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88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包括外模、内模、安装轴、热风加温装置和水雾喷洒装置,所述外模内中心位置安装有安装轴且呈竖立设置,所述安装轴上安装有内模,所述外模一侧安装有水雾喷洒装置,所述外模另一侧安装有热风加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泥铸管与外模脱模时,拉动第三侧模与第四侧模上的把手使其分别与第二侧模和第一侧模呈平齐状态,接着将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绕着转轴旋转至水平位置,然后将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竖直向上抬起脱离转轴,从而使外模的侧模与底模相分离,实现了水泥铸管与外模快速脱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方形水泥铸管在建筑界应用非常广泛,居民住宅楼的排烟通道几乎全部用方形水泥铸管。目前国内生产的烟道,都是由玻璃纤维丝网作增强材料,外涂水泥砂浆手工制作而成,由于受模具及工艺的限制,普遍存在所产烟道壁薄,疏松多孔,机械强度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现象,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如公开号为CN202592525U的一种方形水泥铸管便脱模板模具,包括外模,所述外模由底模、侧模和转轴构成,底模和侧模通过转轴可拆卸的转动连接,底模两端相间隔的设有底模轴套,侧模底端相间隔的设有小于半圆的侧模轴套,底模轴套间隔部位对应侧模轴套,转轴穿过底模轴套和侧模轴套。侧模可以绕着转轴旋转,而且小于半圆形的侧模轴套使得侧模旋转后可以实现与底模相分离,方便模具的脱模,提高了模具的使用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容易脱模,而且不会对水泥铸管造成伤害。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模没有与外模进行固定且外模的结构过于简单,仅由一块底模和两块侧模构成,不益于水泥铸管的定型;第二,制作水泥铸管过程中没有装置辅助水泥快速凝结,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铸管不容易定型且在制作水泥铸管过程中需要加快水泥凝结速度且脱模时不够方便快捷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涉及模具装置领域,包括外模、内模、安装轴、热风加温装置和水雾喷洒装置,所述外模内中心位置安装有安装轴且呈竖立设置,所述安装轴上安装有内模,所述外模一侧安装有水雾喷洒装置,所述外模另一侧安装有热风加温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包括底模、第一侧模、第二侧模、第三侧模、第四侧模、侧模轴套、底模轴套、合页、把手和转轴,所述底模两端分别间隔的设有底模轴套,所述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底端分别相间隔的设有小于半圆的侧模轴套,所述底模轴套间隔部位分别对应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的侧模轴套,所述底模与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分别通过两个转轴可拆卸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侧模与第二侧模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侧模与第一侧模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侧模与第四侧模上未安装合页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内模包括第一直角动模、第二直角动模、第三直角动模、第四直角动模和油缸,斜相对的所述第一直角动模和第三直角动模形状相同,斜相对的所述第二直角动模和第四直角动模形状相同,所述油缸位于内模的中心轴线位置,所述油缸的伸缩轴分别与各直角动模的直角处固定连接,相邻直角动模接触部分有相互匹配的斜面切槽。进一步的,所述底模上方中心位置安装有安装轴,所述油缸底部与安装轴顶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加温装置包括热风机,所述第二侧模上设有与热风机出风口大小吻合的开口。进一步的,所述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安装架和水雾喷头,所述安装架安装在第一侧模的外侧,所述水雾喷头竖直卡装在安装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制作水泥铸管时,将底模水平放置,底模两端的底模轴套分别插入转轴,将两侧的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水平放置,使两侧的侧模轴套分别勾住转轴后将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转动至竖直状态,同时将与第一侧模通过合页连接的第四侧模转动至底模上方且与第一侧模呈垂直状态,将与第二侧模通过合页连接的第三侧模转动至底模上方且与第二侧模呈垂直状态,至此,外模形成矩形状态,外模四周借助其他物体使其保持矩形状态,另外底模上方中心位置安装有安装轴,油缸底部与安装轴顶端固定连接,从而使内模固定在外模内部,实现了制作水泥铸管过程中易于定型的效果。其二,水泥铸管与外模脱模时,拉动第三侧模与第四侧模上的把手使其分别与第二侧模和第一侧模呈平齐状态,接着将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绕着转轴旋转至水平位置,然后将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竖直向上抬起脱离转轴,从而使外模的侧模与底模相分离,实现了水泥铸管与外模快速脱离的效果;水泥铸管与内模脱模时,控制油缸使各直角动模沿方形对角线向内伸缩,从而内模与水泥铸管分离,实现了水泥铸管与内模快速脱离的效果。其三,制作水泥铸管过程中,向模具内浇注水泥沙浆之后,为了使水泥快速凝结,将热风机出风口与第二侧模的开口处连接,启动热风机,提高水泥的温度,可帮助水泥加速凝结,使用热风机给水泥升温时,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水泥凝结过程中出现裂痕,使用水雾喷头喷洒水泥,可以帮助水泥升温过程中有效控制温度同时加速水泥凝结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外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底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侧模与第四侧模合页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油缸与底模通过安装轴固定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内模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外模1、底模11、第一侧模12、第二侧模13、第三侧模14、第四侧模15、侧模轴套16、底模轴套17、合页18、把手19、转轴191、内模2、第一直角动模21、第二直角动模22、第三直角动模23、第四直角动模24、油缸25、伸缩轴26、斜面切槽27、安装轴3、热风加温装置4、热风机41、水雾喷洒装置5、安装架51、水雾喷头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包括外模(1)、内模(2)、安装轴(3)、热风加温装置(4)和水雾喷洒装置(5),所述外模(1)内中心位置安装有安装轴(3)且呈竖立设置,所述安装轴(3)上安装有内模(2),所述外模(1)一侧安装有水雾喷洒装置(5),所述外模(1)另一侧安装有热风加温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包括外模(1)、内模(2)、安装轴(3)、热风加温装置(4)和水雾喷洒装置(5),所述外模(1)内中心位置安装有安装轴(3)且呈竖立设置,所述安装轴(3)上安装有内模(2),所述外模(1)一侧安装有水雾喷洒装置(5),所述外模(1)另一侧安装有热风加温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水泥铸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1)包括底模(11)、第一侧模(12)、第二侧模(13)、第三侧模(14)、第四侧模(15)、侧模轴套(16)、底模轴套(17)、合页(18)、把手(19)和转轴(191),所述底模(11)两端分别间隔的设有底模轴套(17),所述第一侧模(12)和第二侧模(13)底端分别相间隔的设有小于半圆的侧模轴套(16),所述底模轴套(17)间隔部位分别对应第一侧模(12)和第二侧模(13)的侧模轴套(16),所述底模(11)与第一侧模(12)和第二侧模(13)分别通过两个转轴(191)可拆卸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侧模(14)与第二侧模(13)通过合页(18)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侧模(15)与第一侧模(12)通过合页(18)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侧模(14)与第四侧模(15)上未安装合页(18)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把手(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何泽帆林健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星瑞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