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技术介绍
目前,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压铸模具一般被固定在专用的铸造底座上,为了保证模具固定的稳定性,需要时铸造底座足够重而保证其稳定效果,然而过重的铸造底座不便于对其本身的转移;此外压铸模具尺寸存在较小的差别,铸造底座还不便于使压住模具被稳定固定。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通过使底座可以置于设有配重块的底板上,并通过插栓锁定固定,保证了底座使用的稳定性,在需要移动时卸下插栓也能够方便将底座与底板分离从而便于移动,此外环板置于模具与斜坡之间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夹紧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包括底板(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置于底板(1)的上方表面,且底座(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和夹持结构;/n连接结构包括支槽(7)、配重块(8)、插柱(9)、插孔(10)、支腿(11)、通孔(12)、支板(13)、插栓(14)、螺母(15)、栓孔(16)、柱孔(21)和弧槽(22);所述底座(2)的下方中部开设有支槽(7),支槽(7)两侧的底座(2)下方均设置有支腿(11),所述配重块(8)置于底板(1)的上方中部表面,配重块(8)位于支槽(7)内侧的底板(1)上方,且支腿(11)支撑在配重块(8)两侧的底板(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包括底板(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置于底板(1)的上方表面,且底座(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和夹持结构;
连接结构包括支槽(7)、配重块(8)、插柱(9)、插孔(10)、支腿(11)、通孔(12)、支板(13)、插栓(14)、螺母(15)、栓孔(16)、柱孔(21)和弧槽(22);所述底座(2)的下方中部开设有支槽(7),支槽(7)两侧的底座(2)下方均设置有支腿(11),所述配重块(8)置于底板(1)的上方中部表面,配重块(8)位于支槽(7)内侧的底板(1)上方,且支腿(11)支撑在配重块(8)两侧的底板(1)上方,配重块(8)的中部竖向开设有插孔(10),底板(1)的中部上方竖向固定有插柱(9),插柱(9)贯穿插孔(10)至配重块(8)上方,所述插柱(9)表面开设有柱孔(21),柱孔(21)同一高度的配重块(8)上表面开设有弧槽(22),所述支槽(7)两侧的支腿(11)上均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与柱孔(21)和弧槽(2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底座(2)两侧下方的底板(1)表面均竖向固定有支板(13),支板(13)贴紧在支腿(11)的外侧,且支板(13)的表面开设有栓孔(16),栓孔(16)与通孔(12)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栓孔(16)、通孔(12)、弧槽(22)和柱孔(21)之间贯穿插置有插栓(14),且插栓(14)横向贯穿底座(2)和两侧的支板(13),插栓(14)的右侧末端旋接固定有螺母(15),螺母(15)的左侧贴紧在支板(13)表面;
夹持结构包括斜面(3)、斜坡(5)、螺孔(6)、环板(17)、螺栓(18)、模槽(19)和模具(20);所述模槽(19)设置在底座(2)的上方表面,且模槽(19)外侧的底座(2)上均设置有斜坡(5),斜坡(5)内侧的模槽(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红,黄智钢,黄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钜顺精密轻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