4)、夹持机构(5)和输送机构(6),所述加工台(1)顶部上设有Y字支撑架(11),所述Y字支撑架(11)上设有横板(12),且所述加工台(1)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13),所述成型机构(4)设置在加工台(1)顶部上,所述搅拌机构(3)设置在成型机构(4)的正上方且安装在横板(12)上,所述上料机构(2)设置在搅拌机构(3)的旁侧安装在横板(12)上,所述夹持机构(5)设置在加工台(1)顶部上且夹持机构(5)与成型机构(4)呈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机构(6)设置在加工台(1)上且位于成型机构(4)的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底座(21)、圆环支撑架(22)、料斗(23)、O形料槽(24)、上料轴(25)、螺旋扇叶(26)、上料电机(27)和出料口(28),所述底座(21)设置在横板(12)顶部上,所述圆环支撑架(22)设置在底座(21)顶部上,所述O形料槽(24)横向卡设在底座(21)顶部上且O形料槽(24)位于圆环支撑架(22)内,所述料斗(23)卡设在圆环支撑架(22)内且料斗(23)底部贯穿O形料槽(24)顶壁与O形料槽(24)相连通,所述上料电机(27)设置在底座(21)顶部上且所述上料电机(27)主轴水平向O形料槽(24)方向,所述上料轴(25)设置在所述O形料槽(24)内且上料轴(25)贯穿O形料槽(24)连接在上料电机(27)主轴上,所述螺旋扇叶(26)套设在上料轴(25)外壁上,所述出料口(28)的一端设置在O形料槽(24)的尾部且出料口(28)另一端设置在搅拌机构(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部件(31)和出料部件(32),所述出料部件(32)设置在横板(12)的顶部上,所述搅拌部件(31)设置在出料部件(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件(31)包括搅拌桶(311)、进水管(312)、搅拌电机(313)、搅拌轴(314)、搅拌桨(315)和若干搅拌杆(316),所述搅拌桶(311)设置在出料部件(32)顶部上,所述搅拌电机(313)设置在搅拌桶(311)顶部上且搅拌电机(313)的主轴贯穿搅拌桶(311)竖直向下,所述搅拌轴(314)设置在搅拌桶(311)内且安装在搅拌电机(313)的主轴上,若干所述搅拌杆(316)设置在搅拌轴(314)上方外壁上,所述搅拌桨(315)设置在搅拌杆(316)的下方固定在搅拌轴(314)上,所述进水管(312)卡设在搅拌桶(311)顶部上且进水管(312)与搅拌桶(3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棉水泥管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件(32)包括出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泽帆李俊杰林健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星瑞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