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50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顶部安装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槽,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模腔槽与第三凹槽相连通,所述下模板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模腔壳放置支撑板上,通过电机的驱动下并在限位板对滑板限位的配合下,使两个滑板向上带动支撑板,支撑板带动模腔壳向上移动,进而将模腔壳安装到模腔槽内部,并提高了模腔壳在安装时的稳定效果,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降低了更换模腔的时间消耗,并便于对模腔安装进行拆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加工模具
,具体为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不同零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模具内部的模腔取出进行更换,现有的模腔需要工人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拆换,且模腔的位置在更换时不利于对其定位,造成模腔发生偏移的情况,导致容易产生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顶部安装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槽,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模腔槽与第三凹槽相连通,所述下模板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杆体,所述下模板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下模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杆体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三杆体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下模板顶部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八滑槽,所述第八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于下模座的一侧,所述连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五滑槽、弧形槽、第六滑槽和第七滑槽,所述第五滑槽的内部通过销轴滑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贴合有模腔壳,所述模腔壳位于模腔槽的内部,所述第三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一侧与第三杆体的一端焊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与第一滑槽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与第二滑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与第八滑槽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五滑槽与第六滑槽相连通,所述第七滑槽和第六滑槽均与第七滑槽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六滑槽内部底壁开设有弧形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位于第三凹槽的内侧壁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板相适配的第九滑槽,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第九滑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位于模腔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下模座位于第四滑槽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四滑槽相连通,所述第三滑槽与第四滑槽相连通,所述第四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模腔壳的两侧,所述滑块与第二凹槽相适配。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连块的底部均焊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远离连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杆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一凹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将模腔壳放置支撑板上,通过电机的驱动下并在限位板对滑板限位的配合下,使两个滑板向上带动支撑板,支撑板带动模腔壳向上移动,进而将模腔壳安装到模腔槽内部,并提高了模腔壳在安装时的稳定效果,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降低了更换模腔的时间消耗,并便于对模腔安装进行拆换;二、通过滑块、第二凹槽、第四滑槽和弧形槽的配合,使得多方向对模腔壳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和支撑,通过第三杆体和第一板体的配合,对安装后模腔壳的底部两侧再次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模腔壳的稳定性,使得模腔在更换时有利于进行定位,避免了造成模腔偏移造成误差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模板和下模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块、滑板与支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滑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板;2、第一杆体;3、第一凹槽;4、第二杆体;5、第一齿轮;6、螺纹管;7、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第三杆体;10、连块;12、第一板体;13、第三滑槽;14、模腔槽;15、模腔壳;16、第四滑槽;17、第二凹槽;18、滑块;19、下模座;20、支撑板;21、滑板;22、限位板;23、第五滑槽;24、弧形槽;25、第六滑槽;26、第七滑槽;27、第八滑槽;28、上模板;29、上模座;30、第三凹槽;31、第九滑槽;32、电机;33、转轴;34、第二齿轮;35、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1,下模板1的顶部安装有下模座19,下模座19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座29,上模座29的顶部安装有上模板28,下模座19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槽14,下模座19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30,模腔槽14与第三凹槽30相连通,下模板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管6,螺纹管6的内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杆体2,第一杆体2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杆体9,下模板1位于第一凹槽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下模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第一杆体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7的内部,第三杆体9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8的内部,下模板1顶部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八滑槽27,第八滑槽2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块10,连块10的一侧滑动连接于下模座19的一侧,连块10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五滑槽23、弧形槽24、第六滑槽25和第七滑槽26,第五滑槽23的内部通过销轴滑动连接有滑板21,两个滑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的顶部贴合有模腔壳15,模腔壳15位于模腔槽14的内部,第三杆体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12,下模座19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13,第三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板体12,第一板体12的底部一侧与第三杆体9的一端焊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凹槽3的一侧与第一滑槽7相连通,第一滑槽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安装有下模座(19),所述下模座(19)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座(29),所述上模座(29)的顶部安装有上模板(28),所述下模座(19)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槽(14),所述下模座(19)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30),所述模腔槽(14)与第三凹槽(30)相连通,所述下模板(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管(6),所述螺纹管(6)的内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杆体(2),所述第一杆体(2)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杆体(9),所述下模板(1)位于第一凹槽(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一杆体(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7)的内部,所述第三杆体(9)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8)的内部,所述下模板(1)顶部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八滑槽(27),所述第八滑槽(2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块(10),所述连块(10)的一侧滑动连接于下模座(19)的一侧,所述连块(10)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五滑槽(23)、弧形槽(24)、第六滑槽(25)和第七滑槽(26),所述第五滑槽(23)的内部通过销轴滑动连接有滑板(21),两个所述滑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贴合有模腔壳(15),所述模腔壳(15)位于模腔槽(14)的内部,所述第三杆体(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12),所述下模座(19)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三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2)的底部一侧与第三杆体(9)的一端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安装有下模座(19),所述下模座(19)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座(29),所述上模座(29)的顶部安装有上模板(28),所述下模座(19)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槽(14),所述下模座(19)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30),所述模腔槽(14)与第三凹槽(30)相连通,所述下模板(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管(6),所述螺纹管(6)的内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杆体(2),所述第一杆体(2)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杆体(9),所述下模板(1)位于第一凹槽(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一杆体(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7)的内部,所述第三杆体(9)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8)的内部,所述下模板(1)顶部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八滑槽(27),所述第八滑槽(2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块(10),所述连块(10)的一侧滑动连接于下模座(19)的一侧,所述连块(10)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五滑槽(23)、弧形槽(24)、第六滑槽(25)和第七滑槽(26),所述第五滑槽(23)的内部通过销轴滑动连接有滑板(21),两个所述滑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贴合有模腔壳(15),所述模腔壳(15)位于模腔槽(14)的内部,所述第三杆体(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12),所述下模座(19)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三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2)的底部一侧与第三杆体(9)的一端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的一侧与第一滑槽(7)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7)的顶部与第二滑槽(8)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3)的顶部与第八滑槽(27)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真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明张聪张强坡
申请(专利权)人:维亘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